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声震专利>正文

节电多功能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49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节电多功能电磁阀是在电磁执行器下联结一脉动机构,该机构由揿压爪、受压爪、导向套、阀芯及复位弹簧构成,使得用一个电磁线圈实现工作状态不耗电,节电80%以上。阀上没有手轮,可实现全密封,且停电或拆除电磁执行器也可手动,主阀背腔至导阀出口流道上有止回阀与节流阀,节流阀在于调节开度;主阀进口至背腔流道上有节流阀用以调节粘度与主阀塞磨损补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工作状态不耗电、停电时直接手动开、关阀门、电磁执行器损坏拆除后仍能手动开、关阀门、介质止回及粘度、开度可调等功能的节电多功能电磁阀。现有技术中,“节电电磁阀”(CN87205710)和“多功能电磁阀”(CN85201792)被认为是自动化仪表执行器领域中的重大专利技术创造。“节电电磁阀”能够在不耗电状态下工作,因而具有节约能源、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多功能电磁阀”的优点在于可以手动、适应粘度不同的介质及主阀塞开度可调等等。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电磁阀,它不仅将上述二专利技术各自的优点完美地揉为一体,同时还克服它们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是(一)动铁芯中有一揿压杆,杆顶端有支承在盖板上的弹簧与螺母,杆下端用螺纹与脉动机构相联结。脉动机构是指揿压时物件伸出(或缩进);再揿压,物件缩进(或伸出)的这种机构。于是获得下述功能(1)通电,阀门关闭-断电,阀门仍处关闭状态-再通电,阀门开启-断电,阀门仍处开启的工作状态;(2)停电时,可直接揿压实现阀门的开、关;(3)当电磁执行器损坏拆除后,仍然可直接揿压实现阀门的开、关;(4)旋动揿压杆可调节动铁芯与固定铁芯之间的距离。(二)在阀体进口至主阀塞背腔的流道上有一节流装置,其功能是调节介质流量,使之适应粘度不同的介质,和补偿主阀塞的磨损等。(三)在主阀塞背腔至导阀入口的流道上有一止回与节流装置,其功能是(1)介质止回;(2)调节电介质流量,实现主阀塞的开度调节。本专利技术较之“节电电磁阀”,其优点是(1)减少一个线圈,节省铜线;减少一个电信号,操作简单;(2)停电时,可手动操作;(3)电磁执行器拆除后,仍可手动操作;(4)主阀塞开度可调;(5)使介质止回;(6)适应粘度不同的介质,和主阀塞磨损后可以补偿。较之“多功能电磁阀”,其优点是(1)能耗可降低80%以上;(2)动铁芯位置可调,以获得吸力最大的最佳位置;(3)线圈不易发热,因而延长使用寿命;(4)线圈可缩小,节约铜线;(5)由于去掉控制主阀塞的手动机构,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因而可广泛地应用于易爆、易燃或剧毒的管路中。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第一实施例角式先导电磁阀结构原理图。图2、脉动原理图物件伸、缩时二爪的位置与二爪形状。(展开图)图3、第二实施例直通式先导电磁阀结构原理图。图4,第三实施例直动式节电多功能电磁阀结构原理图参见图1并图2,电磁线圈〔10〕内有导管〔14〕,上面有盖板〔11〕,导管〔14〕内的动铁芯〔15〕直立在其内孔中的揿压杆〔16〕的轴肩上,揿压杆〔16〕下端与脉动机构中的揿压爪〔18〕顶端用螺纹联结,杆伸出盖板〔11〕部分装有压缩弹簧〔13〕与调节螺母〔12〕。动铁芯〔15〕吸力最大的最佳位置调节方法松开调节螺母〔12〕,转动揿压杆〔16〕,动铁芯〔15〕的位置便上升或下移,之后紧上调节螺母〔12〕使压缩弹簧〔13〕具有使动铁芯〔15〕复位的弹力即可。脉动机构由揿压爪〔18〕、导向套〔18〕、受压爪〔20〕及复位弹簧〔7〕构成。其中揿压爪〔18〕上部与固定铁芯〔17〕内孔动配合,下部与导向套〔19〕内孔动配合,揿压爪〔18〕的下端面加工有2~8个“W”型的对称爪,爪的两侧突出角与凹角相等,爪与爪之间有键槽,键槽与导向套〔19〕内壁上下端呈锐角的凸键滑配;受压爪〔21〕上端面加工有与之等数的“И”型的锯齿爪,爪的尖角等于揿压爪凹角的一半,与导向套〔19〕内壁凸键锐角相等,二爪尖等高。爪与爪之间有键槽,键槽宽度L2与锯齿爪横截面上二爪尖宽度L,L1满足L=L1+L2。受压爪〔21〕的键槽与导向套〔19〕凸键滑配。受压爪〔21〕孔中装有阀芯〔8〕,阀芯〔8〕内有密封块〔8a〕和弹性元件〔8b〕。