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从反应釜本体顶部插入的搅拌轴和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搅拌轴上设置有行星齿轮,所述的行星齿轮安装在反应釜本体的内侧,行星齿轮包括太阳轮和行星轮,所述的搅拌轴垂直穿过在太阳轮的中心点,所述的行星轮上垂直安装有自转轴,所述的自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桨叶。可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带动行星齿轮中的太阳轮转动,然后通过行星齿轮的作用,使自转轴在围绕着搅拌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围绕着自身的轴线进行自转。使搅拌桨叶在围绕着搅拌轴转动的同时,自身也在不停的转动,产生方向不同于搅拌轴转动方向的紊流,减少出现带动物料一起转动的现象。
A kind of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反应容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用来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为了适应各种工况条件的不同要求,反应釜的种类也比较繁多,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材料学和半导体学的领域。现有的反应釜中,通常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自釜顶部中心垂直插入釜内,对反应釜中的物质进行搅拌,从而加快反应。但是搅拌器通常只是沿着一个方向转动,进而会带动物料随着一起沿着一个方向转动,搅拌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出现带动物料一起转动、搅拌效果好的反应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从反应釜本体顶部插入的搅拌轴和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搅拌轴上设置有行星齿轮,所述的行星齿轮安装在反应釜本体的内侧,行星齿轮包括太阳轮和行星轮,所述的搅拌轴垂直穿过在太阳轮的中心点,所述的行星轮上垂直安装有自转轴,所述的自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桨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带动行星齿轮中的太阳轮转动,然后通过行星齿轮的作用,使自转轴在围绕着搅拌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围绕着自身的轴线进行自转。使搅拌桨叶在围绕着搅拌轴转动的同时,自身也在不停的转动,产生方向不同于搅拌轴转动方向的紊流,减少出现带动物料一起转动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自转轴远离行星齿轮的一端位于反应釜本体的底端,所述的搅拌桨叶安装在自转轴靠近反应釜底端的一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反应釜内物料较少的时候,依然能够通过搅拌桨叶很好的进行搅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各个自转轴的底端所在的高度均不相同,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自转轴底端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搅拌桨叶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各个搅拌桨叶相互交错开,使各个搅拌桨叶的转动互不影响。从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来增加搅拌桨叶的长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搅拌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行星齿轮上安装有防护外框,行星齿轮嵌设在防护外框内,所述防护外框的底面上开设有可以使自转轴穿过的自转孔,所述防护外框的深度大于行星齿轮的厚度,防护外框固定设置在太阳轮上,且防护外框可以与行星齿轮一并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影响行星齿轮正常转动的情况下,很好的保护行星齿轮,通过外框阻挡大部分反应釜内被溅起的物料,降低行星齿轮接触到反应釜内物料的量,进而减少物料对行星齿轮的污染或腐蚀。可以增加行星齿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反应釜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所在的高度低于行星齿轮所在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往反应釜内装填物料的时候,降低物料接触到行星齿轮的概率,减少物料对行星齿轮的污染或者腐蚀,可以增加行星齿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端开设有横截面大小大于行星齿轮的安装口,所述的安装口处设置有安装盖,搅拌轴穿过安装盖并连接至行星齿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简单的将行星齿轮安装在反应釜本体内,在反应完成后,可以通过将安装盖取下,进而对行星齿轮进行清洗。