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国英专利>正文

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43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8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所述具体步骤如下:S1、种植;S2、遮荫;S3、采摘;S4、重萎凋;S5、摇青;S6、筛青;S7、炒青;S8、揉捻;S9、包捻;S10、焙干;S11、冷藏熟化;S12、提香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采摘时采用两叶一芽的茶叶原料,有效增加茶叶的茶多糖含量,通过采用重萎凋,降低萎凋温度,并将萎凋时间延长,进一步增加茶多糖含量,提升茶叶品质,通过在茶叶即将成熟时对茶叶进行遮荫处理,有效增加所采茶叶中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采用富含高蛋白的有机菌肥对茶叶种子进行施肥,有效提升茶叶的品质。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tea rich in amino acid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amino acid rich tea, the specific steps are as follows: S1, planting; S2, shading; S3, picking; S4, withering; S5, shaking; S6, screening; S7, frying; S8, rolling; S9, wrapping; S10, baking; S11, cold storage and ripening; S12, fragrance packaging.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tea 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tea by adopting two leaves and one bud tea raw materials during picking, reduces the withering temperature by adopting the heavy withering, prolongs the withering time, further increases the tea polysaccharide content, improves the tea quality, and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amino acid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collected tea by shading the tea when it is about to mature, The organic bacterial fertilizer rich in high protein was used to fertilize the tea seed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以及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茶叶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茶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茶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茶叶中含有的丰富的钾、钙、镁、锰等十一种矿物质,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现有的制茶工艺,随着明前茶和初春茶合计20天左右的生产后,后续的制作的茶叶随着季节的发展其香气和内含物越来越低,茶叶的品质也会变低很多,市场销售不畅,不利于茶农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充分发挥富含氨基酸等各种营养元素的新鲜茶叶给人民带来的保健养生功效,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通过采用重萎凋,降低萎凋温度,并将萎凋时间延长,进一步增加茶多糖含量,提升茶叶品质,通过在茶叶即将成熟时对茶叶进行遮荫处理,有效增加所采茶叶中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采用富含高蛋白的有机菌肥对茶叶种子进行施肥,有效提升茶叶的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S1、种植:挑选颗粒饱满的优良的茶叶种子进行种植,对种子施肥时,使用富含高蛋白有机菌肥进行施肥;S2、遮荫:在茶叶即将成熟时,在茶叶田内架设遮阳网对茶叶进行遮荫;S3、采摘:在茶叶成熟时,采摘具有两叶一芽的茶叶原料;S4、重萎凋:将采摘下的新鲜的茶叶原料按一定厚度均匀的摊放在竹帘中,然后将竹帘放入人工气候箱内,调节人工气候箱的温度以及湿度,使新鲜的茶叶原料鲜叶呈现萎蔫状态;S5、摇青:将茶叶原料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使茶叶原料中的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随水分扩散到叶片,使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从而转化成更高更浓的香味物质;S6、筛青:利用三角眼谷筛对茶叶原料进行筛选,筛去茶叶原料中老叶片、茎梗以及杂质;S7、炒青:分批次将茶叶原料放入滚筒杀青机中进行炒青,第一次投入1.5kg左右,10s后再次投入1.5kg,直至茶叶原料全部投入滚筒杀青机内部;S8、揉捻:将茶叶原料投入揉捻机进行揉捻,使茶叶原料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S9、包捻:使用茶巾或布袋将茶叶原料包裹成团球形拧扎紧后,然后对茶团进行搓、压、转以及揉等操作,使茶叶原料进一步卷曲紧结成型;S10、焙干:将成型后的茶叶原料放入茶叶焙干机中进行两次烘干,每次烘干时间为30min-40min,两次烘干间隔时间为2h-4h;S11、冷藏熟化:将焙干后将茶叶原料放入冷藏柜中冷藏熟化一段时间;S12、提香包装:将冷藏熟化后的茶叶原料进行提香,提香结束后冷却真空包装形成茶叶产品。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富含高蛋白有机菌肥选用发酵豆粕以及碳基氨基酸液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人工气候箱的温度为25℃-35℃,湿度为65%-75%,重萎凋时间为10h-12h。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7中,每次投入茶叶原料的间隔时间和投叶量保持一样,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温度为220℃-260℃,全程操作保持在3min-5min之内。