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30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具有散热快、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的优点,包括发生器壳体,发生器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降温散热装置,发生器壳体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外电极、电介质、气体通道和内电极,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降温散热装置包括水冷片和风冷片,水冷片和风冷片在发生器壳体的外侧交替设置,水冷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在交变高压电场作用下生成臭氧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通过水冷片和风冷片散掉;根据工厂处理废水时所需臭氧量的不同,所产生的热量也不相同,此时通过调整水冷片和风冷片的数量,使得冷却设备达到最合适的能效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臭氧制备
,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臭氧在处理工业废水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制备臭氧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及电晕放电法,电化学法是利用直流电源电解含氧电解质产生臭氧的方法,电解法生成臭氧浓度高、成分纯净、在水中溶解度高,但是生成臭氧的成本高;光化学法实质是效仿大气层上空紫外线促使氧分子分解并聚合成臭氧的方法,即用人工产生的紫外线促使氧分子分解并聚合成臭氧的方法,此种方法产生臭氧的优点是对温度、湿度不敏感,即用很好的重复性,缺点是臭氧产量低,不适合大规模使用;电晕放电法就是在常压下使含氧气体在交变高压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晕放电生成臭氧的过程,这种臭氧制备方法具有能耗较低、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含量大等优点,也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该方法产生臭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高温会加速臭氧分解,影响臭氧产量,因此,必须对臭氧发生器进行降温散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具有散热快、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发生器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降温散热装置,发生器壳体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外电极、电介质、气体通道和内电极,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降温散热装置包括水冷片和风冷片,水冷片和风冷片在发生器壳体的外侧交替设置,水冷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风冷片上设置有散热翅。所述发生器壳体的外侧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水冷片的底部设置有压板,压板紧贴密封圈。所述发生器壳体和水冷片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压板拧入发生器壳体,所述发生器壳体和风冷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水冷片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喷头,进水接头穿过水冷片的侧壁连接进水管。所述水冷片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处进水喷头,进水喷头的出水端均朝向发生器壳体。本技术在发生器壳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水冷片和风冷片,水冷片消耗的功率比风冷片的大,冷却效果也比风冷片好,为此,当工厂处理废水的量不多时,此时无需臭氧发生器全功率运行,产生的臭氧量和热量均较少,此时可以在发生器壳体外侧设置较多的风冷片,较少的水冷片,以降低设备能耗;而当工厂产生的废水较多,需要臭氧发生器全功率运行时,产生的臭氧量和热量均大,此时在发生器壳体外侧设置较少的风冷片,较多的水冷片,以提高冷却效率,保证臭氧产量;本技术根据所需的冷却效果自主选择风冷片和水冷片的数量,提高了设备的能效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发生器壳体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2为降温散热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中:1、发生器壳体2、降温散热装置3、外电极4、电介质5、气体通道6、内电极7、水冷片8、进水接头9、压板10、出水接头11、密封圈12、固定杆13、进水管14、进水喷头15、风冷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1,发生器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降温散热装置2,发生器壳体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外电极3、电介质4、气体通道5和内电极6,气体通道5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氧气或纯净压缩空气经进气口进入气体通道5,在交变高压电场作用下生成臭氧,经出气口导入废水处理设备,降温散热装置2包括水冷片7和风冷片15,水冷片7和风冷片15在发生器壳体1的外侧交替设置,水冷片7和风冷片15均通过螺栓连接发生器壳体1,可以根据设备开启功率及所产生的热量自行改变水冷片7和风冷片15的数量,使得设备达到最高的能效比,水冷片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8和出水接头10,方便对发生器壳体1进行冷却。所述风冷片15上设置有散热翅,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发生器壳体1的外侧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水冷片7的底部设置有压板9,压板9紧贴密封圈11,防止水冷片7内的水漏出,影响设备安全性。所述发生器壳体1和水冷片7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压板9拧入发生器壳体1,所述发生器壳体1和风冷片15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装以调整水冷片7和风冷片15的数量。所述水冷片7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喷头14,进水接头8穿过水冷片7的侧壁连接进水管13。所述水冷片7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连接进水管13,用于固定进水管13,防止其发生晃动。所述进水管1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处进水喷头14,进水喷头14的出水端均朝向发生器壳体1,冷却水直接喷洒到发生器壳体1的侧壁上,提高冷却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在交变高压电场作用下生成臭氧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通过水冷片7和风冷片15散掉;根据工厂处理废水时所需臭氧量的不同,所产生的热量也不相同,此时通过调整水冷片7和风冷片15的数量,使得冷却设备达到最合适的能效比;发生器壳体1和风冷片15的连接处不需设置密封圈,而发生器壳体1和水冷片7的连接处需要设置密封圈;水冷片7和风冷片15底部的结构尺寸一致,和发生器壳体1连接部的尺寸一致,都是通过压板9进行连接,使得其可以自由互换,方便拆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发生器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降温散热装置(2),发生器壳体(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外电极(3)、电介质(4)、气体通道(5)和内电极(6),气体通道(5)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降温散热装置(2)包括水冷片(7)和风冷片(15),水冷片(7)和风冷片(15)在发生器壳体(1)的外侧交替设置,水冷片(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8)和出水接头(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发生器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降温散热装置(2),发生器壳体(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外电极(3)、电介质(4)、气体通道(5)和内电极(6),气体通道(5)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降温散热装置(2)包括水冷片(7)和风冷片(15),水冷片(7)和风冷片(15)在发生器壳体(1)的外侧交替设置,水冷片(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8)和出水接头(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片(15)上设置有散热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晕放电法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壳体(1)的外侧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水冷片(7)的底部设置有压板(9),压板(9)紧贴密封圈(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凯万如意吴科财高振强李昌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地宇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