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桔酿造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4128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桔酿造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酸桔酿造物获取自酸桔果渣与酵母菌及根霉菌的共同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酸桔酿造物具有高含量的多酚及黄酮,从而展现优异的抗发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酸桔酿造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应用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酸桔酿造物,尤指一种酸桔酿造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医药应用。
技术介绍
酸桔(CitrusSunkiHort.Ex.Tanaka),属芸香科后生柑橘亚属小蜜柑类宽皮小橘,为新竹县新埔及关西地区特有的柑橘类作物,产期集中于10至12月。由于产期短,保存不易,且果实味酸涩,目前在产业面上的利用,仅有加工做为食物佐酱或果汁,在食品与生物技术产业上的整体应用性仍相当欠缺。为了提升产自台湾的酸桔的经济价值及产业利用性,本领域对于酸桔的衍生产品及其产业应用的认识一直有着很高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桔酿造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开拓酸桔的产业价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桔酿造物的医药应用,提高酸桔的产业价值。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酸桔酿造物,其包含图1所示的高效液相层析图谱;其中所述高效液相层析的条件为:固定相为碳18反相层析管柱,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乙腈水溶液,且乙腈水溶液的乙腈浓度梯度为60分钟内由15%升至90%;以及测定波长为320nm。本专利技术另外提供一种酸桔酿造物,其由以下步骤所制得:取得基质,其包含酸桔果渣及10至20重量百分浓度的醣类;其中所述重量百分浓度以所述基质的总重量为基础;以及将所述基质与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及根霉菌(Rhizopusspp.)共同培养以取得所述酸桔酿造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酸桔酿造物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取得基质,其包含酸桔果渣及10至20重量百分浓度的醣类;其中所述重量百分浓度以所述基质的总重量为基础;以及将所述基质与酵母菌及根霉菌共同培养以取得所述酸桔酿造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酸桔酿造物在制备抗发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的酸桔酿造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优选地,所述酸桔果渣为新鲜酸桔的全果实无籽果渣。更为优选地,所述新鲜酸桔的糖酸比为1.5至2。优选地,在取得所述基质之前,将所述酸桔果渣置于40至80℃中40至60小时,以进行陈化反应。优选地,在取得所述基质之前,干燥经所述陈化反应的所述酸桔果渣。优选地,所述干燥为:除湿干燥、热风干燥、射频干燥、微波干燥、微波电浆干燥或其组合。优选地,在取得所述基质之前,使经所述干燥的所述酸桔果渣经杀菌处理。优选地,所述杀菌处理为:射频辅助热风杀菌、微波辅助热风杀菌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酵母菌及所述根霉菌的总菌数为2×104至2×108cells/mL;其中cells/mL以所述共同培养的总体积为基础。优选地,所述酵母菌及所述根霉菌的菌数比值为0.5至1。优选地,所述根霉菌包含少根根霉菌(Rhizopusarrhizusvar.arrhizus)和/或中华小孢根霉菌(Rhizopusmicrosporusvar.chinensis)。优选地,所述共同培养为厌氧培养。优选地,所述共同培养后,进一步浓缩所述酸桔酿造物。优选地,所述醣类为:蔗糖、果糖、麦芽糖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酸桔酿造物包含1.5至4.5mg/mL的总多酚;其中所述mg/mL以所述酸桔酿造物的总体积为基础。优选地,所述酸桔酿造物包含0.3至2.0mg/mL的总类黄酮;其中所述mg/mL以所述酸桔酿造物的总体积为基础。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颖的酸桔酿造物及其制备方法。更进一步证实了所述酸桔酿造物的抗发炎医药应用。据此,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可提供酸桔的产业价值。附图简述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酸桔酿造物样品1的HPLC图谱。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酸桔酿造物及其制备方法。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酸桔酿造物具有如图1所示的高效液相层析(HPLC)图谱。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含:取得基质,其包含酸桔果渣及10至20重量百分浓度的醣类;其中所述重量百分浓度以所述基质的总重量为基础;以及将所述基质与酵母菌及根霉菌共同培养以取得所述酸桔酿造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果渣”是指将酸桔全果实榨汁后所留残余结构,其可包含果皮、内膜及果肉。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果渣”不包含果实中的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方法进一步包含去籽的步骤以取得全果实无籽果渣。