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枕扣件安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19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枕扣件安装车,包括车体以及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在所述车体下侧固定的轨道,所述轨道下侧滑动连接有扣件放置系统,所述扣件放置系统包括用以抓取并将轨枕扣件安装在轨枕螺栓上的线性模组或机器人。上述轨枕扣件安装车通过自动化安装轨枕扣件,解决了现有人工安装轨枕扣件的作业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A kind of sleeper fastener installation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枕扣件安装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路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轨枕扣件安装车。
技术介绍
轨枕扣件由挡板座、轨距挡板、弹条、平垫圈、螺母、轨枕螺栓和绝缘缓冲垫板组成,其中挡板座、轨距挡板、弹条、平垫圈和螺母五种部件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放置在轨枕螺栓上,到了一定期限都需要进行更换。在现今的国内外,轨枕扣件的安装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轨枕扣件先运输到整备基地,扣件更换时,先用编织袋运输到作业现场,按计算的距离将编织袋放置在线路中间,然后人工将五种扣件分次放置在轨枕边,在作业时又将五种扣件按顺序放置在轨枕螺栓上,等待后续的螺母拧紧等工序。这种作业方式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具有人力成本高、高强度劳动招工难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成本低、自动化作业以提高轨枕扣件安装效率的轨枕扣件安装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枕扣件安装车,通过自动化安装轨枕扣件,解决了现有人工安装轨枕扣件的作业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枕扣件安装车,包括车体以及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在所述车体下侧固定的轨道,所述轨道下侧滑动连接有扣件放置系统,所述扣件放置系统包括用以抓取并将轨枕扣件安装在轨枕螺栓上的线性模组或机器人。优选地,所述车体还设有与所述扣件放置系统相连的电气控制系统。优选地,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在所述车体一端设有司机室,所述司机室下侧设有转向架,所述车体还设有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相连的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优选地,所述转向架为动力转向架。优选地,所述司机室下侧还设有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相连的初定位图像处理系统,所述扣件放置系统下侧设有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相连的精定位图像处理系统。优选地,所述扣件放置系统下侧还设有螺母预拧紧装置。优选地,所述扣件放置系统下方设有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表面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设有用以吸附并固定轨枕扣件的电磁铁或永磁铁。优选地,所述车体设有用以放置集装箱的地板,所述地板设有用以从所述集装箱抓取并将用以组成轨枕扣件的多个部件依次放入所述安装底座的扣件组合系统。优选地,所述地板还设有悬臂吊。优选地,所述扣件放置系统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扣件放置系统沿所述轨道布置。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轨枕扣件安装车包括车体以及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车体下侧的轨道,在轨道的下侧设有扣件放置系统,扣件放置系统与轨道滑动连接,扣件放置系统包括用以抓取轨枕扣件并进一步将轨枕扣件安装在地面钢轨的轨枕螺栓上的线性模组或机器人,该轨枕扣件安装车通过车体以实现各部件的搭载与沿地面钢轨的运动,通过轨道以实现扣件放置系统沿车体长度方向的前后运动与位置调节,通过扣件放置系统的线性模组或机器人以实现轨枕扣件的抓取并进一步将抓取的轨枕扣件安装在地面钢轨的轨枕螺栓上,在轨枕扣件的自动化安装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安装,提高了轨枕扣件安装的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枕扣件安装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初定位图像处理系统、2-转向架、3-司机室、4-车体、5-扣件放置系统、6-轨距调整机构、7-精定位图像处理系统、8-输送带、9-螺母预拧紧装置、10-抓取夹具、11-轨道、12-悬臂吊、13-集装箱、14-扣件组合系统、15-动力系统、16-制动系统、17-电气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枕扣件安装车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枕扣件安装车包括车体4,沿车体4的长度方向在车体4的下侧设有轨道11,轨道11与车体4固定连接,在轨道11的下侧设有扣件放置系统5,扣件放置系统5与轨道11滑动连接,扣件放置系统5包括用以抓取轨枕扣件并进一步将抓取的轨枕扣件安装在地面钢轨的轨枕螺栓上的线性模组或机器人。