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69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线夹。该固线夹包括安装部、固线凸部和加强筋,所述固线凸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固线凸部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凸出,形成固线空间;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固线凸部的内侧,且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固线凸部的轴向倾斜设置,所述加强筋包括相连接的中间段和端部,沿所述中间段指向所述端部的方向,至少一个所述端部在背离所述固线凸部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这种固线夹的固线效果较好,且基本不会出现压线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线夹
本技术涉及线材固定
,具体涉及一种固线夹。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为了防止电线或通讯线等线材在安装完成之后的位置发生改变,通常采用固线夹对线材进行固定。通常来说,为了保证固线夹具有满足需求的结构强度,固线夹的内侧通常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但是,在采用这种固线夹固定线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加强筋压线的问题,从而造成线材无法被更好地固定,还可能出现线材受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固线夹上加强筋存在压线情况,一方面容易造成线材固定效果较差,另一方面还可能出现线材受损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线夹,其包括安装部;固线凸部,所述固线凸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固线凸部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凸出,形成固线空间;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固线凸部的内侧,且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固线凸部的轴向倾斜设置,所述加强筋包括相连接的中间段和端部,沿所述中间段指向所述端部的方向,至少一个所述端部在背离所述固线凸部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逐渐减小。可选地,沿所述中间段指向所述端部的方向,各所述端部在背离所述固线凸部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均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端部背离所述固线凸部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半径为2mm-4mm。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线凸部的轴向垂直。可选地,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互相平行。可选地,多个所述加强筋之间等间距分布。可选地,所述固线凸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部分的内侧面为弧形过渡面。可选地,所述安装部设置有两个,沿垂直于所述固线凸部轴向的方向,所述固线凸部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部之间。可选地,所述安装部、所述固线凸部和所述加强筋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固线夹的制作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和尼龙。(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固线夹,其包括固线凸部和加强筋,加强筋连接在固线凸部的内侧,以保证固线凸部在受力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形变;加强筋包括中间段和端部,在加强筋的形成过程中,在中间段指向端部的方向上,可以使加强筋的端部在背离固线凸部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逐渐减小,从而扩大加强筋的端部与被固定的线材之间的空间大小,防止出现压线问题,而导致线材受损,进而可以防止因出现压线情况而造成被固定的线材不能被较好固定的问题。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固线夹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安装部;11-安装孔;2-固线凸部;21-弧形过渡面;3-加强筋;31-中间段;32-端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固线夹,该固线夹包括安装部1、固线凸部2和加强筋3,其中,固线凸部2与安装部1连接,固线凸部2向安装部1的一侧凸出,形成固线空间,以容纳待固定的线材,并通过安装部1将整个固线夹安装至待安装位置处;可选地,安装部1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孔11,以在安装该固线夹的过程中,借助安装孔11使螺钉或其他连接件穿过安装部1将整个固线夹固定在墙壁等安装基础上;进一步地,安装孔11可以沿安装部1的厚度方向贯穿安装部1,这可以进一步提升固线夹的安装便利性。加强筋3连接在固线凸部2的内侧,且加强筋3的延伸方向相对固线凸部2的轴向倾斜设置,从而在加强筋3的作用下,提升固线凸部2的抗变形能力,进而提升整个固线夹的固线效果和使用寿命;加强筋3包括中间段31和端部32,端部32连接在中间段31的一端,中间段31位于固线凸部2的中间位置处,端部32则位于固线凸部2的边缘,为了防止在固线过程中,因加强筋3的存在而出现压线等情况,本技术所提供的固线夹中,沿中间段31指向端部32的方向,使至少一个端部32在背离固线凸部2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逐渐减小,从而扩大加强筋3(也即整个固线夹)与线材之间的空间大小,进而可以有效防止固线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压线的问题,保证线材不被损毁,相应地,还可以保证线材与固线夹之间的限位效果更好。