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桔的糖酸比为1.5至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所述酸桔果渣与所述醣类混合之前,将所述酸桔果渣置于40至80℃中40至60小时,以进行陈化反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陈化反应为使所述酸桔果渣置于50至60℃中45至55小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将经所述陈化反应的所述酸桔果渣干燥。可行地,所述干燥包括但不限于:除湿干燥、热风干燥、射频干燥、微波干燥、微波电浆干燥或其组合。优选地,经所述干燥后,取得半干燥的酸桔果渣。所述半干燥是指所述酸桔果渣尚保留一定含量的水,而非处于无水或几乎无水的状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使经所述干燥的所述酸桔果渣经杀菌处理。优选地,所述杀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射频辅助热风杀菌、微波辅助热风杀菌或其组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取得基质”是指将所述酸桔果渣与醣类混合;其中混合的方式可采用本领域中公知的手段。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质包含10至20重量百分浓度的所述醣类;其中所述重量百分浓度以所述基质的总重量为基础。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质包含界于选自下列数值之间的重量百分浓度的所述醣类:10、11、12、13、14、15、16、17、18、19、20;其中所述重量百分浓度以所述基质的总重量为基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醣类为:蔗糖、果糖、麦芽糖或其组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共同培养中,所述酵母菌及所述根霉菌的总菌数为2×104至2×108cells/mL;其中cells/mL以所述共同培养的总体积为基础。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共同培养中,所述酵母菌及所述根霉菌的菌数比值为0.5至1;在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酵母菌及所述根霉菌的菌数比值为0.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根霉菌包含少根根霉菌、中华小孢根霉菌或其组合。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霉菌包含少根根霉菌及中华小孢根霉菌。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共同培养为厌氧培养。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厌氧培养”为如本领域中公知的定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厌氧培养”是指含氧量不高于8%的培养状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酸桔酿造物包含1.5至4.5mg/mL的总多酚;其中所述mg/mL以所述酸桔酿造物的总体积为基础。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桔酿造物包含0.3至2.0mg/mL的总类黄酮;其中所述mg/mL以所述酸桔酿造物的总体积为基础。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酸桔酿造物包含至2.0至3.5mg/mL的总多酚,以及0.5至1.5mg/mL的总类黄酮;其中所述mg/mL以所述酸桔酿造物的总体积为基础。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涉及一种抗发炎的药物组合物及酸桔酿造物在制备抗发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发炎”是指预防、减轻或消除人体或动物体内局部或全面的发炎反应。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的酸桔酿造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是指不会负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桔酿造物,其包含图1所示的高效液相层析图谱;其中所述高效液相层析的条件为:固定相为碳18反相层析管柱,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乙腈水溶液,且所述乙腈水溶液的乙腈浓度梯度为60分钟内由15%升至90%;以及测定波长为320nm。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18 TW 1071131431.一种酸桔酿造物,其包含图1所示的高效液相层析图谱;其中所述高效液相层析的条件为:固定相为碳18反相层析管柱,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乙腈水溶液,且所述乙腈水溶液的乙腈浓度梯度为60分钟内由15%升至90%;以及测定波长为320nm。2.一种酸桔酿造物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取得基质,其包含酸桔果渣;及将所述基质与酵母菌及根霉菌共同培养以取得所述酸桔酿造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酸桔果渣为酸桔的全果实无籽果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酸桔的糖酸比为1.5至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取得所述基质之前,将所述酸桔果渣置于40至80℃中40至60小时,以进行陈化反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取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肇麟陈如茵吴家驹高均玮蔡美珠黄瑞玉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