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45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将高压液体由静止部件传入高速旋转部件的旋转密封装置。其旋转接轴件(4)上主径向环槽(17′)(18′)两侧的密封件(7)成对设置,固定壳体(1)上加工有辅助油通道(9)和辅助油进出口(2)(13),旋转接轴件(4)上每对密封件(7)之间加工有与固定壳体(1)上的辅助油通道(9)相通的辅径向环槽(8)。由于辅助油通道的设置,提高了主压力油通道的额定传输压力和旋转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系统中将高压液体由静止部件传人高速旋转部件的旋转密封装置。现有技术中,旋转密封装置主要由两侧带有端盖的固定壳体、旋转接轴件、密封件和轴承组成。旋转接轴件上加工有与其外壁上的径向环槽相通的压力油进出通道。固定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旋转接轴件上的两径向环槽相通的压力油进出口。旋转接轴件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在固定壳体内,其一端由具有中心孔的端盖伸出。旋转接轴件与固定壳体之间各径向环槽两侧及旋转接轴件与具有中心孔的端盖之间均安装有密封件。固定壳体的下方开设有泄漏油通道和泄漏油孔。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旋转密封装置传输液体压力受密封件承压能力的限制,不适于高压作业。组合密封件在工作中因磨擦发热、膨胀,加快了密封的恶化,造成压力油泄漏,降低了旋转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特别是用于热轧等环境温度高的场合,使用寿命更短。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液体传输压力和使用寿命,且环境适应性好的旋转密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旋转密封装置具有两侧带有端盖的固定壳体、旋转接轴件、组合密封件和轴承,旋转接轴件上加工有与其外壁上的主径向环槽相通的压力油进出通道,固定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旋转接轴件上的两主径向环槽相通的压力油进出口,旋转接轴件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在固定壳体内,其一端由具有中心孔的端盖伸出,旋转接轴件与固定壳体之间各主径向环槽两侧及旋转接轴件与具有中心孔的端盖之间均安装有密封件,固定壳体的下方开设有泄漏油通道和泄漏油孔,主径向环槽两侧的密封件成对设置,固定壳体上加工有辅助油通道和辅助油进出口,旋转接轴件上每对密封件之间加工有与固定壳体上的辅助油通道相通的辅径向环槽。密封件是由“n”型聚四氟乙烯耐磨环和“O”型橡胶圈构成的组合密封件,其“n”型聚四氟乙烯耐磨环磨擦面一侧的厚度δ=0.1~0.3mm。与一般组合密封件中聚四氟乙烯环相比,磨擦面的厚度减少了50%,即充分利用了聚四氟乙烯材料磨擦系数低的优点,又克服了材料本身热膨胀系数大,磨擦发热后加速其密封件恶化的缺点,使该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大大的提高,且在高低压工矿下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由于设置了辅助油通道,降低压差,使主压力油通道的额定传输压力大大提高,由通用的12~16MPa,提高到16~32MPa,能及时带走组合密封件因滑动磨擦产生的热量,改善组合密封件的工作环境,提高旋转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当辅助油通道的油温和压力虽环境温度和主油路的压力波动通过油路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调节时,经冷却的油流经辅助油通道,带走更多的磨擦热,使该装置可在50~55℃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保持主、辅压力油通道之间恒定压差,避免由于主油路压力波动造成的泄漏,提高工作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旋转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旋转密封装置主要由两侧带有端盖6、15的固定壳体1、旋转接轴件4、密封件7、16和轴承3、14组成。