另外,为了进一步降低加强筋3对线材可能造成的挤压效果,在中间段31指向端部32到的方向上,可以使加强筋3沿自身延伸方向相对的两个端部32在背离固线凸部2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均逐渐减小,从而使固线夹的相对两侧与待固定的线材之间的空间均得以扩大,从而进一步防止固线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压线的情况,且保证固线夹与线材之间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固线凸部2的轴向为图1中垂直纸面的方向,中间段31指向端部32的方向为图1中的方向X。具体地,安装部1、固线凸部2和加强筋3均可以由同种材料制成,如金属、塑料或合成材料,优选地,为了降低整个固线夹的成本,可选地,本技术所提供的固线夹的制作材料中,可以包括尼龙和玻璃纤维,一方面,可以使整个固线夹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整个固线夹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防止可能因线材的热量较高,而引燃固线夹,给人们带来更严重的损失;再者,采用这种材料形成的固线夹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多根线材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地,安装部1、固线凸部2和加强筋3三者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这可以进一步提升三者之间的连接效果,从而进一步地提升整个固线夹的整体结构强度,提升固线夹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安装部1可以设置有两个,固线凸部2连接在两个安装部1之间,从而在该固线夹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两个安装部1对整个固线夹进行定位,通过两个分别位于固线凸部2相对两侧的安装部1,可以进一步提升固线凸部2与待固定的线材之间的限位效果,还可以提升整个固线夹与墙壁等待安装基础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具体地,两个安装部1的结构和尺寸可以完全相同,二者上均可以设置有安装孔11,以在安装过程中,通过穿过安装孔11的螺钉等连接件将整个固线夹固定安装于墙壁等安装基础上。加强筋3的端部32中,背离固线凸部2的侧面可以设置为弧形结构的面,且该弧形面的半径可以为2mm-4mm,这使得端部32的圆角过渡相对平缓,以使固线凸部2所能承受的力更大,提升固线夹的整体结构强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加强筋3作用于固线凸部2上的加强效果,优选地,可以使加强筋3的延伸方向与固线凸部2的轴向相互垂直,从而一旦固线凸部2产生变形趋势时,加强筋3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固线凸部2提供结构加强效果,从而保证固线凸部2的形状基本不发生变化。优选地,加强筋3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筋3之间互相平行,从而进一步提升固线凸部2的整体抗变形能力。具体地,加强筋3的数量可以根据固线凸部2在自身轴向上的尺寸对应选定。另外,在选定加强筋3的数量时,还需考虑加强筋3在前述轴向上的尺寸大小,在保证固线凸部2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不使加强筋3的数量过多。进一步地,在形成多个加强筋3的过程中,可以使相邻的两个加强筋3之间的间距相等,从而使固线凸部2上的任意位置处的结构强度均相对较大,且使固线凸部2上任意位置处的结构强度几乎无差别。相应地,在加强筋3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可以使多个加强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1);固线凸部(2),所述固线凸部(2)与所述安装部(1)连接,所述固线凸部(2)向所述安装部(1)的一侧凸出,形成固线空间;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连接于所述固线凸部(2)的内侧,且所述加强筋(3)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固线凸部(2)的轴向倾斜设置,所述加强筋(3)包括相连接的中间段(31)和端部(32),沿所述中间段(31)指向所述端部(32)的方向,至少一个所述端部(32)在背离所述固线凸部(2)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1);固线凸部(2),所述固线凸部(2)与所述安装部(1)连接,所述固线凸部(2)向所述安装部(1)的一侧凸出,形成固线空间;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连接于所述固线凸部(2)的内侧,且所述加强筋(3)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固线凸部(2)的轴向倾斜设置,所述加强筋(3)包括相连接的中间段(31)和端部(32),沿所述中间段(31)指向所述端部(32)的方向,至少一个所述端部(32)在背离所述固线凸部(2)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中间段(31)指向所述端部(32)的方向,各所述端部(32)在背离所述固线凸部(2)的方向上延伸的尺寸均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32)背离所述固线凸部(2)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半径为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晓文白伟罗炎赞吕锦銮蔡锐凯胡浪廖永慷孙一海王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