在本实施例中,车体4在地面钢轨上沿钢轨的延伸方向运动并进行轨枕扣件的自动安装作业,在自动安装作业的过程中,扣件放置系统5沿车体4下侧的轨道11滑动,可沿轨道11滑动至对应的轨枕螺栓安装处,位置调整后的扣件放置系统5控制线性模组或机器人操纵抓取夹具10或机械手抓取轨枕扣件,进一步将抓取的轨枕扣件安装在轨枕螺栓上,完成轨枕扣件的自动安装作业。除此以外,车体4还设有与扣件放置系统5相连的电气控制系统17,电气控制系统17控制扣件放置系统5沿轨道11滑动以调节与轨枕螺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电气控制系统17作为车体4中负责计算处理的系统,接收车体4各系统的信息并控制各系统执行动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布置空间,该轨枕扣件安装车作为拖车被其它车辆牵引进行作业。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在车体4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司机室3,司机室3与车体4固定连接,司机室3下侧设有转向架2,车体4还设有与电气控制系统17相连的动力系统15以及制动系统16。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系统15驱动车体4沿地面钢轨的运动,制动系统16负责车体4的刹车制动,均由电气控制系统17统一控制。示例性的,动力系统15既可以是采用柴油发电的柴油发电机组,也可以是采用接触网取电的接触网取电机组,亦可以是采用柴油发电与接触网取电相结合的双动力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柴油发电机组与接触网取电机组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改进点,请参照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除此以外,转向架2为动力转向架,动力转向架设有牵引电机,使得轨枕扣件安装车具有行走动力。动力转向架除了可以采用电机驱动,还可以采用液压马达驱动。需要说明的是,动力转向架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改进内容,请参照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司机室3下侧还设有与电气控制系统17连接的初定位图像处理系统1,扣件放置系统5下侧还设有与电气控制系统17连接的精定位图像处理系统7。在本实施例中,初定位图像处理系统1初步定位地面钢轨上轨枕螺栓的位置,电气控制系统17粗调以控制扣件放置系统5沿轨道11运动至初步位置,精定位图像处理系统7精确定位轨枕螺栓的位置,进一步细调,最终由扣件放置系统5完成轨枕扣件的安装。具体而言,因为车辆可能运动至曲线的钢轨上,各位置偏移量不一,初定位图像处理系统1只能初始定位,不能用作安装轨枕扣件的准确定位,以车体4的运动方向为基准,车体4头端的初定位图像处理系统1扫描车体4下方的钢轨两侧,将轨枕螺栓的大致位置传输给电气控制系统17,电气控制系统17控制扣件放置系统5运动至轨枕螺栓附近,再利用扣件放置系统5下侧的精定位图像处理系统7对轨枕螺栓进行精确定位。该轨枕扣件安装车使用了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枕扣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4)以及沿所述车体(4)长度方向、在所述车体(4)下侧固定的轨道(11),所述轨道(11)下侧滑动连接有扣件放置系统(5),所述扣件放置系统(5)包括用以抓取并将轨枕扣件安装在轨枕螺栓上的线性模组或机器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枕扣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4)以及沿所述车体(4)长度方向、在所述车体(4)下侧固定的轨道(11),所述轨道(11)下侧滑动连接有扣件放置系统(5),所述扣件放置系统(5)包括用以抓取并将轨枕扣件安装在轨枕螺栓上的线性模组或机器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枕扣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4)还设有与所述扣件放置系统(5)相连的电气控制系统(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枕扣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体(4)长度方向、在所述车体(4)一端设有司机室(3),所述司机室(3)下侧设有转向架(2),所述车体(4)还设有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17)相连的动力系统(15)和制动系统(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枕扣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2)为动力转向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枕扣件安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3)下侧还设有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17)相连的初定位图像处理系统(1),所述扣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瀚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