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01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包括外壳、蜂鸣器本体和电路板,所述蜂鸣器本体的下端与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外壳位于电路板下方的一段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底盖板,通过套筒与密封筒的组合使得插针便于更换,同时,再在压片的作用下,卡杆将插针卡住,因而卡杆能够固定很牢固;注塑胶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保护电器元件,起到防水的作用;安装耳可以在安装的时候起到很好的固定,以保证在使用时,不会因为震动而导致蜂鸣器上的插针脱落。

A Buzzer with Replaceable Pi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
本技术涉及蜂鸣器
,具体为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
技术介绍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的振动发声,电磁式蜂鸣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但是现有的蜂鸣器的插针不可更换,当插针坏了的时候就比较麻烦,就需要更换整个蜂鸣器,这样增加了设备的生产成本,为此,提出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包括外壳、蜂鸣器本体和电路板,所述蜂鸣器本体的下端与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外壳位于电路板下方的一段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底盖板;所述底盖板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螺纹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内固定插接有插针,所述插针位于外壳内的一端活动贯穿底盖板并抵住连接在电路板上开设的导电槽内,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压片,所述压片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连接杆位于安装槽内的一段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片的上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上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油腔,所述第一活塞的侧壁滑动连接在油腔的内侧壁上,所述油腔的横向一段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靠近插针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杆的一端,所述卡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油腔,并到达油腔外,所述卡杆位于油腔内的一端缠绕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杆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油腔的内侧壁上。优选的,所述外壳位于底盖板下方注塑有注塑胶。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杆相对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压片为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套筒为绝缘材质。优选的,所述外壳侧壁对称连接有两个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安装耳与外壳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套筒与密封筒的组合使得插针便于更换,同时,再在压片的作用下,卡杆将插针卡住,因而卡杆能够固定很牢固。2.注塑胶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保护电器元件,起到防水的作用。3.安装耳可以在安装的时候起到很好的固定,以保证在使用时,不会因为震动而导致蜂鸣器上的插针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卡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蜂鸣器本体,3-电路板,4-底盖板,5-注塑胶,6-套筒,7-密封筒,8-压片,9-连接杆,10-第一弹簧,11-第一活塞,12-油腔,13-第二活塞,14-卡杆,15-第二弹簧,16-插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包括外壳1、蜂鸣器本体2和电路板3,外壳1侧壁对称连接有两个安装耳,安装耳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安装耳与外壳1一体成型,在安装蜂鸣器的时候使得蜂鸣器能够被固定的更好,防止因震动而导致插针16固定不牢,这就影响蜂鸣器的使用,蜂鸣器本体2的下端与电路板3固定连接,电路板3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外壳1位于电路板3下方的一段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底盖板4,外壳1位于底盖板4下方注塑有注塑胶5,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能够达到防水的效果;底盖板4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套筒6,套筒6为绝缘材质,套筒6内螺纹连接有密封筒7,密封筒7内固定插接有插针16,插针16位于外壳1内的一端活动贯穿底盖板4并抵住连接在电路板3上开设的导电槽内,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导电作用,套筒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压片8,压片8为环形结构,便于更好的挤压,压片8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9的一端,连接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11,连接杆9位于安装槽内的一段缠绕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片8的上端,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套筒6上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油腔12,第一活塞11的侧壁滑动连接在油腔12的内侧壁上,油腔12的横向一段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3,油腔12位于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13之间的一段填充有液压油,这样保证第一活塞11运动的情况下,第二活塞13能够很好的跟随运动,第二活塞13靠近插针16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杆14的一端,卡杆14的另一端活动贯穿油腔12,两个卡杆14相对的一端为弧形结构,这样能够将卡杆14卡的更牢固,以保证卡杆14不会晃动,并到达油腔12外,卡杆14位于油腔12内的一端缠绕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杆14的侧壁上,第二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油腔12的内侧壁上。本案中,将插针固定在密封筒7上,然后将密封筒7螺旋拧紧,在密封筒7拧紧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挤压压片8,从而使压片8向上运动,导致第一活塞11向上运动,因为液压油的存在,使得两个第二活塞13相向运动,从而将插针16卡紧,与此同时,插针16也与电路板3接触,因而具有很好的固定插针16的效果,插针16也便于更换。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蜂鸣器本体(2)和电路板(3),所述蜂鸣器本体(2)的下端与电路板(3)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3)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外壳(1)位于电路板(3)下方的一段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底盖板(4);所述底盖板(4)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内螺纹连接有密封筒(7),所述密封筒(7)内固定插接有插针(16),所述插针(16)位于外壳(1)内的一端活动贯穿底盖板(4)并抵住连接在电路板(3)上开设的导电槽内,所述套筒(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压片(8),所述压片(8)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9)的一端,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11),所述连接杆(9)位于安装槽内的一段缠绕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片(8)的上端,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6)上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油腔(12),所述第一活塞(11)的侧壁滑动连接在油腔(12)的内侧壁上,所述油腔(12)的横向一段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3),所述第二活塞(13)靠近插针(16)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杆(14)的一端,所述卡杆(14)的另一端活动贯穿油腔(12),并到达油腔(12)外,所述卡杆(14)位于油腔(12)内的一端缠绕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杆(14)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油腔(12)的内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插针的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蜂鸣器本体(2)和电路板(3),所述蜂鸣器本体(2)的下端与电路板(3)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3)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外壳(1)位于电路板(3)下方的一段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底盖板(4);所述底盖板(4)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内螺纹连接有密封筒(7),所述密封筒(7)内固定插接有插针(16),所述插针(16)位于外壳(1)内的一端活动贯穿底盖板(4)并抵住连接在电路板(3)上开设的导电槽内,所述套筒(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压片(8),所述压片(8)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9)的一端,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11),所述连接杆(9)位于安装槽内的一段缠绕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片(8)的上端,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6)上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油腔(12),所述第一活塞(11)的侧壁滑动连接在油腔(12)的内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万进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华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