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分块定子、绕组模块及线圈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582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分块定子、绕组模块及线圈骨架,该线圈骨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以及固设于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之间的绕线体,绕线体与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配合形成环形的绕线槽,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均设有用于安装插针的安装孔;线圈骨架还设有贯穿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及绕线体的通孔,通孔用于与定子齿芯套接配合。该线圈骨架可以单独进行绕线后,再与定子铁芯模块进行组装;该绕组模块可以灵活安排绕线工序;该分块定子的生产工序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该电机应用了上述分块定子,使得其绕线工序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Motor, block stator, winding module and coil frame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分块定子、绕组模块及线圈骨架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分块定子、绕组模块及线圈骨架。
技术介绍
分块定子电机主要是解决定子的内绕线效率问题。整块内绕定子绕线时的最高速度为1000r/min,而外绕定子绕线速度5000r/min;分块定子电机就是将内绕定子分解成一个个绕组模块,使之能够单独进行绕线,进而提高绕线效率。该绕组模块通常由定子齿芯与线圈骨架构成,由于定子齿芯的结构缺陷,使得该线圈骨架只能组装在定子齿芯上时,才能进行绕线操作,如此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分块定子电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机、分块定子、绕组模块及线圈骨架;该线圈骨架可以单独进行绕线后,再与定子铁芯模块进行组装,能够提高分块定子的生产效率;该绕组模块采用了上述线圈骨架及能够与线圈骨架配合的定子齿芯,可以灵活安排绕线工序;该分块定子采用了上述绕组模块的生产工序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该电机应用了上述分块定子,使得其绕线工序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线圈骨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挡片及所述第二挡片之间的绕线体,所述绕线体与所述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配合形成环形绕线槽,所述第一挡片及所述第二挡片均设有用于安装插针的安装孔;所述线圈骨架还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及所述绕线体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与定子齿芯的齿颈套接配合。上述线圈骨架使用时,可以先通过绕线体将导线(如铜线)绕制在绕线槽内,同时利用安装孔插入插针,同时使导线的两端与对应的插针导通,完成绕线工序后;在利用通孔与定子齿芯套接配合构成绕组模块,进而完成绕组模块的制造,如此可以提高绕线效率及降低绕线难度(无装配要求及定子齿芯的干扰)。当然了,该线圈骨架可以与定子齿芯装配好后,再进行绕线工序,如此无需更换设备。进而该线圈骨架既可以单独进行绕线后,再与定子铁芯模块进行组装,能够提高分块定子的生产效率;也可以与定子齿芯装配好后,再进行绕线工序,如此无需更换设备;能够满足各种厂家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得分块定子的生产工序更加灵活。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片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卡体及与所述第一卡体间隔设置形成卡槽的第二卡体,所述第一卡体及所述第二卡体沿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外边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体靠近所述安装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设有所述安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片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凸出设置的弧形配合部,所述弧形配合部用于与所述定子齿芯的内侧壁相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配合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设有所述安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片的内侧壁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挡片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互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的两侧或边角设有第一避让面,所述第一避让面朝远离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设置形成第一避让部;或/和所述第二平面的两侧或边角设有第二避让面,所述第二避让面朝远离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设置形成第二避让部。如此设计,便于进行绕线,提高绕线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线圈骨架还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插针,所述插针通过所述安装孔固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挡片及所述第二挡片上。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绕组模块,包括上述的线圈骨架,还包括定子齿芯,所述定子齿芯包括插入所述通孔内的齿颈、设置于所述齿颈的一端的齿靴、以及设置于所述齿颈的另一端的连接体,所述齿颈通过所述连接体插入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体设置于所述通孔外,所述齿靴与所述第二挡片相贴合、并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外部。该绕组模块采用了上述线圈骨架及能够与线圈骨架配合的定子齿芯,使得定子的绕线工序可以在绕组模块组装好后进行,也可以先在线圈骨架上绕制好再组装,可以灵活安排绕线工序。再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分块定子,包括上述的绕组模块,所述绕组模块为多个,且所有所述绕组模块的齿靴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形成供转子穿设的转子孔;所述分块定子还包括与所述绕组模块一一对应的定子轭,所有所述定子轭沿同一圆周拼接形成定子铁芯的外圈,且相邻两个所述定子轭与对应的所述绕组模块的连接体固定,两个相邻所述定子齿芯形成定子槽。该分块定子采用了上述绕组模块,使得生产工序更加灵活,满足各厂家的加工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再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应用了上述的分块定子。该电机应用了上述分块定子,使得其绕线工序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线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线圈骨架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线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绕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分块定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分块定子,100、线圈骨架,110、第一挡片,111、第一卡体,112、第二卡体,113、第一平面,114、第一柱体,115、第一避让面,116、第一避让部,120、第二挡片,121、弧形配合部,122、第二柱体,123、第二平面,124、第二避让面,125、第二避让部,130、绕线体,140、绕线槽,150、通孔,160、插针,102、安装孔,200、定子铁芯,210、定子齿芯,212、齿颈,214、齿靴,216、连接体,220、定子轭,230、转子孔,240、定子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体成型的技术直接固定。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线圈骨架1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挡片100及第二挡片120、以及固设于第一挡片100及第二挡片120之间的绕线体130,绕线体130与第一挡片100及第二挡片120配合形成环形的绕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挡片及所述第二挡片之间的绕线体,所述绕线体与所述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配合形成环形的绕线槽,所述第一挡片及所述第二挡片均设有用于安装插针的安装孔;所述线圈骨架还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及所述绕线体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与定子齿芯的齿颈套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挡片及所述第二挡片之间的绕线体,所述绕线体与所述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配合形成环形的绕线槽,所述第一挡片及所述第二挡片均设有用于安装插针的安装孔;所述线圈骨架还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及所述绕线体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与定子齿芯的齿颈套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卡体及与所述第一卡体间隔设置形成卡槽的第二卡体,所述第一卡体及所述第二卡体沿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外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体靠近所述安装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体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设有所述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片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凸出设置的弧形配合部,所述弧形配合部用于与所述定子齿芯的内侧壁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配合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设有所述安装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的内侧壁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挡片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互平行或近似平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中科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