同时也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清洗反应釜的内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出料口开设在搅拌桨叶的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搅拌完成后,通过打开下侧的出料口来将物料倒出,在物料较为粘稠,不便于倒出的时候,可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调节搅拌桨叶转动的速度至合适的数值,通过搅拌桨叶的作用来将物料搅拌松散,使其便于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行星齿轮、搅拌轴、搅拌桨叶和防护外框均由聚四氟乙烯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行星齿轮、搅拌轴、搅拌桨叶和防护外框的使用寿命,因为聚四氟乙烯材料耐酸碱、不易腐蚀、不易溶于溶剂,可以很好的满足反应釜的要求,能够在搅拌绝大部分的物料的时候,不会参与其中的反应,使用安全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行星齿轮,可以在搅拌的时候产生方向不同于搅拌轴转动方向的紊流,减少出现带动物料一起转动的现象;2、其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隐藏反应釜本体和机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防护外框底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反应釜本体;11、安装口;12、安装盖;13、驱动电机;14、搅拌轴;2、行星齿轮;21、太阳轮;22、行星轮;23、自转轴;24、搅拌桨叶;3、进料口;31、出料口;4、防护外框;41、自转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在反应釜本体1的上侧开设有圆形的安装口11,在安装口11处盖设有安装盖12。在安装盖1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上连接有搅拌轴14,搅拌轴14穿过安装盖12。在反应釜本体1内安装有行星齿轮2,该行星齿轮2的直径小于安装口11的直径。行星齿轮2包括一个太阳轮21和三个行星轮22,搅拌轴14远离驱动电机1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太阳轮21的中心点处。在行星齿轮2的另一侧上安装有垂直于行星齿轮2的自转轴23,自转轴23固定安装在行星轮22的中心点处,在自转轴23的底端上安装有搅拌桨叶24。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在需要搅拌的时候,通过开启驱动电机13,带动行星齿轮2的太阳轮21转动,从而带动行星轮22一边围绕着太阳轮21转动,一边不停的自转。从而使搅拌桨叶24在围绕着搅拌轴14转动的同时,自身也在不停的转动,产生方向不同于搅拌轴14转动方向的紊流,减少出现带动物料一起转动的现象。在反应釜本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31,进料口3所在的高度低于行星齿轮2的所在的高度,出料口31所在的位置位于搅拌桨叶24的正下方。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在往反应釜内装填物料的时候,降低物料接触到行星齿轮2的概率,减少物料对行星齿轮2的污染或者腐蚀。在搅拌完成后,可以便于将物料倒出。如图2和图3所示,在行星齿轮2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外框4,防护外框4的底面上开设有三个自转孔41,自转轴23可以穿设在自转孔41内,防护外框4的深度大于行星齿轮2的厚度。行星齿轮2可以嵌在防护外框4内,且防护外框4与太阳轮21固定连接,使防护外框4可以随着太阳轮21,进而随着自转轴23一起转动。通过防护外框4,可以很好的保护行星齿轮2,使其不容易接触到反应釜内的物料。可以在不影响行星齿轮2正常转动的情况下,减少物料对行星齿轮2的污染或腐蚀。三根自转轴23的长度均不相同,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自转轴23底端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搅拌桨叶24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行星齿轮2、搅拌轴14、搅拌桨叶24和防护外框4均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因为聚四氟乙烯材料耐酸碱、不易腐蚀、不易溶于溶剂,能够在搅拌绝大部分的物料的时候,不会参与其中的反应,使用安全方便,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从反应釜本体(1)顶部插入的搅拌轴(14)和驱动搅拌轴(14)转动的驱动电机(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14)上设置有行星齿轮(2),所述的行星齿轮(2)安装在反应釜本体(1)的内侧,行星齿轮(2)包括太阳轮(21)和行星轮(22),所述的搅拌轴(14)垂直设置在太阳轮(21)的中心点处,所述的行星轮(22)的底面上垂直安装有自转轴(23),所述的自转轴(23)上安装有搅拌桨叶(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从反应釜本体(1)顶部插入的搅拌轴(14)和驱动搅拌轴(14)转动的驱动电机(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14)上设置有行星齿轮(2),所述的行星齿轮(2)安装在反应釜本体(1)的内侧,行星齿轮(2)包括太阳轮(21)和行星轮(22),所述的搅拌轴(14)垂直设置在太阳轮(21)的中心点处,所述的行星轮(22)的底面上垂直安装有自转轴(23),所述的自转轴(23)上安装有搅拌桨叶(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转轴(23)远离行星齿轮(2)的一端位于反应釜本体(1)的底端,所述的搅拌桨叶(24)安装在自转轴(23)靠近反应釜底端的一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转轴(23)的底端所在的高度均不相同,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自转轴(23)底端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搅拌桨叶(24)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齿轮(2)上安装有防护外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岩,赵江涛,陈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诺克催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