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22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蜂鸣器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包括压电晶片、盖体以及具有共鸣腔的壳体;壳体上开设有将共鸣腔暴露于外界的第一开口,盖体可拆卸地遮盖于第一开口;共鸣腔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台阶结构且第一台阶结构的第一台阶面朝第一开口的方向布置,压电晶片的正面通过胶体粘接于第一台阶面;盖体的内端面上设有压合件,压合件和第一台阶面相对设置,且压合件的末端抵接于压电晶片的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在装配的过程中,无需等待胶水凝固即可直接将盖体遮盖于第一开口,防止压电晶片松动或脱落,不但减少了装配工时的占比,还简化了该蜂鸣装置的装配步骤,使其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成为可能。

Buzzing device for easy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
本技术涉及蜂鸣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蜂鸣器的压电晶片一般采用胶水固定连接在蜂鸣器的壳体内,该类蜂鸣器的装配工时占比较大,尤其是胶水固化时间长,需要等待胶水凝固才可使蜂鸣器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导致生产不连续,蜂鸣器的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该类蜂鸣器的压电晶片仅采用胶水固定连接于壳体,固定形式单一,在蜂鸣器长时间使用后胶水容易老化,造成压电晶片从壳体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蜂鸣器装配工时占比较大且压电晶片的固定形式单一的问题。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包括压电晶片、盖体以及具有共鸣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将所述共鸣腔暴露于外界的第一开口,所述盖体可拆卸地遮盖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共鸣腔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的第一台阶面朝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布置,所述压电晶片的正面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盖体的内端面上设有压合件,所述压合件和第一台阶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压合件的末端抵接于所述压电晶片的背面。作为优选的,所述共鸣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卡钩,所述盖体的边缘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钩和卡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卡钩卡接于所述卡槽。作为优选的,所述压合件呈圆环形。作为优选的,所述压合件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压电晶片上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作为优选的,所述共鸣腔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二台阶结构的第二台阶面朝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台阶面与第一开口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第一开口的间距,所述盖体的边缘搭接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将所述压电晶片的正面暴露于外界的第二开口。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和盖体均为回转体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孔。作为优选的,所述共鸣腔的内侧壁上环绕地设有一圈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胶体设于所述压电晶片的正面的边缘。本技术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其盖体可拆卸地遮盖在壳体的第一开口上,壳体的共鸣腔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承托压电晶片的第一台阶结构,其中,压电晶片的正面通过胶体粘接在第一台阶结构的第一台阶面上,与此同时,盖体的内端面上设有压合件,压合件在盖体遮盖于第一开口时与第一台阶面相对设置,且压合件的末端抵接于压电晶片的背面,胶水、第一台阶结构和压合件共同将压电晶片固定连接在壳体上,防止压电晶片松动或脱落;在该蜂鸣装置装配的过程中,无需等待胶水凝固即可直接将盖体遮盖于第一开口,减少了装配工时的占比,还简化了该蜂鸣装置的装配步骤,使其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成为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的拆解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的拆解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压电晶片;11、导线;2、盖体;21、压合件;211、第一通槽;22、卡槽;3、壳体;31、共鸣腔;311、卡钩;32、第一开口;33、第一台阶结构;331、第一台阶面;34、第二通槽;35、第二台阶结构;351、第二台阶面;36、第二开口;37、安装块;371、安装孔;4、胶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图1至图5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包括压电晶片1、盖体2和壳体3,壳体3内具有共鸣腔31,压电晶片1位于共鸣腔31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壳体3和盖体2均呈回转体结构,壳体3的一端开设有将共鸣腔31暴露于外界的第一开口32,压电晶片1等电子元器件从第一开口32装配至共鸣腔31中,盖体2可拆卸地遮盖于第一开口32。其中,如图1和图3,共鸣腔31的内侧壁上环绕地设有一圈第一台阶结构33,且第一台阶结构33的第一台阶面331朝第一开口32的方向布置,压电晶片1的正面的边缘涂抹有胶体4,压电晶片1通过胶体4粘贴连接在第一台阶面331上。盖体2的内端面上设有呈圆环形的压合件21,压合件21在盖体2遮盖于第一开口32时与第一台阶面331相对设置,且此时压合件21的末端抵接于压电晶片1的背面(如图4所示),即第一台阶结构33、胶体4和压合件21共同对压电晶片1进行固定。在该蜂鸣装置装配的过程中,无需等待胶体4凝固即可直接将盖体2遮盖在第一开口32上,在胶体4尚未凝固时,由压合件21负责对压电晶片1实施定位及压紧,此时该蜂鸣装置可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减少其装配工时的占比,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待胶体4凝固后,第一台阶结构33、胶体4和压合件21共同对压电晶片1进行固定,防止压电晶片1松脱、脱落。而且,该蜂鸣装置的结构简化了装配步骤,使其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成为可能,而自动化设备装配可显著提高该蜂鸣装置的生产效率。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共鸣腔31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卡钩311,盖体2的边缘上设有多个卡槽22,卡钩311和卡槽22的位置一一对应,卡钩311卡接于卡槽22,以将壳体3和盖体2可拆卸地相连,若共鸣腔31内的电子元器件(如压电晶片1)损坏,可将盖体2从壳体3上拆下并对损坏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更换维修。压合件2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211,壳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34,当盖体2遮盖在壳体3上时,第一通槽211和第二通槽34相对设置,压电晶片1上的导线11由第一通槽211和第二通槽34穿出壳体3,以供用户进行接线工作。为了使盖体2和壳体3的连接更加稳定,共鸣腔31的内侧壁上还环绕地设有一圈第二台阶结构35,第二台阶结构35的第二台阶面351朝第一开口32的方向布置,且第二台阶面351与第一开口32的间距小于第一台阶面331与第一开口32的间距(即第二台阶面351比第一台阶面331更接近于第一开口32),盖体2的边缘搭接在第二台阶面351上,第二台阶结构35和卡钩311能够阻止盖体2在壳体3的轴线方向上运动,而且第二台阶结构35还能够避免压合件21过度顶推压电晶片1而导致胶体4无法在压电晶片1的正面和第一台阶面331之间凝固。进一步的,壳体3上还开设有将压电晶片1的正面暴露于外界的第二开口36,压电晶片1和共鸣腔31产生的蜂鸣声可从第二开口36传出。壳体3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块37,安装块37上开设有安装孔371,以供用户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该蜂鸣装置进行安装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其盖体2可拆卸地遮盖在壳体3的第一开口32上,壳体3的共鸣腔31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承托压电晶片1的第一台阶结构33,其中,压电晶片1的正面通过胶体4粘接在第一台阶结构33的第一台阶面331上,与此同时,盖体2的内端面上设有压合件21,压合件21在盖体2遮盖于第一开口32时与第一台阶面331相对设置,且压合件21的末端抵接于压电晶片1的背面,胶水、第一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晶片、盖体以及具有共鸣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将所述共鸣腔暴露于外界的第一开口,所述盖体可拆卸地遮盖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共鸣腔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的第一台阶面朝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布置,所述压电晶片的正面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盖体的内端面上设有压合件,所述压合件和第一台阶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压合件的末端抵接于所述压电晶片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晶片、盖体以及具有共鸣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将所述共鸣腔暴露于外界的第一开口,所述盖体可拆卸地遮盖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共鸣腔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的第一台阶面朝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布置,所述压电晶片的正面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盖体的内端面上设有压合件,所述压合件和第一台阶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压合件的末端抵接于所述压电晶片的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卡钩,所述盖体的边缘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钩和卡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卡钩卡接于所述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呈圆环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蜂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压电晶片上的导线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锦威叶勇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