一种倒扣式防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卡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97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扣式防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IN针脚、PCB板、支架、磁环、线圈、膜片、外壳、底座、外壳倒扣,所述外壳内腔设置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和外壳倒扣,其中外壳倒扣位于凸台上方;所述膜片置放在外壳内腔的凸台上;所述底座内腔底部设计有一凸沿,而内腔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其中PIN针脚共有两根,分别接触正极和负极;而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条用于自动化机器识别的凸筋,凸筋的位置在正极的正下方;还有就是所述外壳内表面等距设计有加强筋。基于上述特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壳和底座是通过卡位结构相互配合固定的,卡位结构能对外壳和底座起到稳固和限位作用,不会产生移位和掉落的问题,减少脱壳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凸筋能配合自动化装配,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扣式防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卡扣结构
本技术为蜂鸣器
,具体涉及一种倒扣式防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卡扣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上电磁无源分体式蜂鸣器都是膜片放在已经做好的半成品底座上方,再组装套入外壳,设计上外壳的内径略大于膜片和底座的直径,它是利用外壳组装下去后整个外壳的内壁完全罩住膜片并留有一定的间隙。膜片在磁场的作用下在底座内部上下振动,敲打支架柱体表面发出声音。目前由于产品外壳垂直套下底座后容易造成点胶不到位而导致产品脱壳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倒扣式防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卡扣结构,包括PIN针脚、PCB板、支架、磁环、线圈、膜片、外壳、底座、外壳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腔设置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和外壳倒扣,其中外壳倒扣位于凸台上方;所述膜片置放在外壳内腔的凸台上;所述底座内腔底部设计有一凸沿,而内腔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所述磁环置放在底座的内腔底部;所述支架置放在底座内腔的凸台上,其中支架下方套置有线圈;所述PCB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PIN针脚安装在PCB板上的通孔内;带有所述PIN针脚的PCB板放在支架的上方;所述底座外表面底部设计有与外壳倒扣配合的凸槽,所述底座与外壳通过外壳倒扣相互配合安装。优选的,所述外壳和底座为塑胶材料。优选的,所述PCB板、支架、磁环和底座通过胶水相互结合。优选的,所述PIN针脚共有两根,分别接触正极和负极。优选的,所述外壳和底座外径都为Φ12mm。优选的,所述外壳和底座装配结合后高度为8.4mm。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条用于自动化机器识别的凸筋,凸筋的位置在正极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表面等距设计有加强筋。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外壳和底座是通过卡位结构相互配合固定的,卡位结构能对外壳和底座起到稳固和限位作用,不会产生移位和掉落的问题,减少脱壳的发生。(2)本技术外壳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和凸筋,其中凸筋能配合、实现自动化装配,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技术。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倒扣式防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卡扣结构,包括PIN针脚(1)、PCB板(2)、支架(3)、磁环(4)、线圈(5)、膜片(6)、外壳(7)、底座(8)、外壳倒扣(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内腔设置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和外壳倒扣(9),其中外壳倒扣(9)位于凸台上方;所述膜片(6)置放在外壳(7)内腔的凸台上;所述底座(8)内腔底部设计有一凸沿,而内腔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所述磁环(4)置放在底座(8)的内腔底部;所述支架(3)置放在底座(8)内腔的凸台上,其中支架(3)下方套置有线圈(5);所述PCB板(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PIN针脚(1)安装在PCB板(2)上的通孔内;带有所述PIN针脚(1)的PCB板(2)放在支架(3)的上方;所述底座(8)外表面底部设计有与外壳倒扣(9)配合的凸槽,所述底座(8)与外壳(7)通过外壳倒扣(9)相互配合安装。其中,所述外壳(7)和底座(8)为塑胶材料。其中,所述PCB板(2)、支架(3)、磁环(4)和底座(8)通过胶水相互结合。其中,所述PIN针脚(1)共有两根,分别接触正极和负极。其中,所述外壳(7)和底座(8)外径都为Φ12mm。其中,所述外壳(7)和底座(8)装配结合后高度为8.4mm。其中,所述外壳(7)内部设有一条用于自动化机器识别的凸筋,凸筋的位置在正极的正下方。其中,所述外壳(7)内表面等距设计有加强筋。本具体实施以上述方案为例。本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成底座与外壳组合卡扣式接触,即底座做成外凸一圈设计,外壳设计在内部有环形一圈凹槽与底座位置刚好对应从而形成倒扣结构。用于防止蜂鸣器产品由于点胶不到位时在振动或跌落时不会掉出底座。起到双重保护作用。此种新结构方便操作,不会移位和掉落。减少脱壳的发生。还有就是,本技术外壳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和凸筋,其中凸筋能配合、实现自动化装配,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扣式防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卡扣结构,包括PIN针脚(1)、PCB板(2)、支架(3)、磁环(4)、线圈(5)、膜片(6)、外壳(7)、底座(8)、外壳倒扣(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内腔设置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和外壳倒扣(9),其中外壳倒扣(9)位于凸台上方;所述膜片(6)置放在外壳(7)内腔的凸台上;所述底座(8)内腔底部设计有一凸沿,而内腔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所述磁环(4)置放在底座(8)的内腔底部;所述支架(3)置放在底座(8)内腔的凸台上,其中支架(3)下方套置有线圈(5);所述PCB板(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PIN针脚(1)安装在PCB板(2)上的通孔内;带有所述PIN针脚(1)的PCB板(2)放在支架(3)的上方;所述底座(8)外表面底部设计有与外壳倒扣(9)配合的凸槽,所述底座(8)与外壳(7)通过外壳倒扣(9)相互配合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扣式防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卡扣结构,包括PIN针脚(1)、PCB板(2)、支架(3)、磁环(4)、线圈(5)、膜片(6)、外壳(7)、底座(8)、外壳倒扣(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内腔设置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和外壳倒扣(9),其中外壳倒扣(9)位于凸台上方;所述膜片(6)置放在外壳(7)内腔的凸台上;所述底座(8)内腔底部设计有一凸沿,而内腔上半部分设计有凸台;所述磁环(4)置放在底座(8)的内腔底部;所述支架(3)置放在底座(8)内腔的凸台上,其中支架(3)下方套置有线圈(5);所述PCB板(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PIN针脚(1)安装在PCB板(2)上的通孔内;带有所述PIN针脚(1)的PCB板(2)放在支架(3)的上方;所述底座(8)外表面底部设计有与外壳倒扣(9)配合的凸槽,所述底座(8)与外壳(7)通过外壳倒扣(9)相互配合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扣式防电磁无源分体蜂鸣器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和底座(8)为塑胶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寅初宁深周纪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发音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