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833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拨动单元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拨动单元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滑块、支撑架、支撑块、主臂、支臂、拨动臂、第二气缸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传送带的壳体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一滑块沿着壳体侧面的第一轨道前后移动,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主臂通过支撑块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主臂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二滑块沿着主臂侧面的第二轨道前后移动,所述支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和拨动臂铰接,所述拨动臂与主臂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铰接,仅需少量工人配合,即可实现将米从车仓内快速拨至传送带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粮食输送的
,特别是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的

技术介绍
在粮食仓储行业的粮食发放、运转、倒仓和打包等作业中,经常需要通过卡车将粮食运到粮仓门前,然后人工用铲子将装入卡车中的粮食从卡车车仓内铲出,通过传送带传送至粮仓内,再借用仓内的堆粮机进行堆粮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能够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拨动臂前后移动,通过第二气缸和支臂带动拨动臂转动,仅需少量工人配合,即可实现将米从车仓内快速拨至传送带上,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粮食转移的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拨动单元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拨动单元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滑块、支撑架、支撑块、主臂、支臂、拨动臂、第二气缸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传送带的壳体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一滑块沿着壳体侧面的第一轨道前后移动,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主臂通过支撑块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主臂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二滑块沿着主臂侧面的第二轨道前后移动,所述支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和拨动臂铰接,所述拨动臂与主臂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铰接。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还包括主动辊、被动辊、输送带体和电机,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固定在壳体内且外侧套设有输送带体,所述主动辊由固定在壳体外侧的电机驱动转动。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有万向轮。作为优选,所述拨动臂包括第一臂体、第二臂体和调节杆,所述第一臂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臂体和支臂铰接,所述第一臂体靠近第二臂体的端部处与主臂铰接,所述第一臂体上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二臂体铰接而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螺孔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上设有缓冲橡胶垫。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与电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拨动臂前后移动,通过第二气缸和支臂带动拨动臂转动,仅需少量工人配合,即可实现将米从车仓内快速拨至传送带上,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粮食转移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传送带、11-壳体、111-第一轨道、12-主动辊、13-被动辊、14-输送带体、15-电机、16-支撑腿、17-万向轮、2-拨动单元、21-第一气缸、22-第一滑块、23-支撑架、24-支撑块、25-主臂、251-第二轨道、26-支臂、27-拨动臂、271-第一臂体、2711-螺孔、272-第二臂体、273-调节杆、274-缓冲橡胶垫、28-第二气缸、29-第二滑块和3-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拨动单元2和控制装置3,所述的拨动单元2包括第一气缸21、第一滑块22、支撑架23、支撑块24、主臂25、支臂26、拨动臂27、第二气缸28和第二滑块29,所述第一气缸21固定在传送带1的壳体11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一滑块22沿着壳体1侧面的第一轨道111前后移动,所述支撑架23的底端固定在第一滑块22上,所述主臂25通过支撑块24固定在支撑架23上,所述第二气缸28固定在主臂25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二滑块29沿着主臂25侧面的第二轨道251前后移动,所述支臂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29和拨动臂27铰接,所述拨动臂27与主臂25远离第二气缸28的一端铰接,所述传送带1还包括主动辊12、被动辊13、输送带体14和电机15,所述主动辊12和被动辊13固定在壳体11内且外侧套设有输送带体14,所述主动辊12由固定在壳体11外侧的电机15驱动转动,所述传送带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支撑腿16,所述支撑腿16的底端设有万向轮17,所述拨动臂27包括第一臂体271、第二臂体272和调节杆273,所述第一臂体27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臂体272和支臂26铰接,所述第一臂体271靠近第二臂体272的端部处与主臂25铰接,所述第一臂体271上设有若干个螺孔2711,所述调节杆273的一端与第二臂体272铰接而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螺孔2711内,所述第一臂体271和第二臂体272上设有缓冲橡胶垫274,所述控制装置3与电机15、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8电连接。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首先,移动传送带1的位置至其左端位于卡车的仓门之下,随后,控制装置3控制第一气缸21使伸缩杆带动第一滑块22沿着第一轨道111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拨动臂27在卡车的储粮仓内前后移动,同时,控制装置3控制第二气缸28使伸缩杆带动第二滑块28及其上连接的支臂26沿着第二轨道251前后移动,使拨动臂27绕着与主臂25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将粮食从卡车仓内拨下。被拨下的粮食落入传送带1的输送带体14上,最终传送进粮仓或者储存粮食的容器内。拨动臂27上设有缓冲橡胶垫274,实现拨动臂27与车仓内壁之间的缓冲。根据所需,通过使调节杆273固定在第一臂体271的不同的螺孔2711上,从而改变第一臂体271和第二臂体272之间夹角的角度。本技术通过第一气缸带动拨动臂前后移动,通过第二气缸和支臂带动拨动臂转动,仅需少量工人配合,即可实现将米从车仓内快速拨至传送带上,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粮食转移的工作效率。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拨动单元(2)和控制装置(3),所述的拨动单元(2)包括第一气缸(21)、第一滑块(22)、支撑架(23)、支撑块(24)、主臂(25)、支臂(26)、拨动臂(27)、第二气缸(28)和第二滑块(29),所述第一气缸(21)固定在传送带(1)的壳体(11)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一滑块(22)沿着壳体(11)侧面的第一轨道(111)前后移动,所述支撑架(23)的底端固定在第一滑块(22)上,所述主臂(25)通过支撑块(24)固定在支撑架(23)上,所述第二气缸(28)固定在主臂(25)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二滑块(29)沿着主臂(25)侧面的第二轨道(251)前后移动,所述支臂(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29)和拨动臂(27)铰接,所述拨动臂(27)与主臂(25)远离第二气缸(28)的一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拨动单元(2)和控制装置(3),所述的拨动单元(2)包括第一气缸(21)、第一滑块(22)、支撑架(23)、支撑块(24)、主臂(25)、支臂(26)、拨动臂(27)、第二气缸(28)和第二滑块(29),所述第一气缸(21)固定在传送带(1)的壳体(11)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一滑块(22)沿着壳体(11)侧面的第一轨道(111)前后移动,所述支撑架(23)的底端固定在第一滑块(22)上,所述主臂(25)通过支撑块(24)固定在支撑架(23)上,所述第二气缸(28)固定在主臂(25)的侧面且通过伸缩杆带动第二滑块(29)沿着主臂(25)侧面的第二轨道(251)前后移动,所述支臂(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29)和拨动臂(27)铰接,所述拨动臂(27)与主臂(25)远离第二气缸(28)的一端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米型接粮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还包括主动辊(12)、被动辊(13)、输送带体(14)和电机(15),所述主动辊(12)和被动辊(13)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义仓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