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64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下端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净气出口,所述外壳体的左侧设置有尾气入口,所述尾气入口处设置有HEPA滤网,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喷雾机构,所述尾气入口处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与尾气入口连通的进气测量管,所述进气测量管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还电连接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喷雾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控制尾气温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雾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设施必须配有烟气处理设施,防止重金属、有机类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环境介质中。回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处理垃圾焚烧后的尾气通常采用的是尾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尾气得到净化,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的装置。喷雾装置是利用空吸作用将药水或其他液体变成雾状,均匀地喷射到其他物体上的器具,由压缩空气的装置和细管、喷嘴等组成。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56274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粉尘处理专用的高效安全可靠尾气处理装置,它包括外壳体、支撑脚和净气出口,所述外壳体的左侧设置有尾气入口,且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分均板,所述支撑脚安装在外壳体的下方,所述放电板、喷雾装置、导电丝和稳流装置均与防爆装置电性连接。这种粉尘处理专用的高效安全可靠尾气处理装置虽然使用操作安全方便,结构简单,工作快捷,功能全面,体积较小,设置有干燥剂和PTFE膜,可以使粉尘尾气高效过滤,安全系数高,但对于温度的控制不够,当温度过高时,粉尘容易出现燃爆现象,造成安全事故,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温度的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下端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净气出口,所述外壳体的左侧设置有尾气入口,所述尾气入口处设置有HEPA滤网,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喷雾机构,所述尾气入口处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与尾气入口连通的进气测量管,所述进气测量管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还电连接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喷雾机构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气通过进气测量管进入外壳体内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尾气的温度,并且将检测出的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流量传感器调节喷雾机构喷出水雾的大小。当尾气温度较高时,较大的水雾能够降低尾气的温度的同时进行尾气的处理,当温度正常时,喷雾机构喷出正常状态下的水雾处理尾气。同时,尾气通过HEPA滤网,对尾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进行过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体内位于尾气入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再次检测尾气温度是否过高,起到再次检测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喷雾室,所述第二喷雾室靠近净气出口处,所述第二喷雾室内设置有第二喷淋头,所述第二喷淋头连通有穿过第二喷雾室和外壳体的输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喷雾室,能够对尾气进行二次处理,并且通过第二喷淋头的喷水,将水进行雾化,更好处理尾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雾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一喷淋头与输水管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还与流量传感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喷淋头,能够将输水管中的水进行雾化,并且与尾气进行充分接触,将尾气中的粉尘或者有害气体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处理尾气的目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流量传感器控制输水管中的流量,当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尾气温度过高时,能够发送信号给流量传感器增加输水管中的流量,当PLC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尾气温度达到适合温度时,能够发送信号给流量传感器减少输水管中的流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流量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流量阀,能够控制输入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的大小,从而控制喷淋水量的大小,确保喷淋的水量能够满足尾气处理的要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体内部下方设置有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连通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与输水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循环水池,能够将喷淋下来的水进行盛放,并且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管将循环水池中的喷淋水吸上来,再输入输水管进行循环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喷淋头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PLC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磁阀,能够控制第二喷淋头的开关,当尾气温度降低到规定范围值内时,PLC控制器能够控制电磁阀将第二喷淋头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气出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最后排出的处理好的尾气是否符合标准,并且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了温度控制装置,从而产生能够对尾气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效果;2.采用了第二喷雾室和第二喷淋头,从而产生能够对尾气进行二次处理的效果;3.采用了循环水池、循环水管和循环水泵,从而产生能够对喷淋水进行循环利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11、支撑脚;12、净气出口;13、尾气入口;2、HEPA滤网;3、喷雾机构;31、第一喷淋头;4、温度控制装置;41、进气测量管;42、第一温度传感器;43、PLC控制器;44、流量传感器;45、第二温度传感器;5、第二喷雾室;51、第二喷淋头;511、电磁阀;52、输水管;521、流量阀;6、循环水池;61、循环水管;62、循环水泵;63、存水箱;7、第三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下端设置有支撑外壳体1的支撑脚11,外壳体1两侧分别开设有尾气入口13和净气出口12,用来通入和排出废气。参照图2,外壳体1内在尾气入口13处设置有HEPA滤网2,能够让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尾气经过HEPA滤网2后,为了对尾气经过内设置有喷雾机构3,喷雾机构3包括设置在外壳体1内上端的第一喷淋头31,第一喷淋头31连通有穿过外壳体1的输水管52,输水管52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44,可以检测输水管52中水流的流量。输水管52上还设置有流量阀521,能够控制输入水流的大小。流量传感器44和流量阀521电连接有PLC控制器43,通过PLC控制器43能够控制蜀黍管中水流的大小。参照图2,在外壳体1靠近净气出口12处设置有第二喷雾室5,第二喷雾室5靠近净气出口12处,第二喷雾室5内设置有第二喷淋头51,第二喷淋头51连通有穿过第二喷雾室5和外壳体1的输水管52。通过第二喷雾室5,能够对尾气进行二次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喷淋头51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43电连接的电磁阀511(参见图1),能够通过电磁阀511控制第二喷淋头51的开关。参照图2,外壳体1在尾气入口13处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4,温度控制装置4包括与尾气入口13连通的进气测量管41,进气测量管41通入尾气,在进气测量管41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2,可以测量尾气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下端连接有支撑脚(11),所述外壳体(1)上开设有净气出口(12),所述外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尾气入口(13),所述尾气入口(13)处设置有HEPA滤网(2),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喷雾机构(3),所述尾气入口(13)处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4);所述温度控制装置(4)包括与尾气入口(13)连通的进气测量管(41),所述进气测量管(41)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2)电连接有PLC控制器(43),所述PLC控制器(43)还电连接有流量传感器(44),所述流量传感器(44)设置在喷雾机构(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下端连接有支撑脚(11),所述外壳体(1)上开设有净气出口(12),所述外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尾气入口(13),所述尾气入口(13)处设置有HEPA滤网(2),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喷雾机构(3),所述尾气入口(13)处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4);所述温度控制装置(4)包括与尾气入口(13)连通的进气测量管(41),所述进气测量管(41)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2)电连接有PLC控制器(43),所述PLC控制器(43)还电连接有流量传感器(44),所述流量传感器(44)设置在喷雾机构(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1)内位于尾气入口(13)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5),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45)与PLC控制器(43)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喷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二喷雾室(5),所述第二喷雾室(5)靠近净气出口(12)处,所述第二喷雾室(5)内设置有第二喷淋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尧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迪思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