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42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搅拌罐体,搅拌罐体上方设置有盖体,搅拌罐体内沿搅拌罐体的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罐体的上设置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搅拌轴上同轴固接有两个平行的转动盘,转动盘分别靠近搅拌罐体的上壁和底壁,两个转动盘之间沿着转动盘的周向布设若干个加热搅拌组件;加热搅拌组件包括竖直设在两个转动盘之间的槽体,槽体的两端与两个转动盘转动连接;槽体内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电加热管,电加热管的两端与槽体内的上下内壁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较好的对搅拌罐内的润滑油进行搅拌,且在搅拌过程中进行加热,使得添加剂能够较快的融入润滑油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搅拌罐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搅拌罐。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调和是根据用途加入相应功能的添加剂到基础油中,进行调和形成的各种专用润滑油,为了使制备的润滑油更好地具备其黏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物料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并保持恒温,搅拌均匀,包括物料的均匀和温度的均匀,才能调出合格的产品,因此在润滑油的调和过程中,添加剂的加入、润滑油的加热以及搅拌成为调和的关键因素。公开号为CN10541351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润滑油搅拌釜,其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釜体的下端设置有支腿,在所述釜体的外侧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上设置有夹套入口、夹套出口,所述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釜体的底部,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桨叶,所述电机设置在釜体外部,电机的轴伸入釜体内部,桨叶固定在轴上;所述电机的轴与釜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夹套入口设置在夹套的上部,所述夹套出口设置在夹套的下部;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人孔。该专利仅通过一个桨叶的转动达到对润滑油的转动效果,但是桨叶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有限,对润滑油的辐射效果不好。而且釜体内并没有任何对润滑油保持恒温的相关装置,从而会影响到润滑油搅拌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其优点是能够较好的对搅拌罐内的润滑油进行搅拌,且在搅拌过程中进行加热,使得添加剂能够较快的融入润滑油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所述搅拌罐体上方设置有盖体,所述搅拌罐体内沿搅拌罐体的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罐体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上同轴固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转动盘,转动盘分别靠近搅拌罐体的上壁和底壁,所述两个转动盘之间沿着转动盘的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加热搅拌组件;所述加热搅拌组件包括竖直立设在两个转动盘之间的槽体,槽体的两端与两个转动盘转动连接;槽体内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电加热管,电加热管的两端与槽体内的上下内壁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盖体将润滑油和添加剂灌入进搅拌罐体内,然后启动驱动电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两个转动盘在搅拌罐体内转动,转动盘转动的过程中,会使加热搅拌组件在搅拌罐体内进行加热的同时又对润滑油进行搅拌;槽体的设置不但增加了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槽体跟随转动盘转动的过程中对润滑油起到了搅拌作用,而且槽体的设置还对槽体内的电加热管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电加热管受到的冲击力;在转动盘转动的过程中,电加热管加热充电,从而使电加热管散发热量对电加热管周面的油液进行加热保持恒温,从而使得添加剂能够较快的融入润滑油内,提高了搅拌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上固接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设置在两个转动盘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叶片的设置增加了与润滑油的接触范围,从而使得螺旋叶片对搅拌罐体内的润滑油搅拌更加充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罐体内的底壁上固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搅拌轴同轴设置,并且搅拌轴的下端穿设在轴承内并与轴承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对搅拌轴的下端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搅拌轴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漏液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漏液口的开设,减少了润滑油对螺旋叶片的冲击力,从而使得润滑油可通过第一漏液口穿过螺旋叶片,从而减少螺旋叶片受到的压力,减轻了驱动电机的驱动压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体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将槽体贯穿的第二漏液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漏液孔的开设,减少了槽体转动的阻力,从而使得减少了润滑油对槽体之间的阻力,使得槽体转动的过程中,油液可通过第二漏液孔穿过槽体,从而减轻了驱动电机的驱动压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