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8中,根据茶叶原料的生产量选用中或者小型的揉捻机。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10中,烘干机两次烘干的温度分别为130℃-150℃以及120℃-14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11中,所述冷藏柜的温度为0℃-5℃,冷藏熟化时间为1个月。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12中,使用提香机进行提香操作,提香机的温度为85℃,提香时间为25min。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采摘时采用两叶一芽的茶叶原料,从源头处保证茶叶品质,从而有效增加茶叶的茶多糖含量,通过在生产步骤中采用重萎凋,降低萎凋温度,并将萎凋时间延长,使新鲜的茶叶原料鲜叶呈现萎蔫状态,不仅能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且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使叶梗由脆变软,增加芽叶的韧性,便于揉捻成条,同时由于水分的散失而引起茶梢中的内含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为形成茶叶色、香、味的特定品质,奠定物质变化的基础,并且有效增加茶多糖含量,提升茶叶品质;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茶叶即将成熟时,在茶叶田内架设遮阳网对茶叶进行遮荫处理,有效增加所采茶叶中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采用在种植环节中使用富含高蛋白的有机菌肥对茶叶种子进行施肥,为茶叶种子生长提供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进一步提升茶叶的品质,提高市场销售量,有利于茶农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S1、种植:挑选颗粒饱满的优良的茶叶种子进行种植,对种子施肥时,选用发酵豆粕以及碳基氨基酸液肥等富含高蛋白有机菌肥进行施肥;S2、遮荫:在茶叶即将成熟时,在茶叶田内架设遮阳网对茶叶进行遮荫;S3、采摘:在茶叶成熟时,采摘具有两叶一芽的茶叶原料;S4、重萎凋:将采摘下的新鲜的茶叶原料按一定厚度均匀的摊放在竹帘中,然后将竹帘放入人工气候箱内,调节人工气候箱的温度以及湿度,温度为25℃,湿度为65%,重萎凋时间为10h,使新鲜的茶叶原料鲜叶呈现萎蔫状态;S5、摇青:将茶叶原料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使茶叶原料中的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随水分扩散到叶片,使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从而转化成更高更浓的香味物质;S6、筛青:利用三角眼谷筛对茶叶原料进行筛选,筛去茶叶原料中老叶片、茎梗以及杂质;S7、炒青:分批次将茶叶原料放入滚筒杀青机中进行炒青,第一次投入1.5kg左右,10s后再次投入1.5kg,直至茶叶原料全部投入滚筒杀青机内部,每次投入茶叶原料的间隔时间和投叶量保持一样,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温度为220℃,全程操作保持在3min之内;S8、揉捻:将茶叶原料投入揉捻机进行揉捻,使茶叶原料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根据茶叶原料的生产量选用中或者小型的揉捻机;S9、包捻:使用茶巾或布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种植:挑选颗粒饱满的优良的茶叶种子进行种植,对种子施肥时,使用富含高蛋白有机菌肥进行施肥;S2、遮荫:在茶叶即将成熟时,在茶叶田内架设遮阳网对茶叶进行遮荫;S3、采摘:在茶叶成熟时,采摘具有两叶一芽的茶叶原料;S4、重萎凋:将采摘下的新鲜的茶叶原料按一定厚度均匀的摊放在竹帘中,然后将竹帘放入人工气候箱内,调节人工气候箱的温度以及湿度,使新鲜的茶叶原料鲜叶呈现萎蔫状态;S5、摇青:将茶叶原料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使茶叶原料中的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随水分扩散到叶片,使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从而转化成更高更浓的香味物质;S6、筛青:利用三角眼谷筛对茶叶原料进行筛选,筛去茶叶原料中老叶片、茎梗以及杂质;S7、炒青:分批次将茶叶原料放入滚筒杀青机中进行炒青,第一次投入1.5kg左右,10s后再次投入1.5kg,直至茶叶原料全部投入滚筒杀青机内部;S8、揉捻:将茶叶原料投入揉捻机进行揉捻,使茶叶原料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S9、包捻:使用茶巾或布袋将茶叶原料包裹成团球形拧扎紧后,然后对茶团进行搓、压、转以及揉等操作,使茶叶原料进一步卷曲紧结成型;S10、焙干:将成型后的茶叶原料放入茶叶焙干机中进行两次烘干,每次烘干时间为30min‑40min,两次烘干间隔时间为2h‑4h;S11、冷藏熟化:将焙干后将茶叶原料放入冷藏柜中冷藏熟化一段时间;S12、提香包装:将冷藏熟化后的茶叶原料进行提香,提香结束后冷却真空包装形成茶叶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含氨基酸茶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种植:挑选颗粒饱满的优良的茶叶种子进行种植,对种子施肥时,使用富含高蛋白有机菌肥进行施肥;S2、遮荫:在茶叶即将成熟时,在茶叶田内架设遮阳网对茶叶进行遮荫;S3、采摘:在茶叶成熟时,采摘具有两叶一芽的茶叶原料;S4、重萎凋:将采摘下的新鲜的茶叶原料按一定厚度均匀的摊放在竹帘中,然后将竹帘放入人工气候箱内,调节人工气候箱的温度以及湿度,使新鲜的茶叶原料鲜叶呈现萎蔫状态;S5、摇青:将茶叶原料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使茶叶原料中的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随水分扩散到叶片,使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从而转化成更高更浓的香味物质;S6、筛青:利用三角眼谷筛对茶叶原料进行筛选,筛去茶叶原料中老叶片、茎梗以及杂质;S7、炒青:分批次将茶叶原料放入滚筒杀青机中进行炒青,第一次投入1.5kg左右,10s后再次投入1.5kg,直至茶叶原料全部投入滚筒杀青机内部;S8、揉捻:将茶叶原料投入揉捻机进行揉捻,使茶叶原料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S9、包捻:使用茶巾或布袋将茶叶原料包裹成团球形拧扎紧后,然后对茶团进行搓、压、转以及揉等操作,使茶叶原料进一步卷曲紧结成型;S10、焙干:将成型后的茶叶原料放入茶叶焙干机中进行两次烘干,每次烘干时间为30min-40min,两次烘干间隔时间为2h-4h;S11、冷藏熟化:将焙干后将茶叶原料放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