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62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体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真空腔、U型电极、转料鼓、电源、传动装置、进气孔、出气孔及格架;所述U型电极、转料鼓、传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内;所述转动装置带动所述转料鼓转动;所述U型电极与所述真空腔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厚度为2~5mm;所述U型电极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真空腔接地;所述格架设置在所述转料鼓内,所述转料鼓四周均匀设置交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粉体在处理过程中的分散性,避免粉体堆积、结块,能够均匀处理粉体表面,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粉体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在密封容器中设置两个电极形成电场,用真空泵实现一定的真空度,随着气体愈来愈稀薄,分子间距及分子或离子的自由运动距离也愈来愈长,受电场作用,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其中含有大量的电子、离子和自由基等各种活性粒子,活性粒子与材料表面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从而使材料表面的结构、成分和基团发生变化,得到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表面。等离子体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而且改性仅发生在材料表面,对材料内部本体材料的性能没有影响,是理想的表面改性手段。粉体是一种由干燥、分散的固体颗粒组成的细微粒子,由于粉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当粉末颗粒粒径很小时,极易在空气中粘结成团,特别是微米、亚微米级的超细粉末,这种现象对粉体的加工过程极为不利。用等离子体处理粉体和颗粒已有多年实践,等离子体处理可改善粉体和颗粒材料的各种化学和/或物理特性,例如氧化、还原、交联、解吸、蚀刻、接枝和/或聚合等性能。由于粉体物料的特殊性质,在对其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由于微粒间的团聚和颗粒间的堆积,使得没有暴露在等离子体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1)、U型电极(2)、转料鼓(3)、电源(4)、传动装置、进气孔(5)、出气孔(6)及格架(7);所述U型电极(2)、转料鼓(3)均设置在所述真空腔(1)内;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转料鼓(3)转动;所述U型电极(2)与所述真空腔(1)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厚度为2~5mm;所述U型电极(2)与所述电源(4)正极连接,所述真空腔(1)接地;所述格架(7)设置在所述转料鼓(3)内,所述转料鼓(3)四周均匀设置交换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1)、U型电极(2)、转料鼓(3)、电源(4)、传动装置、进气孔(5)、出气孔(6)及格架(7);所述U型电极(2)、转料鼓(3)均设置在所述真空腔(1)内;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转料鼓(3)转动;所述U型电极(2)与所述真空腔(1)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厚度为2~5mm;所述U型电极(2)与所述电源(4)正极连接,所述真空腔(1)接地;所述格架(7)设置在所述转料鼓(3)内,所述转料鼓(3)四周均匀设置交换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5)和出气孔(6)分别设置在所述真空腔(1)上,且在所述U型电极(2)与真空腔(1)相对的位置也分别设置与所述进气孔(5)和出气孔(6)相同大小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料鼓(3)前、后两端均设有端盖,方便盛装和取出待处理的粉体。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粉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8)、第一转辊(9)、第二转辊(10),所述电机(8)带动第一转辊(9)转动,所述第一转辊(9)带动第二转辊(10)转动,所述第一转辊(9)和第二转辊(10)均设置在所述转料鼓(3)的下端,带动转料鼓(3)缓慢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电机(8)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刘鑫培王文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奥米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