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生物自动反应芯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622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物自动反应芯片。具体地,其包括反应装置单元、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及外壳体(1);所述反应装置单元包括:第一存放室(2)、第二存放室(3)、反应室(4)及设于反应室下部的出口(14);以及使各个存放室、反应室及出口之间处于流体不连通状态的薄膜结构。以及一种使用所述反应芯片体外无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方法。

Integrated biological automatic reaction chip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生物自动反应芯片及其使用方法本案是在先申请的分案申请,在先申请的申请日为20180428,申请号为201810404885X,专利技术名称为:阵列式一体化生物自动反应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反应的自动反应芯片以及应用所述反应芯片体外无细胞合成蛋白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本世纪最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的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化学、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科学家手中流动的“芯”。微流控芯片具有流体可控、低样品耗损、易集成、反应快速、低成本等特征,在生物分子的体外合成、体外分离、体外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微流控芯片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制备,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3D打印材料、玻璃、纸基材料、塑料等,我们既可利用不同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结构功能多样的反应芯片,又可根据不同类型的生物反应选择合适的制备材料。然而具有多功能区的反应芯片往往需要专业人士对其进行严格规范的专业化操作,同时配备相关专业设备;并且生物反应通常也涉及诸多的反应原料和试剂,多步骤的实验操作和重复性的多组实验既增加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增大了发生操作错误的概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生物反应芯片,所述芯片包括:一外壳体(1)、其中固定有第一存放室(2)、第二存放室(3)和反应室(4);其中,第二存放室(3)位于第一存放室(2)正下方,并通过第一薄膜结构(5)分隔;反应室(4)位于第二存放室(3)正下方,并通过第二薄膜结构(6)分隔;反应室(4)下方出口为第三薄膜结构(7);第一存放室(2)、第二存放室(3)和反应室(4)均设置有进样口,进样口上设置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薄膜结构(8);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戳破薄膜结构(8)、第一薄膜结构(5)、第二薄膜结构(6),使第一存放室、第二存放室中的反应液同时流入反应室,与反应室内的样品混合;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生物反应芯片,所述芯片包括:一外壳体(1)、其中固定有第一存放室(2)、第二存放室(3)和反应室(4);其中,第二存放室(3)位于第一存放室(2)正下方,并通过第一薄膜结构(5)分隔;反应室(4)位于第二存放室(3)正下方,并通过第二薄膜结构(6)分隔;反应室(4)下方出口为第三薄膜结构(7);第一存放室(2)、第二存放室(3)和反应室(4)均设置有进样口,进样口上设置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薄膜结构(8);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戳破薄膜结构(8)、第一薄膜结构(5)、第二薄膜结构(6),使第一存放室、第二存放室中的反应液同时流入反应室,与反应室内的样品混合;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戳破薄膜结构(8)、第三薄膜结构(7),从而使反应室和出口之间的管道处于开启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控制装置主身为柱体,其末端采取尖头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控制装置主身为柱体,其末端采取尖头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气压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敏吴亮于雪
申请(专利权)人: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