旋转接轴件4上加工有与其外壁上的主径向环槽17′、18′相通的压力油进出通道17、18,固定壳体1上设置有分别与旋转接轴件4上的两主径向环槽17′、18′相通的压力油进出口10、5。旋转接轴件4通过轴承3、14支撑安装在固定壳体1内。固定壳体1两侧的端盖6、15通过螺栓与其固连,其中一个端盖15具有中心孔,旋转接轴件4伸出端盖15。端盖15上的环槽内安装有密封件16,用以实现端盖15与旋转接轴件4之间的密封。旋转接轴件4与固定壳体1之间各径向环槽17′、18′两侧均成对设置安装有密封件7,固定壳体1上加工有辅助油通道9和辅助油进出口2、13,旋转接轴件4上每对密封件7之间加工有与固定壳体1上的辅助油通道9相通的辅径向环槽8。固定壳体1的下方开设有与轴承3、14安装位置相通的泄漏油通道11和泄漏油孔12。密封件7及16的结构,如图2所示,是由“n”型聚四氟乙烯耐磨环7a和“O”型橡胶圈7b构成的组合密封件,其“n”型聚四氟乙烯耐磨环7a磨擦面一侧的厚度δ=0.2mm。旋转接轴件4伸出端盖7的一侧与系统中的旋转部件相接。工作时,主压力油通过压力油进出口10(或5)及压力油进出通道17(或18)进入旋转部件活塞的一侧,驱动其活塞移动,旋转部件活塞另一侧的油液通过压力油进出通道18(或17)及压力油进出口5(或10)回到油箱。同时,辅压力油经油路控制调节系统调温调压,通过辅压力油进出口2、13及辅压力油通道9和辅径向环槽8,形成冷却系统,降低压差并保持主、辅压力油之间的压力差值恒定。主压力油和辅压力油的泄漏油品对轴承3、14进行润滑后,经泄漏油通道11,由泄漏油孔12返回油箱。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密封装置,具有两侧带有端盖的固定壳体、旋转接轴件、密封件和轴承,旋转接轴件上加工有与其外壁上的主径向环槽相通的压力油进出通道,固定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旋转接轴件上的两主径向环槽相通的主压力油进出口,旋转接轴件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在固定壳体内,其一端由具有中心孔的端盖伸出,旋转接轴件与固定壳体之间各主径向环槽两侧及旋转接轴件与具有中心孔的端盖之间均安装有密封件,固定壳体的下方开设有泄漏油通道和泄漏油孔,其特征在于主径向环槽(17′)(18′)两侧的密封件(7)成对设置,固定壳体(1)上加工有辅助油通道(9)和辅助油进出口(2)(13),旋转接轴件(4)上每对组合密封件(7)之间加工有与固定壳体(1)上的辅助油通道(9)相通的辅径向环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密封件(7)和(16)是由“n”型聚四氟乙烯耐磨环(7a)和“O”型橡胶圈(7b)构成的组合密封件,其“n”型聚四氟乙烯耐磨环(7a)磨擦面一侧的厚度δ=0.1~0.3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将高压液体由静止部件传入高速旋转部件的旋转密封装置。其旋转接轴件(4)上主径向环槽(17′)(18′)两侧的密封件(7)成对设置,固定壳体(1)上加工有辅助油通道(9)和辅助油进出口(2)(13),旋转接轴件(4)上每对密封件(7)之间加工有与固定壳体(1)上的辅助油通道(9)相通的辅径向环槽(8)。由于辅助油通道的设置,提高了主压力油通道的额定传输压力和旋转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J15/16GK2300768SQ97225768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杜吉新, 刘小梅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密封装置,具有两侧带有端盖的固定壳体、旋转接轴件、密封件和轴承,旋转接轴件上加工有与其外壁上的主径向环槽相通的压力油进出通道,固定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旋转接轴件上的两主径向环槽相通的主压力油进出口,旋转接轴件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在固定壳体内,其一端由具有中心孔的端盖伸出,旋转接轴件与固定壳体之间各主径向环槽两侧及旋转接轴件与具有中心孔的端盖之间均安装有密封件,固定壳体的下方开设有泄漏油通道和泄漏油孔,其特征在于:主径向环槽(17′)(18′)两侧的密封件(7)成对设置,固定壳体(1)上加工有辅助油通道(9)和辅助油进出口(2)(13),旋转接轴件(4)上每对组合密封件(7)之间加工有与固定壳体(1)上的辅助油通道(9)相通的辅径向环槽(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吉新刘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