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69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包括:反应釜,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过滤器,其设于所述反应釜内;导流筒,其两端敞口,并悬设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下方的所述反应釜内;搅拌器,其伸入所述导流筒内用于搅拌釜内的反应物,使反应物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于所述导流筒与反应釜间循环流动并进行反应,同时推动包含反应产物的第一混合物流向所述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其与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经所述第一过滤器滤出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再次过滤,以得到反应产物和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二过滤器同时与所述入料口连通,以用于将所述第三混合物送入所述反应釜。本实施例中的制备系统能够高效制备出环己酮肟。

A preparation system of cyclohexanone ox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环己酮肟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环己酮肟是生产尼龙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备环己酮肟的设备(或称反应器)通常会包括一个反应釜。氨气(氨气为制备环己酮肟的其中一种原料)从反应釜的底部进入反应釜,双氧水、环己酮、叔丁醇以及催化剂(环己酮、叔丁醇为制备环己酮肟的另两种原料)从反应釜的上部进入反应釜,然后,自下而上的氨气与自上而下的环己酮、叔丁醇以及催化剂进行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以制备出环己酮肟,通过外置式过滤器得到反应清液。然而,上述结构的反应釜中的自下而上的氨气与自上而下的环己酮、叔丁醇以及催化剂仅通过上、下交错运动时进行一次接触,接触时间短导致各原料之间不能够充分混合,从而导致反应不够完全,尤其是环己酮转化为环己酮氨肟效率较低,而且外置式过滤器设置数量多,膜管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制备环己酮肟的环己酮肟制备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包括:反应釜,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过滤器,其设于所述反应釜内;导流筒,其两端敞口,并悬设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下方的所述反应釜内;搅拌器,其伸入所述导流筒内用于搅拌釜内的反应物,使反应物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于所述导流筒与反应釜间循环流动并进行反应,同时推动包含反应产物的第一混合物流向所述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其与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经所述第一过滤器滤出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再次过滤,以得到反应产物和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二过滤器同时与所述入料口连通,以用于将所述第三混合物送入所述反应釜。作为优选,所述入料口为多个,所述反应釜内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方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进料分布器,每个所述进料分布器均与一入料口通过一送料管连通,以用于分别接收不同的反应物。作为优选,多个所述进料分布器包括位于所述导流筒第一端的第一进料分布器、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分布器下方且套于所述导流筒外的第二进料分布器以及位于第二进料分布器下方并邻近所述导流筒第二端的第三进料分布器;所述反应物包括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分布器喷入反应釜内的双氧水、通过所述第二进料分布器喷入反应釜内的环己酮、叔丁醇及催化剂,以及通过所述第三进料分布器喷入釜内的氨气。作为优选,还包括与所述反应釜相连用于预先混合所述环己酮和叔丁醇的第一混合器和用于将由第一混合器混合的物料内混入催化剂的第二混合器。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内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导流反应物以避免反应物径向流动的第一导流板。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筒内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导流反应物以避免反应物径向流动的第二导流板。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内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和导流筒之间设有用于导流所述第一混合物向所述导流筒流动的第三导流板。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内位于所述导流筒外侧还设有多组用于通入不同温度的气体或液体以调整所述反应釜内温度的盘管。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导出所述反应釜内废气的废气管道,以及与所述废气管道连通用于为废气降温的冷凝器。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器的桨叶位于所述导流筒内距离筒底1/3H-1/4H处,所述H为导流筒的高度值,所述搅拌器的桨叶为倾斜式桨叶。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反应釜、导流筒及搅拌器,使得在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反应物能够不断从导流筒下端流出并自导流筒上端再次流入筒体以形成循环流动,从而使得反应物得以充分接触和混合,使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更充分完全,提高环己酮氨肟的制备效率。另外,通过在同一反应釜中的下部进行化学反应,而上部通过第一过滤器进行沉降分离,可节省外置的第二过滤器的负荷及设置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反应釜;2-导流筒;3-第一过滤器;4-搅拌器;5-第二过滤器;6-第一进料分布器;7-第二进料分布器;8-第三进料分布器;9-第一混合器;10-第二混合器;11-第一导流板;12-第二导流板;13-第三导流板;14-盘管;15-冷凝器;16-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下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技术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其包括:反应釜1,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过滤器3,其设于反应釜1内;导流筒2,其两端敞口并悬设在位于第一过滤器3下方的反应釜1内;搅拌器4,其伸入导流筒2内用于搅拌釜内的反应物,使反应物沿导流筒2的轴向于导流筒2与反应釜1间循环流动并进行反应,同时推动包含反应产物的第一混合物流向第一过滤器3;以及第二过滤器5,其与反应釜1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经第一过滤器3滤出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再次过滤,以得到反应产物和第三混合物,第二过滤器5同时与入料口连通,以用于将第三混合物送入反应釜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制备系统通过设置反应釜1、导流筒2及搅拌器4,使得在搅拌器4的搅拌作用下,反应物能够不断从导流筒2下端流出并自导流筒2上端再次流入筒体以形成循环流动,从而使得反应物得以充分接触和混合,使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更充分完全,提高环己酮氨肟的制备效率。另外,通过在同一反应釜1中的下部进行化学反应,而上部通过第一过滤器3进行沉降分离,可节省外置的第二过滤器5的负荷及设置数量。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反应釜1上设置的入料口为多个,反应釜1内位于第一过滤器3的下方沿导流筒2的轴向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进料分布器,每个进料分布器均与一入料口通过一送料管连通,以用于分别接收不同的反应物。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多个进料分布器包括第一进料分布器6、位于第一进料分布器6下方的第二进料分布器7以及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过滤器,其设于所述反应釜内;导流筒,其两端敞口,并悬设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下方的所述反应釜内;搅拌器,其伸入所述导流筒内用于搅拌釜内的反应物,使反应物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于所述导流筒与反应釜间循环流动并进行反应,同时推动包含反应产物的第一混合物流向所述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其与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经所述第一过滤器滤出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再次过滤,以得到反应产物和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二过滤器同时与所述入料口连通,以用于将所述第三混合物送入所述反应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过滤器,其设于所述反应釜内;导流筒,其两端敞口,并悬设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下方的所述反应釜内;搅拌器,其伸入所述导流筒内用于搅拌釜内的反应物,使反应物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于所述导流筒与反应釜间循环流动并进行反应,同时推动包含反应产物的第一混合物流向所述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其与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经所述第一过滤器滤出的第二混合物进行再次过滤,以得到反应产物和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二过滤器同时与所述入料口连通,以用于将所述第三混合物送入所述反应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为多个,所述反应釜内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方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进料分布器,每个所述进料分布器均与一入料口通过一送料管连通,以用于分别接收不同的反应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己酮肟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料分布器包括位于所述导流筒第一端的第一进料分布器、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分布器下方且套于所述导流筒外的第二进料分布器以及位于第二进料分布器下方并邻近所述导流筒第二端的第三进料分布器;所述反应物包括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分布器喷入反应釜内的双氧水、通过所述第二进料分布器喷入反应釜内的环己酮、叔丁醇及催化剂,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亚峰刘毅王波霍增辉赵朋伟成一飞刘冬然刘怡宏石峰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