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69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属于硅烷偶联剂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筒体,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筒体内包括反应腔以及围绕反应腔设置的废气处理腔,筒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与出料管,进料管与出料管上均设置有阀门;电机箱内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下方的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减速电机的转轴贯穿空腔,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端部延伸至反应腔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废气处理腔内条形导管上设置了负压泵,可以将反应腔内产生的废气及时地抽送至废气处理腔内,通过进液管向废气处理腔内加入碱液,可以对废气进行较大程度的吸收,保护了周围环境。

A reaction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vinyl silane coupling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属于硅烷偶联剂生产

技术介绍
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具有有机官能团的硅烷,是偶联剂中重要的一类,在其分子中同时具有能和无机质材料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及与有机质材料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当硅烷偶联剂介于无机和有机界面之间,可形成有机基体-硅烷偶联剂-无机基体的结合层,增加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结合。常规典型的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有A1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2(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等,目前的合成反应釜结构与作用均较为单一,在反应时缺少处理废气的结构,持续地反应产生的废气会严重地影响周围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筒体内包括反应腔以及围绕所述反应腔设置的废气处理腔,所述筒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与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出料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下方的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所述减速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空腔,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反应腔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所述反应腔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多根L形导气管,所述L形导气管的端部连接有条形导气管,所述条形导气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废气处理腔内,且所述条形导气管上设置有负压泵,所述废气处理腔外侧的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与出液管,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进一步而言,所述阀门为单向阀。进一步而言,所述空腔内的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旋转密封件。进一步而言,所述废气处理腔为环形。进一步而言,所述出液管设置在靠近所述废气处理腔底端的位置,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靠近所述废气处理腔中部的位置。进一步而言,所述L形导气管与所述条形导气管一一对应。进一步而言,所述条形导气管的底端处在所述进液管的下方。本技术有益效果:废气处理腔内条形导管上设置了负压泵,可以将反应腔内产生的废气及时地抽送至废气处理腔内,通过进液管向废气处理腔内加入碱液,可以对废气进行较大成都的吸收,保护了周围环境。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筒体;2、支撑脚;3、反应腔;4、废气处理腔;5、进料管;6、出料管;7、阀门;8、电机箱;9、减速电机;901、转轴;10、空腔;11、联轴器;12、搅拌轴;13、搅拌扇叶;14、L形导气管;15、条形导气管;16、负压泵;17、进液管;18、出液管;19、旋转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筒体1内包括反应腔3以及围绕反应腔3设置的废气处理腔4,筒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5与出料管6,进料管5与出料管6上均设置有阀门7;筒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箱8,电机箱8内设置有减速电机9,减速电机9下方的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0,且减速电机9的转轴901贯穿空腔10,并通过联轴器11连接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的端部延伸至反应腔3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13;反应腔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多根L形导气管14,L形导气管14的端部连接有条形导气管15,条形导气管15的端部延伸至废气处理腔4内,且条形导气管15上设置有负压泵16,废气处理腔4外侧的筒体1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17与出液管18,且进液管17与出液管18上均设置有阀门7。阀门7为单向阀,空腔10内的搅拌轴12上设置有旋转密封件19,避免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空腔10扩散至外部,污染环境,废气处理腔4为环形,出液管18设置在靠近废气处理腔4底端的位置,进液管17设置在靠近废气处理腔4中部的位置,L形导气管14与条形导气管15一一对应,条形导气管15的底端处在进液管17的下方。从进料管5处将合成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原料投入,打开进液管17上的阀门7,通过进液管17向废气处理腔4内加入碱液,当碱液的液面高度浸没条形导气管15的底部时,然后将减速电机9通电,搅拌扇对反应腔3内的原料搅拌,随着反应的进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此时将负压泵16通电,负压泵16将反应腔3内的废气抽送至废气处理腔4内,废气顺着L形导气管14进入条形导气管15,最后进入碱液中被吸收,大大减少了扩散至外部环境中的废气,使得整个制备过程扩散的污染气体较少,保护了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包括反应腔(3)以及围绕所述反应腔(3)设置的废气处理腔(4),所述筒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5)与出料管(6),所述进料管(5)与所述出料管(6)上均设置有阀门(7);所述筒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箱(8),所述电机箱(8)内设置有减速电机(9),所述减速电机(9)下方的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0),且所述减速电机(9)的转轴(901)贯穿所述空腔(10),并通过联轴器(11)连接有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反应腔(3)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13);所述反应腔(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多根L形导气管(14),所述L形导气管(14)的端部连接有条形导气管(15),所述条形导气管(15)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废气处理腔(4)内,且所述条形导气管(15)上设置有负压泵(16),所述废气处理腔(4)外侧的所述筒体(1)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17)与出液管(18),且所述进液管(17)与所述出液管(18)上均设置有阀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反应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包括反应腔(3)以及围绕所述反应腔(3)设置的废气处理腔(4),所述筒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5)与出料管(6),所述进料管(5)与所述出料管(6)上均设置有阀门(7);所述筒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箱(8),所述电机箱(8)内设置有减速电机(9),所述减速电机(9)下方的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0),且所述减速电机(9)的转轴(901)贯穿所述空腔(10),并通过联轴器(11)连接有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反应腔(3)内,且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13);所述反应腔(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多根L形导气管(14),所述L形导气管(14)的端部连接有条形导气管(15),所述条形导气管(15)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废气处理腔(4)内,且所述条形导气管(15)上设置有负压泵(16),所述废气处理腔(4)外侧的所述筒体(1)的外壁上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鹏卜文龙王玉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达众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