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18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属于无框窗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有密封条以及设置在密封条背部的塑胶件,所述密封条的外侧设置有中空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一侧设置有扣合部,且与扣合部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扣合部的背部上设置有2个L型的倒钩件,所述扣合部的背部与2个倒钩件围合形成容纳塑胶件的凹槽,所述塑胶件设置在凹槽内。该结构通过侧边中空的密封部与无框窗结合,使无框窗的窗玻璃压合在密封部上的同时挤压密封部,使密封部在挤压过程中放气,提高了无框窗的密封性,且密封部具有密封弹性持久性,能够延长密封条的使用寿命;在密封条背部的凹槽内安装塑胶件,代替了传统的铝合金窗框,整体结构简单,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框窗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无框窗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房车兼具了“房”与“车”两大功能,特别适合于自驾游以及房车露营基地的建立,在房车的窗户上安装无框窗能够进一步开阔视野,给人们的生活增加舒适度。但是,现有的无框窗的密封性较差,防水隔音功能也不太完善,为了改善无框窗的密封、防水隔音功能,通常会在无框窗上安装密封条,借助密封条本身的材质与弹性来提高密封性。在申请号为CN201520161941.3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密封条,包括有密封条本体,所述的密封条本体包括有横截面呈条状的基体及设于基体中部并朝向基本外部延伸可挤压变形的柔性密封体,基体上位于柔性密封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缓冲孔,柔性密封体上开设有变形空间。但是,该密封条只能安装在无框窗的外侧,压缩过程中由于自身厚度较大,可能会在使用上造成一定的问题。在申请号为CN201721782668.1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门窗密封条,其包括具有内部空腔、截面形状为‘十’字形的密封管带本体,设置在所述密封管带本体下侧的固定板条,设置在所述密封管带本体上侧的密封带;所述固定板条上设置有粘贴层,受到外力挤压时所述密封管带本体及所述密封带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密封管带本体、固定板条、密封带一体成型;所述密封管带本体包括垂直连接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垂直连接部左右两侧的两弧形连接部;所述密封带和所述固定板条分别固定在所述垂直连接部的上下两端。但是,该门窗密封条的回弹力虽然增加了,但是在无框窗上也只能粘贴外侧,无法与无框窗扣紧,使用过程中有可能由于粘贴层的粘性降低而脱离无框窗,造成使用寿命降低。目前,为了延长密封条的使用年限,通常会在密封条的内部埋入金属型芯,这样虽然可保持密封条的弹性,但其工艺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该结构通过侧边中空的密封部与无框窗结合,用于无框窗关闭时放气,提高无框窗的密封性,且密封部具有密封弹性持久性,能够延长密封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该结构与其背部的塑胶件组合,代替传统的铝合金窗框,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包括有密封条以及设置在密封条背部的塑胶件,所述密封条的外侧设置有中空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一侧设置有扣合部,且与扣合部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扣合部的背部上设置有2个L型的倒钩件,所述扣合部的背部与2个倒钩件围合形成容纳塑胶件的凹槽,所述塑胶件设置在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密封部的形状为圆形的管状结构,所述密封部上远离扣合部的一侧上设置有一凸缘,所述凸缘的厚度向外依次递减。进一步,所述扣合部包括有底壁部分以及设置在底壁部分下侧的唇缘结构,所述唇缘结构的前端向下延伸并形成彼此靠近。更进一步,所述唇缘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密封部一侧的外侧唇缘以及设置底壁部分一端上远离密封部的内侧唇缘。更进一步,所述外侧唇缘与底壁部分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内侧唇缘与底壁部分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夹角α的大小与夹角β的大小均小于90度。更进一步,所述底壁部分的形状呈圆弧形,所述底壁部分的厚度大于密封部的厚度,所述外侧唇缘与内侧唇缘的形状均呈圆弧形,所述外侧唇缘的厚度与内侧唇缘的厚度均向外依次递减。进一步,所述凹槽设置在扣合部的一侧,且与密封部相接邻,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扣合部的宽度,所述凹槽的厚度等于或者小于塑胶件的厚度。进一步,所述扣合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类U形,所述扣合部的下侧通过粘胶扣合于无框窗的窗框上,以使扣合部与无框窗的窗框形成密封。进一步,所述塑胶件通过粘胶安装于凹槽内,所述塑胶件的上部设置有复数个固定件,通过固定件使塑胶件与密封条依次固定于无框窗的窗框上,且所述密封部设置在无框窗的窗玻璃一侧,使无框窗的窗玻璃能够压合密封部。进一步,所述密封条的材料为橡胶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该结构通过侧边中空的密封部与无框窗结合,使无框窗的窗玻璃压合在密封部上的同时挤压密封部,使密封部在挤压过程中放气,提高了无框窗的密封性,且密封部具有密封弹性持久性,能够延长密封条的使用寿命;在密封条背部的凹槽内安装塑胶件,代替了传统的铝合金窗框,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密封条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密封条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应用于无框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复数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密封条主要是用于房车的无框窗上,配合无框窗使用,可以增加整体的密封效果,传统的窗户都是有铝合金的窗框,这种密封条与其背部的塑胶件组合,能够代替传统的铝合金窗框,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密封性。参见图1-3和图6所示,为本技术所实现的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包括有密封条1以及设置在密封条1背部的塑胶件2,密封条1的外侧设置有中空的密封部3,密封部3的一侧设置有扣合部4,且与扣合部4互为一体成型结构,扣合部4的背部上设置有2个L型的倒钩件5,扣合部4的背部与2个倒钩件5围合形成容纳塑胶件2的凹槽6,塑胶件2设置在凹槽6内。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密封条与塑胶件都是由弹性体材料制备而成,弹性体材料为具有弹性的聚合物的总称,主要是由热塑性弹性体硬质材料或者橡胶制成的,主要是表现材料的高弹性。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3的形状为圆形的管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密封条以及设置在密封条背部的塑胶件,所述密封条的外侧设置有中空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一侧设置有扣合部,且与扣合部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扣合部的背部上设置有2个L型的倒钩件,所述扣合部的背部与2个倒钩件围合形成容纳塑胶件的凹槽,所述塑胶件设置在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密封条以及设置在密封条背部的塑胶件,所述密封条的外侧设置有中空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一侧设置有扣合部,且与扣合部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扣合部的背部上设置有2个L型的倒钩件,所述扣合部的背部与2个倒钩件围合形成容纳塑胶件的凹槽,所述塑胶件设置在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的形状为圆形的管状结构,所述密封部上远离扣合部的一侧上设置有一凸缘,所述凸缘的厚度向外依次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包括有底壁部分以及设置在底壁部分下侧的唇缘结构,所述唇缘结构的前端向下延伸并形成彼此靠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唇缘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密封部一侧的外侧唇缘以及设置底壁部分一端上远离密封部的内侧唇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唇缘与底壁部分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内侧唇缘与底壁部分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夹角α的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