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样本管理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8319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验样本管理系统和设备,预先将准备盛放分拣后的冻存管的空冻存盒的冻存盒标签及其定位信息输入至计算机系统,并利用试验样本管理设备将盛放装有样本冻存管的冻存盒由样本叠放箱体依次送入样本转移装置,以及经过扫码装置读取冻存管标签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根据预先保存的空的冻存盒信息以及所需管理的试验样本的排布方式,将经过信息识别的冻存管自动放置到对应的冻存管孔位里。相较于传统人工记录和管理方式,降低了样本信息系统的冗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以及对样本库的信息管理和智能化的分配,使得其使用效率和管理相较于传统人工记录和管理方法得到较大提升。

A test sample management system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样本管理系统及设备
本技术涉及智能管理控制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试验样本管理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认知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意识到样本资源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试验样本库用于样本的存储和管理,但当前已建成的,缺乏良好的信息管理和传递能力,不能很好实现信息化,使得生物样本库的管理和使用上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试验样本管理系统及设备,以实现对试验样本的信息管理和智能化的分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试验样本管理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的温控系统、以及用于自下而上叠放多个冻存盒的样本叠放箱体,每个冻存盒用于容纳若干支盛放试验样本的冻存管,且对应放置冻存管的位置还设置用于定位的标签;在每个冻存盒、冻存管上均设有唯一的识别编码;所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下方的样本转移装置、扫码装置以及样本储存箱体;所述样本储存箱体用于放置多个空的冻存盒,且每个冻存盒的识别编码以及对应的定位标签信息预先保存在一计算机系统中;所述样本转移装置用于依次识别并转移所述样本叠放箱体中的冻存盒至所述扫码装置,使所述扫码装置扫码所述冻存盒中每个冻存管的编码并传送至所述计算机系统中,并响应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将所述冻存管放置到所述样本储存箱体中对应的冻存盒中。其中,所述样本转移装置包括:用于容纳一冻存盒的腔体、设置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与所述样本转移装置之间的固定结构、第一扫码设备、第一传送装置、开设在所述腔体一侧的传递窗以及冻存盒机械爪;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冻存盒稳定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内,并在接收到所述计算机系统发出的样本转移指令时,将待传送的冻存盒转移至所述腔体中,并将不需要传送的冻存盒稳定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内;所述第一扫码设备用于对传送至所述腔体中的冻存盒的编码进行扫描以传送至所述计算机系统;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冻存盒传送至所述传递窗并推出所述腔体外,所述冻存盒机械爪用于抓取所述冻存盒并传送至所述扫码装置。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8个挂钩,其中4个位于取样区的正面,4个位于取样区的背面;其中,所述取样区为所述样本叠放箱体与所述样本转移装置之间,且位于最下方的冻存盒所在的区域。其中,所述扫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装置、冻存管容置槽、冻存管机械爪、第三传送装置、旋转底座以及第二扫码设备;所述冻存盒机械爪将抓取到的冻存盒所容纳的冻存管倾倒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中,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将冻存管依次传送至所述冻存管容置槽,并通过旋转底座旋转所述冻存管以使所述第二扫码设备扫码其编码;所述冻存管机械爪抓取经过所述第二扫码设备扫码后的冻存管并送入对应的冻存盒中;其中,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具有8-10个并排的顺时针转动的滚轴。其中,所述冻存管容置槽为U型沟槽,且所述U型沟槽的内部尺寸大于所述冻存管的瓶身尺寸,小于所述冻存管瓶盖的尺寸。其中,所述U型沟槽底部设置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冻存管传送至所述旋转底座的位置。其中,所述样本储存箱体包括:用于放置多个空的冻存盒的层架、设置在每个层架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用于读取上一层层架上放置的冻存盒的定位标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试验样本管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试验样本管理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计算机系统与所述第一扫码设备、第二扫码设备、冻存盒机械爪建立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条形码/二维码编号进行唯一标识,预先将准备盛放分拣后的冻存管的空冻存盒的冻存盒标签及其定位信息输入至计算机系统,并利用试验样本管理设备将盛放装有样本冻存管的冻存盒由样本叠放箱体依次送入样本转移装置,以及经过扫码装置读取冻存管标签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根据预先保存的空的冻存盒信息以及所需管理的试验样本的排布方式,将经过信息识别的冻存管自动放置到对应的冻存管孔位里。相较于传统人工记录和管理方式,降低了样本信息系统的冗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以及对样本库的信息管理和智能化的分配,使得其使用效率和管理相较于传统人工记录和管理方法得到较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冻存管标签纸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冻存盒在俯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冻存盒在后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放置冻存盒的冻存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试验样本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样本转移装置的一侧面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样本转移装置在俯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扫码装置在正面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扫码装置在右侧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样本储存箱体在俯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样本储存箱体正面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生成的冻存管信息汇总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生成的冻存管信息汇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需引用的现有技术、设备进行解释。