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29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倾翻器,包括支撑架、方形转动架以及方形防撞架,支撑架包括两个纵向排列的方形空心立臂,两个空心立臂内均设有油缸,转动架中部向后横向伸出两对三角形耳板,耳板后端依次设有固定轴孔和较远的摆动轴孔,空心立臂下方两侧壁间固定有下转动轴,下转动轴穿过固定轴孔,油缸的自由端通过摆动轴与摆动轴孔转动连接,防撞架中部设有至少两条纵向筋条,两个空心立臂的侧壁上设有向前凸出的连接耳与纵向筋条可拆装固定,两个空心立臂的背面上下各设有与叉车叉架相配合的上钩和下钩。油缸的伸缩可带动转动架转动,从而大大增加了与转动架的前倾角度,使卸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翻器
本技术涉及叉车属具
,尤其涉及一种倾翻器。
技术介绍
叉车在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轻松铲起货物再转移并卸下货物,可以按要求对货物进行堆垛作业,还可以短距离运输货物等,其中货叉的作用主要是铲起货物,货叉固定在门架上,门架负责带动货叉上升或下降,为了便于铲起货物或在带货运行时防止货物从货叉上滑落,门架设计成可以向前或向后有一定的倾斜,但其倾角并不能太大,通常向前的倾角只在3°到6°之间,因此与门架相连的货叉底托向下倾斜的角度也非常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当需要倾倒货叉上的货物时常常由于受倾角所限无法将货物完全卸下,还需人工干预才能卸干净货物,这样不但增加了安全问题,而且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且安全、可大大增加货叉的前倾角度、使卸货效率大大提高的倾翻器。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倾翻器,包括支撑架、与支撑架前下部转动连接的方形转动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架前上方的方形防撞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纵向排列的方形空心立臂、固定连接两个空心立臂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两个空心立臂均为前面和底面均敞口的一体结构,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定在两个空心立臂的内侧面上,两个空心立臂内均设有油缸,空心立臂上方两侧壁间固定有上转动轴,油缸的固定端与上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中部向后横向伸出两对三角形耳板,所述耳板底边分别与转动架的上横梁和下横梁固定连接,耳板后端依次设有距离转动架较近的固定轴孔和较远的摆动轴孔,所述空心立臂下方两侧壁间固定有下转动轴,所述下转动轴穿过所述固定轴孔,油缸的自由端通过摆动轴与所述摆动轴孔转动连接,所述防撞架中部设有至少两条纵向筋条,所述两个空心立臂的侧壁上设有向前凸出的连接耳与所述纵向筋条可拆装固定,所述两个空心立臂的背面上下各设有与叉车叉架相配合的上钩和下钩。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立臂下方的两侧壁向前延伸形成圆滑凸壁,所述下转动轴位于所述凸壁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呈横向的U形,U形连接耳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个空心立臂的相邻两内侧壁上,U形连接耳底边向前凸出并开有连接孔与所述纵向筋条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截面呈L形,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竖边与所述两个空心立臂的背面平齐,底边在下并向前伸出。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架的上横梁上设有与货叉相配合的钩槽,所述上横梁上还设有定位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倾翻器,包括可与叉车的货叉架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还回去连接有转动架,在转动架上可以根据需要安装装卸货物所需的货叉或其它机构,构成支撑架的两个空心立臂为一体结构,所以具有很好的支撑强度,转动架通过两对三角形耳板与两个空心立臂转动连接,这种三角形耳板结构也具有很好的强度,固定在空心立臂中的油缸自由端与远离转动架的耳板摆动轴孔转动连接,随着油缸自由端的伸缩可以带动三角形耳板绕下转动轴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架绕下转动轴转动,从而大大增加了与转动架相连的装卸机构的前倾角度,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完成货物的大角度铲取和倾倒,使卸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和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倾翻器,包括支撑架1、与支撑架1前下部转动连接的方形转动架2以及固定在支撑架1前上方的方形防撞架3,所述支撑架1包括两个纵向排列的方形空心立臂11、固定连接两个空心立臂11的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所述两个空心立臂11均为前面和底面均敞口的一体结构,所述