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90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包括有在侧向开设倾斜流体进出口的阀体和安装于阀体上面并装配有与阀腔同轴心垂直阀杆的阀盖,在阀杆的下端设置有阀瓣,与阀瓣相配合于阀腔中装配有内衬套,在阀腔上对应于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分别设置有呈环形的一次减压腔室和二次减压腔室,对应于一次减压腔室和二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分别布置有由上至下孔径依次减小的阶梯型流体进孔和均匀布置的流体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阀瓣上的密封圆锥面与内衬套上的圆锥孔密封面为形成线性接触密封的不同锥度锥面配合结构;在内衬套与阀瓣的相互配合面上分别设置有硬质喷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流体对阀内件的冲蚀,使调节阀的工作性能和寿命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具体说是一种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
技术介绍
在高温高压汽水控制系统中,其调节阀抗高压冲蚀的性能直接影响阀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用于调节阀性能提高的措施主要是在流体进口设置减压腔和加装均流罩,其对调节阀性能改善的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它包括有在侧向开设倾斜流体进出口的阀体和安装于阀体上面并装配有于阀腔同轴心垂直阀杆的阀盖,在阀杆的下端设置有阀瓣,与阀瓣相配合于阀腔中装配有阀腔内衬套,在阀腔上对应于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分别设置有呈环形的一次减压腔室和二次减压腔室,对应于一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布置有由上至下孔径依次减小的阶梯型流体进孔,对应于二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均布有流体出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其阀瓣上的密封锥面与内衬套上的圆锥孔密封面为形成线性接触的不同锥度锥面配合结构;在内衬套与阀瓣的相互配合面上分别设置有硬质喷涂层。本技术采用多级降压、均流结构,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压差场合工作,并可有效降低流体对阀内件的冲蚀,从而大大提高调节阀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线性接触密封配合结构,及通过在密封配合面上设置硬质喷涂层,使阀门的密封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结构主剖视图;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图3是流体进孔于内衬套上的设置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附图1给出的,本技术具有中心设置阀腔、于侧向开设倾斜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的阀体1,在阀体1的上面经螺栓固定连接有阀盖8,在阀盖上装配在与阀腔同轴心垂直的阀杆9,其阀杆9的下端设置有前端呈光滑流线型凸头的圆柱形阀瓣7,与阀腔过盈配合安装有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阀腔内衬套2,在阀腔上对应于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分别设置有呈圆环形的一次减压腔室5和二次减压腔室4,对应于一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设置有由上至下孔径依次减小的阶梯型流体进孔6,对应于二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均布有流体出孔3。上述结构设计实际应用于流体流通时,其流体由流体进口进入后首先经一次减压腔室5完成初次扩容降压,之后通过内衬套上的流体进孔6进入阀腔,同时完成第二次降压和初次调整线性,进入阀腔的流体在按等百分比设计曲线成型的阀瓣7的作用下,完成第二次调整线性,之后通过流体出孔3完成第三次降压并进入二次减压腔室4,完成第四次扩容降压。通过上述过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流体流速对阀内件的冲蚀,从而大大提高了调节阀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如附图2,本调节阀阀瓣7上的密封圆锥面与内衬套2上的圆锥孔密封面为形成线性接触密封的不同锥度锥面配合结构,并且在内衬套2与阀瓣7的相互配合面上分别设置有硬质喷涂层10,以进一步提高调节阀使用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如附图3、附图4,本调节阀于内衬套2上的流体进孔6的布置采用等百分比曲线设计,其与按等百分比曲线设计的阀瓣的配合,共同构成修正等百分比特性曲线,以期获得调节阀优良的线性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它包括在侧向开设倾斜流体进出口的阀体(1)和安装于阀体上面并装配有与阀腔同轴心垂直阀杆(9)的阀盖(8),在阀杆(9)的下端设置有阀瓣(7),与阀瓣相配合于阀腔中装配有阀腔内衬套(2),其特征是在阀腔上对应于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分别设置有呈环形的一次减压腔室(5)和二次减压腔室(4),对应于一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布置由上至下孔径依次减小的阶梯型流体进孔(6),对应于二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均布有流体出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其特征是阀瓣(7)上的密封圆锥面与内衬套(2)上的圆锥孔密封面为形成线性接触密封的不同锥度的锥面配合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其特征是在内衬套(2)与阀瓣(7)的相互配合面上分别设置有硬质喷涂层(10)。专利摘要一种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包括有在侧向开设倾斜流体进出口的阀体和安装于阀体上面并装配有与阀腔同轴心垂直阀杆的阀盖,在阀杆的下端设置有阀瓣,与阀瓣相配合于阀腔中装配有内衬套,在阀腔上对应于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分别设置有呈环形的一次减压腔室和二次减压腔室,对应于一次减压腔室和二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分别布置有由上至下孔径依次减小的阶梯型流体进孔和均匀布置的流体出孔。本技术阀瓣上的密封圆锥面与内衬套上的圆锥孔密封面为形成线性接触密封的不同锥度锥面配合结构;在内衬套与阀瓣的相互配合面上分别设置有硬质喷涂层。本技术可有效降低流体对阀内件的冲蚀,使调节阀的工作性能和寿命大大提高。文档编号F16K47/00GK2833270SQ20052010382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钟福成, 范文礼 申请人:秦皇岛五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降压、均流、高压差调节阀,它包括在侧向开设倾斜流体进出口的阀体(1)和安装于阀体上面并装配有与阀腔同轴心垂直阀杆(9)的阀盖(8),在阀杆(9)的下端设置有阀瓣(7),与阀瓣相配合于阀腔中装配有阀腔内衬套(2),其特征是:在阀腔上对应于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分别设置有呈环形的一次减压腔室(5)和二次减压腔室(4),对应于一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布置由上至下孔径依次减小的阶梯型流体进孔(6),对应于二次减压腔室于内衬套上均布有流体出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福成范文礼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五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