冻存管:容量为1.8mL,尺寸为高41mm、直径11mm,可耐受-80℃冰冻,常温下亦可使用。冻存管标签纸:为可耐受-80℃及干冰的防水贴纸,上印刷有方案编号、受试者编号、周期、时间点、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如图1所示。其中,标签第一行代表方案编号,第二行代码受试者编号,第三行代表时间点,第四行代表周期号,第五行代表基质类型(血液或血浆)及类别(检测管-1或备份管-2),第六行为条形码或二维码。左图为检测管标签,右图为备份管标签。冻存盒:请同时参阅图2、3,为防水纸盒,尺寸为长132mm、宽132mm、高52mm,可盛放9*9支冻存管。在冻存盒底部内侧贴上9*9个十字圆圈⊕的贴纸用于定位,一共81个黑色十字圆圈⊕,盒子背面一侧贴有冻存盒标签。冻存盒标签纸:为耐受-80℃及干冰的防水贴纸,尺寸为长5cm、宽4cm,上印刷有条形码或二维码等唯一识别的编码。冻存架:请参阅图4,为-80℃超低温冰箱定制层架,每一冻存架由若干层架组成,一个层架可放置3~5个冻存盒。例如,如图4所示,冻存架由5*4个层架组成,每个层架上放置5个冻存盒。本技术所用材料仅涉及冻存架中的层架,不涉及冻存架。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试验样本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管理系统10可用于临床试验前样本冻存管的整理,亦可用于临床试验后样本冻存管的重新排布。具体地,该管理系统10包括试验样本管理设备20以及计算机系统30,该计算机系统30用于控制试验样本管理设备20的工作,以及采集放置在该试验样本管理设备20中的样本信息。该试验样本管理设备20包括设置于该设备本体的温控系统21、用于自下而上叠放多个冻存盒的样本叠放箱体22、设置在该样本叠放箱体22下方的样本转移装置23、扫码装置24,以及样本储存箱体25。其中,温控系统21设置于整个试验样本管理设备20的底层,具体地,分布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验样本管理设备,包括设置于设备本体的温控系统、以及用于自下而上叠放多个冻存盒的样本叠放箱体,每个冻存盒用于容纳若干支盛放试验样本的冻存管,且对应放置冻存管的位置还设置用于定位的标签;在每个冻存盒、冻存管上均设有唯一的识别编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下方的样本转移装置、扫码装置以及样本储存箱体;所述样本储存箱体用于放置多个空的冻存盒,且每个冻存盒的识别编码以及对应放置冻存管位置的定位标签信息预先保存在一计算机系统中;所述样本转移装置包括:用于容纳一冻存盒的腔体、设置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与所述样本转移装置之间的固定结构、第一扫码设备、第一传送装置、开设在所述腔体一侧的传递窗以及冻存盒机械爪;其中,所述固定结构、第一扫码设备均与所述计算机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冻存盒稳定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内,并在接收到所述计算机系统发出的样本转移指令时,将待传送的冻存盒转移至所述腔体中,并将不需要传送的冻存盒稳定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内;所述第一扫码设备用于对传送至所述腔体中的冻存盒的编码进行扫描以传送至所述计算机系统;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冻存盒传送至所述传递窗并推出所述腔体外,所述冻存盒机械爪用于抓取所述冻存盒并传送至所述扫码装置;所述扫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装置、冻存管容置槽、冻存管机械爪、第三传送装置、旋转底座以及第二扫码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扫码设备、冻存管机械爪均与所述计算机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冻存盒机械爪将抓取到的冻存盒所容纳的冻存管倾倒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中,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将冻存管依次传送至所述冻存管容置槽,并通过旋转底座旋转所述冻存管以使所述第二扫码设备扫码其编码;所述冻存管机械爪抓取经过所述第二扫码设备扫码后的冻存管并送入所述样本储存箱体中对应的冻存盒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样本管理设备,包括设置于设备本体的温控系统、以及用于自下而上叠放多个冻存盒的样本叠放箱体,每个冻存盒用于容纳若干支盛放试验样本的冻存管,且对应放置冻存管的位置还设置用于定位的标签;在每个冻存盒、冻存管上均设有唯一的识别编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下方的样本转移装置、扫码装置以及样本储存箱体;所述样本储存箱体用于放置多个空的冻存盒,且每个冻存盒的识别编码以及对应放置冻存管位置的定位标签信息预先保存在一计算机系统中;所述样本转移装置包括:用于容纳一冻存盒的腔体、设置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与所述样本转移装置之间的固定结构、第一扫码设备、第一传送装置、开设在所述腔体一侧的传递窗以及冻存盒机械爪;其中,所述固定结构、第一扫码设备均与所述计算机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冻存盒稳定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内,并在接收到所述计算机系统发出的样本转移指令时,将待传送的冻存盒转移至所述腔体中,并将不需要传送的冻存盒稳定在所述样本叠放箱体内;所述第一扫码设备用于对传送至所述腔体中的冻存盒的编码进行扫描以传送至所述计算机系统;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冻存盒传送至所述传递窗并推出所述腔体外,所述冻存盒机械爪用于抓取所述冻存盒并传送至所述扫码装置;所述扫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装置、冻存管容置槽、冻存管机械爪、第三传送装置、旋转底座以及第二扫码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扫码设备、冻存管机械爪均与所述计算机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冻存盒机械爪将抓取到的冻存盒所容纳的冻存管倾倒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中,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将冻存管依次传送至所述冻存管容置槽,并通过旋转底座旋转所述冻存管以使所述第二扫码设备扫码其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凌杨建威冯岩
申请(专利权)人:莱必宜科技厦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