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可调行程增压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51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杆可调行程增压气缸,包括气缸座(1)、缸筒、气缸盖(2)、活塞(3)和活塞杆(4);缸筒与气缸座(1)、气缸盖(2)气密性连接;活塞(3)与活塞杆(4)连接并装在缸筒内,活塞杆(4)与气缸座(1)气密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至少还包括一个中间盖(5)、一个活塞(6)、一个小活塞杆(7)和一个调节杆(8);调节杆(8)设在气缸盖(2)上,并与气缸盖(2)螺纹气密连接;中间盖(5)将缸筒分成缸筒(9)和缸筒(10)两部分;活塞(6)与小活塞杆(7)紧固连接并置于缸筒(10)内;活塞(3)与活塞杆(4)连接并置于缸筒(9)内;活塞(6)、小活塞杆(7)、活塞(3)和活塞杆(4)从上到下依次串联连接;气缸盖(2)和中缸盖(5)上分别设有进出气口(11)和进出气口(12),小活塞杆(7)上设有通孔,其与中间盖(5)气密性连接,在活塞(3)的上方设有进出气口,使进出气口(11)的气压通过小活塞杆(7)到达缸筒(9)。(*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缸,尤其涉及一种连杆可调行程增压气缸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气缸种类很多,常见的气缸包括气缸座、缸筒、气缸盖、活塞和活寒杆;缸筒与气缸座、气缸盖气密性连接;活塞与活塞杆连接并装在缸筒内,活塞杆与气缸座气密性连接。这样的气缸输出的压力较小,工作不平稳,易出现拉缸和敲缸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压力大、工作平稳、不易出现拉缸和敲缸现象的连杆可调节行程增压气缸。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杆可调行程增压气缸,包括气缸座1、缸筒、气缸盖2、活塞3和活寒杆4;缸筒与气缸座1、气缸盖2气密性连接;活塞3与活塞杆4连接并装在缸筒内,活塞杆4与气缸座1气密性连接。至少还包括一个中间盖5、一个活塞6、一个小活塞杆7和一个调节杆8;调节杆8设在气缸盖2上,与气缸盖(2)螺纹气密连接;中间盖5将缸筒分成缸筒9和缸筒10两部分;活塞6与小活寒杆7紧固连接并置于缸筒10内;活塞3与活塞杆4连接并置于缸筒9内;活塞6、小活寒杆7、活塞3和活塞杆4从上到下依次串联连接;气缸盖2和中缸盖5上分别设有进出气口11和进出气口12,小活塞杆7设有通孔,其与中间盖5气密性连接并在活塞3的上方设有进出气口,使进出气口11的气压通过小活塞杆7到达缸筒9。所述的小活塞杆7通过密封圈13、小活塞杆14和铜套15与活塞杆4连接;小活塞杆14设有通孔和与通孔相配合的堵头,可由此注入防冻油。所述的小活塞杆7和活寒杆4之间设有一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弹簧16、小活塞17和弹簧18;活塞杆4为内径呈三节从上到下大小依次排列的管状;弹簧16设在活塞杆4上端管状内,一端支撑小活塞杆7,另一端支撑活塞杆4;小活塞17和弹簧18设在活塞杆4的中间管状内,弹簧18的一端支撑小活塞17,另一端支撑活塞杆4;弹簧16内灌有防冻油。所述的活塞杆4的下端设有座板19;座板19上设有磨光棒20,磨光棒20与活塞杆4平行,并与设在气缸座1上的管状孔相配合。所述的气缸设有两个中间盖5和中间盖21;将缸筒分为缸筒9、缸筒10和缸筒22;缸筒22内设有活塞23和小活塞杆24;活塞3、活塞杆4、活塞6、小活塞杆7、活塞23和小活塞杆24串联连接;中间盖21上也开有进出气口25。所述的气缸还设有调节螺母26;调节螺母26与调节杆8本配合。所述的调节杆8与活塞3之间用耐压环缓冲;所述的活塞与缸筒之间用密封圈气密封。所述的活塞3与气缸座1用自润套自动润滑,底部设有油封。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气流由进出气口11进气,到达缸筒10再经小活塞杆7和小活塞杆24同时到达缸筒22和缸筒9,活塞6、活塞23和活塞3同时受力向下运动,达到了增压的目的,而且由于设置了磨光棒20,气缸运动平稳,不会出现拉缸和敲缸现象,大大延长了气缸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1、气缸座;2、气缸盖;3、活塞;4、活塞杆;5、中间盖;6、活塞;7、小活塞杆;8、调节杆;9、缸筒;10、缸筒;11、进出气口;12、进出气口;13、密封圈;14、小活塞杆;15、铜套;16、弹簧;17、小活塞;18、弹簧;19、座板;20、磨光棒;21、中间盖;22、缸筒;23、活塞;24、小活塞杆;25、进出气口;26、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连杆可调行程增压气缸,包括气缸座1、缸筒、气缸盖2、活塞3和活塞杆4;缸筒与气缸座1、气缸盖2气密性连接;缸筒上设有中间盖5和中间盖21,中间盖5和中间盖21将缸筒分为缸筒9、缸筒10和缸筒22;活塞3与活塞杆4的上端连接并装在缸筒9内,活塞杆4与气缸座1气密性连接。