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82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2:01
RFID标签包括在基底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天线和延伸成中心伸出至基底的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侧的加固构件。加固构件包括分别在基底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与第一天线交叉的第一和第二交叉边缘部分、倾斜成从中心侧朝向基底纵向方向上的一侧靠近第一天线并且耦接至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一侧的第一倾斜边缘部分、倾斜成从中心侧朝向基底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靠近第一天线并且耦接至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一侧的第二倾斜边缘部分、倾斜成从中心侧朝向基底纵向方向上的一侧靠近第一天线并且耦接至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另一侧的第三倾斜边缘部分以及倾斜成从中心侧朝向基底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靠近第一天线并且耦接至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另一侧的第四倾斜边缘部分。

RFID Ta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FID标签
本文中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RFID标签。
技术介绍
例如,RFID(射频识别器)标签包括天线和半导体芯片并且用于通过使半导体芯片利用由天线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操作并且使储存在半导体芯片中的ID信息由外部设备读取来进行物品的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顺便提及,作为RFID标签的用途,例如,亚麻制品诸如衣服或床单的管理是可用的。例如,用于亚麻制品的管理的RFID标签有时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加固构件,以便即使在清洗过程时外力作用在天线或半导体芯片上也能够抑制天线和半导体芯片被破坏。另一方面,用于亚麻的管理的RFID标签经常具有细长形状,并且在清洗过程时的主要变形模式是扭折。结果是,在设置例如具有四个角的加固构件的情况下,当RFID标签发生由扭折引起的变形时,加固构件的四个角变形并且天线可能通过变形被破坏。此处,要注意的是,尽管上述问题被描述为用于亚麻制品的管理的RFID标签的主题,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存在RFID标签发生由扭折引起的变形中的类似主题。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的目的是考虑即使发生由扭折引起的变形也能够抑制天线的破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RFID标签包括:基底;第一天线,其设置在基底上并且在基底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加固构件,其设置在基底上方并且延伸成使得加固构件的中心伸出至在基底的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侧,其中,加固构件包括:第一交叉边缘部分,其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位于基底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处并且与第一天线交叉;第二交叉边缘部分,其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位于基底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一天线交叉;第一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基底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在基底的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第二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基底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在基底的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第三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基底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在基底的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第四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基底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在基底的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面,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即使发生由扭折引起的变形也可以抑制天线的破坏。附图说明图1是描绘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构造的示意顶视图;图2是描绘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构造的示意截面图;图3是描绘设置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中的加固构件的不同构造的示意顶视图;图4是描绘设置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中的加固构件的第一修改方式的构造的示意顶视图;图5A和图5B是描绘设置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中的加固构件的第二修改方式的构造的示意顶视图;图6是描绘设置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中的第二修改方式的加固构件与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顶视图;图7是描绘设置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中的加固构件的第三修改方式的构造的示意顶视图;图8是描绘设置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中的加固构件的第四修改方式的构造的示意顶视图;图9是描绘设置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中的加固构件的第五修改方式的构造的示意顶视图;图10A和图10B是示出用于确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效果的模拟方法的示意顶视图,以及图10C是描绘模拟结果的图;图11是描绘常规RFID标签的构造的示意顶视图;以及图12是示出常规RFID标签的构造的主题的示意顶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参照图1至图12描述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根据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是亚麻标签,该亚麻标签用于例如亚麻制品,诸如衣服或床单的管理并且具有纤长形状即细长形状和柔性。要注意的是,尽管采取将本实施方式应用于用于亚麻制品的管理的RFID标签的情况作为示例描述了本实施方式,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将本实施方式广泛地应用于发生由扭折引起的变形的RFID标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中描绘的,RFID标签5包括基底1、天线2、IC(集成电路)芯片3和加固构件4。要注意的是,尽管图1中的加固构件4覆盖天线2和IC芯片3,但是为了便于说明,也描绘了设置在加固构件4下方的天线2和IC芯片3。此外,在图2中,附图标记6表示凸块。此处,基底1是由例如树脂诸如PET构造并且具有柔性的片或膜。此外,天线2由设置在基底1上的例如导电图案诸如银图案构造。此外,IC芯片3被并入(安装)在基底1上。具体地,IC芯片3被设置在基底1上方并且电耦接至天线2。此外,IC芯片3被在下文中描述的加固构件4覆盖。此外,加固构件4由例如树脂诸如PET构造,并且比基底1硬且具有高的刚度。