密封块〔8a〕根据使用压力温度、介质及腐蚀性等而分别选用橡胶、塑料及金属等。弹性元件〔8b〕或压缩弹簧或弹性好的橡胶或塑料等,目的使密封块〔8a〕回弹。在阀芯〔8〕与阀座〔1f〕之间有复位弹簧〔7〕。为了提高全密封性能,有一只弹性密封元件〔22〕(如波纹管、弹性膜片等)将电磁执行器与阀门隔离开来。导向套〔19〕与弹性密封元件〔22〕均由法兰盘〔20〕压紧在阀体上开口端面上。与主阀座〔1a〕相应的有一主阀塞〔2〕,它与主阀座〔1a〕之间形成主腔〔1b〕,与阀盖〔4〕之间形成背腔〔1d〕,背腔〔1d〕中有一压缩弹簧〔3〕,使主阀塞〔2〕密封面压紧阀座〔1a〕,起到隔离阀体〔1〕进、出口作用,阀体〔1〕进口至背腔〔1d〕之间有进流道〔1C〕,其流道上装有一个节流阀〔5a〕在背腔〔1d〕与阀座〔1f〕出口之间有流道〔1e〕,其流道上装有一个节流阀〔5b〕与止回阀〔6〕、节流阀〔5a〕、〔5b〕由带指示凸缘的旋钮M、锥端螺钉N、压紧螺母O、密封圈P及铭牌K构成。螺钉N与阀盖〔4〕上螺孔相配,螺母O与阀盖〔4〕上外螺纹相配,螺母O与外螺纹间有密封圈P。转动旋钮M,则与之相联结的螺钉N的锥端伸进或缩回,于是流道口的过流截面积减少或增加,从而实现调节流量的减少或增大。节流阀〔5a〕的铭牌Ka主要根据不同介质,即不同粘度来确定正常的节流位置作出标志;节流阀〔5b〕的铭牌Kb主要根据不同介质情况下主阀塞〔2〕正常开度时所处的节流位置作出标志。电磁阀中的过流介质使用最多的是气、水、油、汽等。这就大大方便了对开度,粘度不同,磨损补偿及启闭时间的调节。主阀的开启、关闭原理(一)设当导阀处于开启位置并且线圈断电状态。此时复位弹簧〔7〕将阀芯〔8〕、受压爪〔21〕(其上的键槽已对准导向套内壁凸键)连同揿压爪〔18〕往上推,于是动铁芯〔15〕及揿压杆〔16〕、调节螺母〔12〕处于最高位置。导阀(即阀芯〔8〕)开启后,介质从进流道,〔1C〕流进节流阀〔5a〕流向背腔〔1d〕,然后推开止回阀〔6〕经节流阀〔5b〕流向出流道〔1e〕至阀座〔1f〕的出口,进入阀体〔1〕出口端。由于主阀塞〔2〕与孔壁之间间隙和进流道〔1C〕的截面积和小于出流道〔1e〕截面积,使背腔〔1d〕的压强逐渐减少,至某一差值时克服了压缩弹簧〔3〕的压缩力使主阀塞〔2〕被打开,于是阀体〔1〕的进、出口接通。(二)为了关闭阀门,输入电信号,动铁芯〔15〕沿导管〔14〕被吸向下方,由于动铁芯〔15〕直立在揿压杆〔16〕轴肩上,因而揿压杆〔16〕受压下移,推动揿压杆爪〔18〕连同受压爪〔21〕、阀芯〔8〕下移至受压爪〔21〕上的键槽以导向套(19〕内壁凸键滑出,与此同时由于锯齿爪沿对称爪斜面(端面)慢慢滑动,使受压爪〔21〕自身偏转,其斜面贴住凸键下端锐角斜面。此外,密封元件〔8a〕压紧阀座〔1f〕(即导阀关闭),弹性元件〔8b〕亦受压缩。随之,断电。动铁芯〔15〕所受的吸力消失,在压缩弹簧〔13〕复位作用下,随揿压杆〔16〕上升而上升,但这时的揿压杆〔16〕上升高度可略低于阀门开启时的高度,以便操作者识别阀门的开启、关闭状态。在断电、动铁芯〔15〕吸力消失瞬间,受压爪〔21〕受揿压爪〔18〕的压紧力也随之消失,于是由于锯齿爪斜面沿凸键锐角斜面滑动,略使受压爪〔21〕偏转上升,锯齿爪斜面与凸键锐角斜面吻合,弹性元件〔8b〕略回弹,但密封元件〔8a〕仍紧压阀座〔1f〕不变。这时复位弹簧〔7〕处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电多功能电磁阀,由阀体[1]、阀芯[8]、线圈[10]、盖板[11]、固定铁芯[17]、动铁芯[15]及导管[14]构成,其特征在于:(a)动铁芯[15]直立在其内孔中的揿压杆[16]的轴肩上,揿压杆[16]下端螺纹联结脉动机构中 的揿压爪[18]的顶端,杆的上端伸出盖板[11]外的部份装有压缩弹簧[13]与调节螺母[12];(b)脉动机构由揿压爪[18]、导向套[19]、受压爪[20]及复位弹簧[7]构成,其中揿压爪[18]上部与固定铁芯[17]内孔动配合,下部 与导向套[19]内孔动配合,揿压爪[18]的下端面加工有2~8个“W”型的对称爪,其两侧突出角与凹角相等,爪与爪之间有键槽,键槽与导向套[19]内壁凸起的、下端呈锐角的凸键滑动配合,受压爪[21]上端面加工有与之等数的“N”型的锯齿爪,爪的尖角和凸键锐角均等于对称爪凹角的一半,爪与爪之间有与导向套[19]内壁凸键滑配的键槽,键槽宽度L↓[2]与锯齿爪横截面上二爪尖宽度L↓[1]与L满足:L=L↓[1]+L↓[2],受压爪[21]内装有阀芯[8],阀芯[8]与阀座[1f]间有复位弹簧[7]。(c)阀芯[8]内有密封块[8a]和弹性元件[8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声震
申请(专利权)人:吴声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