活塞6与小活塞杆7的上端螺母紧固连接并装在缸筒10内。活塞23与小活塞杆24的上端连接并装在缸筒22内。小活塞杆24、小活塞杆7和活塞杆4串联紧固连接后形成一空心管,小活塞杆24和小活塞杆7的下端分别设有对应于缸筒22和缸筒9的进出气口,使从气缸盖2上的进出气口11进入的气压能传到缸筒22和缸筒9。各个活塞均用密封圈与缸筒气密密封。气缸盖2上设有一调节杆8,调节杆8的呈倒“T”形;调节杆8与气缸盖2螺纹气密连接,并可通过扭动调节杆8实现调节杆8的上或下运动。在调节杆8与活塞6之间设有耐压环,用来缓冲活塞6与调节杆8的压力。小活塞杆7通过密封圈13、小活塞杆14和铜套15与活塞杆4连接。小活塞杆14设有通孔和与通孔相配合的堵头,可由此注入防冻油。在小活塞杆7和活寒杆4之间设有一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弹簧16、小活塞17和弹簧18;活塞杆4为内径呈三节从上到下大小依次排列的管状;弹簧16设在活塞杆4上端管状内,一端支撑小活塞杆7,另一端支撑活塞杆4;小活塞杆17和弹簧18设在活塞杆4的中间管状内,弹簧18的一端支撑小活塞17,另一端支撑活塞杆4;弹簧16内灌有防冻油。活塞杆4的下端设有座板19;座板19上设有磨光棒20,磨光棒20与活塞杆4平行,并与设在气缸座1上的管状孔相配合。活塞杆3与气缸座1用自润套自动润滑,其底部设有油封。这样,当气压从气缸盖2上的进出气口11进气时,活塞6往下运动,进去的气压通过小活塞杆7和小活塞杆24到达缸筒22和缸筒9,三个活塞同时受力向下运动,达到增压效果,可输出很大的压力;通过调节杆8可调节活塞的行程,也可达到增压的效果。当气压从中间盖进气时,活塞向上运动,大活塞杆里面的油和压缩弹簧复位,增强了活塞上升过程,快回到原位时,靠耐压环来缓冲压力。由于设置了磨光棒来导向,整个气缸工作平稳,不会出现拉缸和敲缸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连杆可调行程增压气缸,包括气缸座(1)、缸筒、气缸盖(2)、活塞(3)和活寒杆(4);缸筒与气缸座(1)、气缸盖(2)气密性连接;活塞(3)与活塞杆(4)连接并装在缸筒内,活塞杆(4)与气缸座(1)气密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至少还包括一个中间盖(5)、一个活塞(6)、一个小活塞杆(7)和一个调节杆(8);调节杆(8)设在气缸盖(2)上,并与气缸盖(2)螺纹气密连接;中间盖(5)将缸筒分成缸筒(9)和缸筒(10)两部分;活塞(6)与小活寒杆(7)紧固连接并置于缸筒(10)内;活塞(3)与活塞杆(4)连接并置于缸筒(9)内;活塞(6)、小活寒杆(7)、活塞(3)和活塞杆(4)从上到下依次串联连接;气缸盖(2)和中缸盖(5)上分别设有进出气口(11)和进出气口(12),小活塞杆(7)上设有通孔,其与中间盖(5)气密性连接,在活塞(3)的上方设有进出气口,使进出气口(11)的气压通过小活塞杆(7)到达缸筒(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可调行程增压气缸,其特征是所述的小活塞杆(7)通过小活塞杆(14)和铜套(15)与活塞杆(4)连接;小活塞杆(14)设有通孔和与通孔下配合的堵头,可由此注入防冻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可调行程增压气缸,其特征是所述的小活塞杆(7)和活寒杆(4)之间设有一缓冲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可调行程增压气缸,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弹簧(16)、小活塞(17)和弹簧(18);活塞杆(4)为内径呈三节从上到下大小依次排列的管状;弹簧(16)设在活塞杆(4)上端管状内,一端支撑小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朝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翔舜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