体背离电加热管的外侧壁上固接有若干个辅助搅拌叶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槽体转动的过程中,辅助搅拌叶片的设置增加了与油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对油液的搅拌效率,提高了润滑油与添加剂融合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罐体的内周面上沿搅拌罐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辅助减速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旋叶片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搅拌罐体内的油液形成涡流,流动的油液会撞击在辅助减速条上,从而提高了润滑油的搅拌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槽体内至少设置有两个电加热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电加热管设置有多个,从而增加了电加热管热量的辐射范围,从而提高了润滑油和添加剂之间混合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提高了润滑油和添加剂之间的混合效率。槽体转动的同时对润滑油起到了搅拌的效果,而电加热管通电加热,从而使得润滑油保持稳定的温度,从而使得润滑油和添加剂之间融合的更加效率;二、减轻了驱动电机的驱动压力。第二漏液孔的开设,减少了槽体转动的阻力,从而使得减少了润滑油对槽体之间的阻力,使得槽体转动的过程中,油液可通过第二漏液孔穿过槽体,从而减轻了驱动电机的驱动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搅拌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搅拌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细节A处的放大图;图4是体现加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体现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罐体;11、入料口;12、盖体;13、扶手;14、出油管;15、控制阀;16、搅拌轴;17、轴承;21、驱动电机;22、主动齿轮;23、第一齿轮;24、转动盘;3、螺旋叶片;31、第一漏液孔;4、辅助搅拌组件;41、连接块;411、转动槽;42、转动轴;421、延长轴;422、转动块;43、搅拌片;44、挡环;5、加热搅拌组件;51、槽体;511、第二漏液孔;52、连接轴;53、电加热管;54、法兰;6、驱动组件;61、从动齿轮;62、环形齿条;7、辅助搅拌叶片;8、辅助减速条。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搅拌罐体1,搅拌罐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入料口11,搅拌罐体1于入料口11处铰接有与入料口11配合的盖体12,盖体12的上表面固接有扶手13用于方便控制盖体12的开合。搅拌罐体1的周面上固接有出油管14,出油管14并与搅拌罐体1内相互连通,出油管14上设置有控制阀15,从而控制出油管14的开关。如图1和图2所示,搅拌罐体1内沿搅拌罐体1的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6,搅拌轴16的上端将搅拌罐体1上表面穿透,搅拌罐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竖直设置,并且驱动电机21固接在搅拌罐体1的上表面上。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接有主动齿轮22,搅拌轴16上同轴固接有与主动齿轮22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23。当驱动电机21启动后,通过主动齿轮22和第一齿轮23的相互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1),所述搅拌罐体(1)上方设置有盖体(12),所述搅拌罐体(1)内沿搅拌罐体(1)的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6),所述搅拌罐体(1)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搅拌轴(16)转动的驱动电机(21),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轴(16)上同轴固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转动盘(24),转动盘(24)分别靠近搅拌罐体(1)的上壁和底壁,所述两个转动盘(24)之间沿着转动盘(24)的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加热搅拌组件(5);所述加热搅拌组件(5)包括竖直立设在两个转动盘(24)之间的槽体(51),槽体(51)的两端与两个转动盘(24)转动连接;槽体(51)内沿槽体(5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电加热管(53),电加热管(53)的两端与槽体(51)内的上下内壁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1),所述搅拌罐体(1)上方设置有盖体(12),所述搅拌罐体(1)内沿搅拌罐体(1)的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6),所述搅拌罐体(1)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搅拌轴(16)转动的驱动电机(21),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轴(16)上同轴固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转动盘(24),转动盘(24)分别靠近搅拌罐体(1)的上壁和底壁,所述两个转动盘(24)之间沿着转动盘(24)的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加热搅拌组件(5);所述加热搅拌组件(5)包括竖直立设在两个转动盘(24)之间的槽体(51),槽体(51)的两端与两个转动盘(24)转动连接;槽体(51)内沿槽体(5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电加热管(53),电加热管(53)的两端与槽体(51)内的上下内壁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轴(16)上固接有螺旋叶片(3),螺旋叶片(3)设置在两个转动盘(24)之间。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汝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奇利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