因此,为了加固IC芯片3的外围,加固构件4被设置成覆盖IC芯片3以及IC芯片3与天线2之间的耦接部分的周围。例如,只要将加固构件4设置成使得IC芯片3设置在加固构件4的中心附近就足够了。此外,只要例如通过粘合剂等来粘合加固构件4就足够了。要注意的是,加固构件4可以设置在IC芯片3的上侧或IC芯片3的下侧,或者可以设置在IC芯片3的上侧和下侧两者。此外,加固构件4可以被设置成例将保护片夹在其中的状态。此外,可以设置外部构件以覆盖加固构件4。作为外部构件,可以使用例如弹性片诸如橡胶片。要注意的是,基底1也被称为基板。此外,天线2也被称为第一天线或天线线路。此外,IC芯片3也被称为半导体芯片。此外,加固构件4也被称为加固部分或RFID标签加固构件。RFID标签5用于亚麻制品的管理,使得IC芯片3利用由天线2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操作以及储存在IC芯片3中的ID信息由外部设备读取。因为RFID标签5用于亚麻制品的管理,所以RFID标签5包括加固构件4以便即使在清洗过程时外力作用在部件上也能够抑制天线2和半导体芯片3的破坏。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5包括:设置在基底1上并且在基底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天线2;以及设置在基底1上方并且延伸成使得其中心伸出至在基底1的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侧的加固构件4。此处,要注意的是,因为天线2沿着基底1的纵向方向延伸,所以基底1的纵向方向和天线2的纵向方向彼此一致并且基底1的横向方向和天线2的横向方向彼此一致。此外,加固构件4包括第一交叉边缘部分4X、第二交叉边缘部分4Y、第一倾斜边缘部分4A、第二倾斜边缘部分4B、第三倾斜边缘部分4C和第四倾斜边缘部分4D。要注意的是,倾斜边缘部分4A至倾斜边缘部分4D分别也被称为倾斜部分、斜边或斜边部分。此外,交叉边缘部分4X和交叉边缘部分4Y分别也被称为交叉部分。此处,如在顶视图中观察的,第一交叉边缘部分4X位于基底1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此处,图1中的右侧)并且与天线2交叉。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第二交叉边缘部分4Y位于基底1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此处,图1中的左侧)并且与天线2交叉。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第一倾斜边缘部分4A从中心侧(即,加固构件4的基底纵向方向上的中心侧;参考由附图标记X表示的线)朝向基底1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此处,图1中的右侧)倾斜成靠近天线2,并且耦接至第一交叉边缘部分4X的在基底1的横向方向上的一侧(此处,至图1中的上侧)。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ID标签,包括:基底;第一天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并且在所述基底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加固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底上方并且延伸成使得所述加固构件的中心伸出至在所述基底的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侧;其中所述加固构件包括:第一交叉边缘部分,其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位于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处并且与所述第一天线交叉;第二交叉边缘部分,其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位于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天线交叉;第一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基底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第二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基底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第三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基底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以及第四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基底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27 JP 2018-0872421.一种RFID标签,包括:基底;第一天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并且在所述基底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加固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底上方并且延伸成使得所述加固构件的中心伸出至在所述基底的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侧;其中所述加固构件包括:第一交叉边缘部分,其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位于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处并且与所述第一天线交叉;第二交叉边缘部分,其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位于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天线交叉;第一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基底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第二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基底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第三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基底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以及第四倾斜边缘部分,其倾斜成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从中心侧朝向所述基底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另一侧靠近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基底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第一倾斜边缘部分、所述第二倾斜边缘部分、所述第三倾斜边缘部分和所述第四倾斜边缘部分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不与所述第一天线交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包括第一凸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二交叉边缘部分包括第三凸部、第二凹部和第四凸部;以及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二凹部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与所述第一天线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以及所述第二交叉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三凸部和所述第四凸部当在顶视图中观察时不与所述第一天线交叉。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一倾斜边缘部分彼此耦接的部分、所述第二交叉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倾斜边缘部分彼此耦接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交叉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三倾斜边缘部分彼此耦接的又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贯浩史马场俊二杉村吉康庭田刚宫泽秀夫三浦明平斋藤彰彦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