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135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具体是涉及一种能够解决铸件顶凸问题的顶出机构。其具有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底板以及顶针,顶针插设于上顶针板的顶针孔中,顶针的一端位于上顶针板与下顶针板之间;沉头孔,其开设于下顶针板中,沉头孔与顶针孔位于同一轴向上;延迟块,其设置于沉头孔中,于合模状态时,延迟块的顶端顶住顶针的底端,延迟块的底端支撑于底板上,延迟块的顶部具有直径变大的沉头部;其中,于开模状态时,延迟块的沉头部在沉头孔中具有向下的径向活动距离。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于开模瞬间顶出铸件后,顶针与延迟块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由此使铸件失去受到的顶出作用力,从而解决了铸件顶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出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具体是涉及一种能够解决铸件顶凸问题的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压铸成型指的是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过程。开模时需要通过顶针将成型后的铸件推顶出来。但是,这一过程常会因顶针的顶出力过大而出现顶凸现象。顶凸是顶出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技术问题,是铸件的被顶出部位受力过大而造成的铸件变形现象,铸件因变形量过大超出铸件公差要求而报废。尤其是有的铸件肉厚较薄总体长度长而两翼窄,顶出时更易出现顶凸。行业内处理铸件顶凸的问题通常是取消顶针改换其他顶出件或是暂时增加铸件顶出部位肉厚来防止顶凸。但是,一些铸件仅适合以顶针顶出,取消顶针后会出现铸件脱模困难;增加铸件顶出部位的肉厚虽然改善了铸件顶凸情况,但是后序必须通过CNC加工去除所增加的肉厚,如此需耗费更多的工时及铸造成本。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顶出机构,来解决顶凸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能够在开模瞬间顶针顶出铸件后,使顶针回位一段距离以脱离铸件,使铸件顶出后立刻失去顶针的顶出作用力,从而解决顶凸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具有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底板以及顶针,所述顶针插设于所述上顶针板的顶针孔中,所述顶针的一端位于所述上顶针板与所述下顶针板之间,其还包括:沉头孔,其开设于所述下顶针板中,所述沉头孔与所述顶针孔位于同一轴向上;延迟块,其设置于所述沉头孔中,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延迟块的顶端顶住所述顶针的底端,所述延迟块的底端支撑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延迟块的顶部具有直径变大的沉头部;其中,于开模状态时,所述延迟块的沉头部在所述沉头孔中具有向下的径向活动距离。可选的,所述沉头孔的沉头部与所述顶针孔的沉头部直径相同。可选的,所述延迟块为顶针沉头朝上设置的顶针。可选的,所述径向活动距离为0.3-1.5mm。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通过在下顶针板中增设沉头孔及延迟块,使得在开模瞬间顶针在顶出铸件后,铸件对顶针具有向下的作用力,以使顶针与延迟块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以脱离铸件。此时,铸件失去受到的顶出作用力,以防止因顶出力过大造成铸件顶凸。【附图说明】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顶出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顶出机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顶出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顶出机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具有上顶针板101、下顶针板102、底板103以及顶针104,顶针104插设于上顶针板101的顶针孔中,顶针104的一端位于上顶针板101与下顶针板102之间,其还包括:沉头孔105,其开设于下顶针板102中,沉头孔105与顶针孔位于同一轴向上;延迟块106,其设置于沉头孔105中,于合模状态时,延迟块106的顶端顶住顶针104的底端,延迟块106的底端支撑于底板103上,延迟块106的顶部具有直径变大的沉头部;其中,于开模状态时,延迟块106的沉头部在沉头孔105中具有向下的径向活动距离。可选的,沉头孔105的沉头部与顶针孔的沉头部直径相同,使得开模时,顶针104于瞬间顶出铸件后,顶针104由于反作用力能够向下回位。此时,顶针104的顶针沉头进入沉头孔105中。可选的,延迟块106为顶针沉头朝上设置的顶针,选用的是截取长顶针的一部分。可选的,所述径向活动距离为0.3-1.5mm,此距离根据所需顶出铸件部位的肉厚尺寸差异选用不同的长度,以防止顶凸。其中,于合模状态时,延迟块106的顶端顶住顶针104的底端,延迟块106的底端支撑于底板103上,如此设置以防止顶针104退位。以下给出使用本专利技术顶出机构顶出铸件的一较佳实施例。请再次参阅图2所示,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顶出机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S101:开模瞬间,上顶针板101和下顶针板102向上运动,顶针104对铸件(图未示)具有向上的顶出力,以顶出铸件脱离模具行腔,此时延迟块106离开底板103;S102:顶出铸件的同时,铸件对顶针104具有向下的反作用力,顶针104带动延迟块106后退一段距离直至延迟块106的沉头部抵靠在沉头孔105的沉头部下缘,此距离即为所述径向活动距离。此时,铸件与顶针104分离,铸件失去顶出力,避免了顶凸。其中,所述径向活动距离为0.3-1.5mm,根据需要顶出铸件顶出状况的不同为延迟块106选择合适的径向活动距离。铸件越容易发生顶凸,就选择越长的径向活动距离。将沉头孔105及延迟块106都设置沉头结构,以防止顶针104后退过多影响模具的稳定性。其中,顶针104在顶出铸件的瞬间顶出作用力最大,一旦铸件脱离模具行腔,顶出过程就会很平顺。因此,容易发生顶凸的环节正是顶针刚刚接触铸件并向上顶出的时候,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在顶针顶出铸件后,因延迟块在沉头孔中留有向下的活动余量,从而带动顶针后退;顶针与铸件脱离,铸件失去顶出力使得铸件顶凸的现象得到改善。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模具中的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具有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底板以及顶针,所述顶针插设于所述上顶针板的顶针孔中,所述顶针的一端位于所述上顶针板与所述下顶针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头孔,其开设于所述下顶针板中,所述沉头孔与所述顶针孔位于同一轴向上;延迟块,其设置于所述沉头孔中,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延迟块的顶端顶住所述顶针的底端,所述延迟块的底端支撑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延迟块的顶部具有直径变大的沉头部;其中,于开模状态时,所述延迟块的沉头部在所述沉头孔中具有向下的径向活动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模具中的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具有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底板以及顶针,所述顶针插设于所述上顶针板的顶针孔中,所述顶针的一端位于所述上顶针板与所述下顶针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头孔,其开设于所述下顶针板中,所述沉头孔与所述顶针孔位于同一轴向上;延迟块,其设置于所述沉头孔中,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延迟块的顶端顶住所述顶针的底端,所述延迟块的底端支撑于所述底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战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