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纺织工业废水的絮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处理纺织工业废水的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工业废水是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重点行业,纺织工业由于其生产过程用水量大,废水排放也较大,同时其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料成分复杂使得纺织业一直也是工业排污重点行业。纺织工业废水具有COD浓度高、色度大、成分复杂、无机盐含量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一直是国内外废水处理的难点之一。现代工业处理废水大多通过物理工艺如凝聚、吸附和膜过滤等方式,其中絮凝沉淀是很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通常,絮凝过程中会向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使不溶物聚团沉降,但是絮凝剂加入后通常需要进行搅拌才能使絮凝剂均匀分散在废水中,从而达到比较好的絮凝效果。然而,搅拌过程时间长,絮凝效率慢,难以处理大量的纺织工业废水,而且,搅拌时搅拌叶片附近的絮凝剂分布均匀性好,离搅拌叶片越远废水的混流程度越低,絮凝剂分布均匀性越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处理纺织工业废水的絮凝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处理纺织工业废水的絮凝装置,包括絮凝池、电机和隔断装置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纺织工业废水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池(10)、电机(20)和隔断装置(30)和投料装置(40),所述投料装置(40)设置在絮凝池(10)上方,所述隔断装置(30)设置在絮凝池(10)内;所述絮凝池(10)包括进水口(11)、池体(12)和出水口(13),所述池体(12)包括第一条状部(121)、第一半圆弧部(122)、第二条状部(123)和第二半圆弧部(124),所述第一条状部(121)与第二条状部(12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半圆弧部(122)和第二半圆弧部(124)设置在第一条状部(121)的两端,且第一条状部(121)、第一半圆弧部(122)、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纺织工业废水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池(10)、电机(20)和隔断装置(30)和投料装置(40),所述投料装置(40)设置在絮凝池(10)上方,所述隔断装置(30)设置在絮凝池(10)内;所述絮凝池(10)包括进水口(11)、池体(12)和出水口(13),所述池体(12)包括第一条状部(121)、第一半圆弧部(122)、第二条状部(123)和第二半圆弧部(124),所述第一条状部(121)与第二条状部(12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半圆弧部(122)和第二半圆弧部(124)设置在第一条状部(121)的两端,且第一条状部(121)、第一半圆弧部(122)、第二条状部(123)和第二半圆弧部(124)彼此首尾连通,所述进水口(11)设置在第一条状部(121)上,所述出水口(13)设置在第二条状部(123)上;所述电机(20)安装在第一条状部(121)与第二条状部(123)之间且靠近第一半圆弧部(122),所述电机(20)的转子与第一半圆弧部(122)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电机(20)的转子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21),所述第一条状部(121)与第二条状部(123)之间还设有从动轮(22),所述从动轮(22)靠近第二半圆弧部(124)设置且与第二半圆弧部(124)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主动轮(21)与从动轮(22)之间设有传动履带(23),所述主动轮(21)与从动轮(22)通过传动履带(23)传动连接;所述隔断装置(30)包括隔板(31)和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为“U”形,所述连接杆(32)的一端与隔板(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履带(23)固定连接;所述投料装置(40)包括储存箱(41)和出料头(42),所述出料头(42)固定连接在储存箱(41)的底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漆仲华,项威,杨士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