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022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系统中的云服务平台包括仿真服务模块和分析服务模块。仿真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一功能单元,每一第一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一微服务构成。分析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二功能单元,每一第二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二微服务构成。采用微服务的方式搭建云服务平台,由于各第一微服务和各第二微服务之间彼此独立,因而可以对各微服务进行单独开发,以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各微服务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语言进行开发,微服务之间的这种松耦合的连接关系,便于及时通过最适宜的开发语言对服务平台进行升级和改进。

A public cloud service system of rail transit based on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ail transit public cloud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micro service architecture, wherein the cloud service platform includes simulation service module and analysis service module. The simulation service module includes a first functional unit for realizing different functions, each of which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one first microservice. The analysis service module includes a second functional unit for realizing different functions, each of which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one second micro service. The cloud service platform is built in the way of microservices. Because the first microservices and the second microservices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each microservice can be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to meet the customized needs of users. Each microservice can be developed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languages. This loose coupling connection between microservices is convenient for upgrading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platform through the most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language in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运行仿真和云计算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的发展逐年增快,这给缩短轨道建设周期、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带来的新的挑战。线路开通前,轨道交通系统需要经过为期数月的室内及现场调试,方式开通试运营。当同期内存在多条即将开通的线路时,室内测试往往会由于资源不足而被耽搁,由此造成室内测试时间偏长。此外,运营公司以及系统集成商选择与高校开展研究,调整运行图、优化列车控制过程,以提高服务水平。无论是室内测试还是技术研究,均需要对列车运行过程进行仿真,在项目密集、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将列车运行仿真平台迁移至云端,以实现全天候、不间断、高容错的列车运行仿真,对内为系统测试服务,对外为技术研究服务,将有效缩短室内测试时间,提高科研人员研究效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传统的对列车进行仿真的服务平台无法支持用户独立开发,不能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且整个服务平台的开发对开发语言具有严格要求,不便于对服务平台进行升级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对列车进行仿真的服务平台无法支持用户独立开发,不能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且整个服务平台的开发对开发语言具有严格要求,不便于对服务平台进行升级和改进的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包括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包括仿真服务模块和分析服务模块;所述仿真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一功能单元,每一第一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一微服务构成;所述分析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二功能单元,每一第二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二微服务构成;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对列车运行进行仿真的仿真环境数据集和仿真参数后,通过所述仿真服务模块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数据,并通过所述分析服务模块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可选地,每一第一微服务均包括第一输入接口和第一输出接口,每一第二微服务均包括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若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将实现某一目标第一微服务功能的代码替换为第一代码的第一请求,则通过所述第一代码处理由所述目标第一微服务的第一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一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代码对所述第一输入数据的处理结果从所述目标第一微服务的第一输出接口输出;若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将实现某一目标第二微服务功能的代码替换为第二代码的第二请求,则通过所述第二代码处理由所述目标第二微服务的第二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二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第二代码对所述第二输入数据的处理结果从所述目标第二微服务的第二输出接口输出。可选地,所述云服务平台还包括用户数据管理服务模块;所述用户数据管理服务模块用于将使用所述云服务平台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在所述云服务平台的操作记录对应地存储起来。可选地,还包括交互终端,所述交互终端包括显示界面;所述交互终端通过所述显示界面获取对列车运行进行仿真的仿真环境数据集和仿真参数后,将获取的仿真环境数据集和仿真参数发送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根据接收的仿真环境数据集和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后,将得到的仿真数据和分析结果发送到所述交互终端,以通过所述显示界面显示仿真数据和分析结果。可选地,还包括:所述交互终端在接收到目标用户在所述云服务平台登录成功的信息后,若接收到所述目标用户通过所述交互界面上传的第一代码和将实现某一目标第一微服务功能的代码替换为第一代码的第一请求,则将所述第一代码和所述第一请求发送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所述第一代码和所述第一请求后,将所述第一代码与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地存储起来,并在所述目标用户通过所述云服务平面调用所述目标第一微服务时,通过所述第一代码处理由所述目标第一微服务的第一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一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代码对所述第一输入数据的处理结果从所述目标第一微服务的第一输出接口输出。可选地,还包括:所述交互终端在接收到目标用户在所述云服务平台登录成功的信息后,若接收到所述目标用户通过所述交互界面上传的第二代码和将实现某一目标第二微服务功能的代码替换为第二代码的第二请求,则将所述第二代码和所述第二请求发送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所述第二代码和所述第二请求后,将所述第二代码与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对应地存储起来,并在所述目标用户通过所述云服务平面调用所述目标第二微服务时,通过所述第二代码处理由所述目标第二微服务的第二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二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第二代码对所述第二输入数据的处理结果从所述目标第二微服务的第二输出接口输出。可选地,还包括:所述交互终端在接收到查看所述云服务平台的服务明细的第三请求后,将所述第三请求发送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将所述服务明细发送到所述交互终端,通过所述显示界面显示所述服务明细;其中,所述服务明细包括每一第一功能单元的功能、每一第一微服务的功能、每一第一微服务的第一输入接口和第一输出接口,每一第二功能单元的功能、每一第二微服务的功能、每一第二微服务的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可选地,还包括:所述交互终端在接收到查看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云服务平台的操作记录的第四请求后,将所述第四请求发送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将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存储的操作记录发送到所述交互终端,所述交互终端通过所述显示界面显示接收到的操作记录。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系统中的云服务平台包括仿真服务模块和分析服务模块。仿真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一功能单元,每一第一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一微服务构成。分析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二功能单元,每一第二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二微服务构成。采用微服务的方式搭建云服务平台,由于各第一微服务和各第二微服务之间彼此独立,因而可以对各微服务进行单独开发,以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各微服务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语言进行开发,微服务之间的这种松耦合的连接关系,便于及时通过最适宜的开发语言对服务平台进行升级和改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的功能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基于微服务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包括仿真服务模块和分析服务模块;所述仿真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一功能单元,每一第一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一微服务构成;所述分析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二功能单元,每一第二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二微服务构成;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对列车运行进行仿真的仿真环境数据集和仿真参数后,通过所述仿真服务模块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数据,并通过所述分析服务模块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包括仿真服务模块和分析服务模块;所述仿真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一功能单元,每一第一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一微服务构成;所述分析服务模块包括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第二功能单元,每一第二功能单元均由至少一个第二微服务构成;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对列车运行进行仿真的仿真环境数据集和仿真参数后,通过所述仿真服务模块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数据,并通过所述分析服务模块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微服务均包括第一输入接口和第一输出接口,每一第二微服务均包括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若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将实现某一目标第一微服务功能的代码替换为第一代码的第一请求,则通过所述第一代码处理由所述目标第一微服务的第一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一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代码对所述第一输入数据的处理结果从所述目标第一微服务的第一输出接口输出;若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将实现某一目标第二微服务功能的代码替换为第二代码的第二请求,则通过所述第二代码处理由所述目标第二微服务的第二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二输入数据,并将所述第二代码对所述第二输入数据的处理结果从所述目标第二微服务的第二输出接口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平台还包括用户数据管理服务模块;所述用户数据管理服务模块用于将使用所述云服务平台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在所述云服务平台的操作记录对应地存储起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互终端,所述交互终端包括显示界面;所述交互终端通过所述显示界面获取对列车运行进行仿真的仿真环境数据集和仿真参数后,将获取的仿真环境数据集和仿真参数发送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根据接收的仿真环境数据集和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后,将得到的仿真数据和分析结果发送到所述交互终端,以通过所述显示界面显示仿真数据和分析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轨道交通公共云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交互终端在接收到目标用户在所述云服务平台登录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