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固定在两个空心立臂11的内侧面上,两个空心立臂11内均设有油缸4,空心立臂11上方两侧壁间固定有上转动轴14,油缸4的固定端41与上转动轴1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2中部向后横向伸出两对三角形耳板21,所述耳板21底边分别与转动架2的上横梁22和下横梁23固定连接,耳板21后端依次设有距离转动架2较近的固定轴孔24和较远的摆动轴孔25,所述空心立臂11下方两侧壁间固定有下转动轴15,所述下转动轴15穿过所述固定轴孔24,油缸4的自由端42通过摆动轴43与所述摆动轴孔25转动连接,所述防撞架3中部设有至少两条纵向筋条31,所述两个空心立臂11的侧壁上设有向前凸出的连接耳16与所述纵向筋条31可拆装固定,所述两个空心立臂11的背面上下各设有与叉车叉架相配合的上钩17和下钩18。两个空心立臂11和上连接板12、下连接板13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其中两个空心立臂11是方形的一体结构,所以整个支撑架具有很好的支撑强度,空心立臂11的前面和底都是敞口的,便于油缸的装卸以及伸缩和轻微摆动。两对耳板21呈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其强度更大,而且有平行的两对,足以支撑与其固定的转动架2以及承受所载货物带来的转动强度。转动架2是方形结构,方便与具体装载货物所需的货叉或其它机构连接。方形防撞架3可以防止装载较高货物时在搬运过程中向叉车门架滑落而损伤门架,其通过连接耳16与两个空心立臂11可拆装连接,可在装载小件货物时自由选择是否安装此防撞架3,中间的纵向筋条31一方面起到连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防撞架3的防撞强度。所述空心立臂11下方的两侧壁向前延伸形成圆滑凸壁19,所述下转动轴15位于所述凸壁19的前端。圆滑的凸壁19使空心立臂11更省材料且更美观。所述连接耳16呈横向的U形,U形连接耳16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个空心立臂11的相邻两内侧壁上,U形连接耳16底边向前凸出并开有连接孔161与所述纵向筋条3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的截面呈L形,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的竖边与所述两个空心立臂的背面平齐,底边在下并向前伸出。L形的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一方面增加了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在底边上安装一些控制阀等零部件,所述转动架2的上横梁22上设有与货叉相配合的钩槽26,所述上横梁22上还设有定位缺口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与支撑架(1)前下部转动连接的方形转动架(2)以及固定在支撑架(1)前上方的方形防撞架(3),所述支撑架(1)包括两个纵向排列的方形空心立臂(11)、固定连接两个空心立臂(11)的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所述两个空心立臂(11)均为前面和底面均敞口的一体结构,所述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固定在两个空心立臂(11)的内侧面上,两个空心立臂(11)内均设有油缸(4),空心立臂(11)上方两侧壁间固定有上转动轴(14),油缸(4)的固定端(41)与上转动轴(1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2)中部向后横向伸出两对三角形耳板(21),所述耳板(21)底边分别与转动架(2)的上横梁(22)和下横梁(23)固定连接,耳板(21)后端依次设有距离转动架(2)较近的固定轴孔(24)和较远的摆动轴孔(25),所述空心立臂(11)下方两侧壁间固定有下转动轴(15),所述下转动轴(15)穿过所述固定轴孔(24),油缸(4)的自由端(42)通过摆动轴(43)与所述摆动轴孔(25)转动连接,所述防撞架(3)中部设有至少两条纵向筋条(31),所述两个空心立臂(11)的侧壁上设有向前凸出的连接耳(16)与所述纵向筋条(31)可拆装固定,所述两个空心立臂(11)的背面上下各设有与叉车叉架相配合的上钩(17)和下钩(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与支撑架(1)前下部转动连接的方形转动架(2)以及固定在支撑架(1)前上方的方形防撞架(3),所述支撑架(1)包括两个纵向排列的方形空心立臂(11)、固定连接两个空心立臂(11)的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所述两个空心立臂(11)均为前面和底面均敞口的一体结构,所述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固定在两个空心立臂(11)的内侧面上,两个空心立臂(11)内均设有油缸(4),空心立臂(11)上方两侧壁间固定有上转动轴(14),油缸(4)的固定端(41)与上转动轴(1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2)中部向后横向伸出两对三角形耳板(21),所述耳板(21)底边分别与转动架(2)的上横梁(22)和下横梁(23)固定连接,耳板(21)后端依次设有距离转动架(2)较近的固定轴孔(24)和较远的摆动轴孔(25),所述空心立臂(11)下方两侧壁间固定有下转动轴(15),所述下转动轴(15)穿过所述固定轴孔(24),油缸(4)的自由端(42)通过摆动轴(43)与所述摆动轴孔(25)转动连接,所述防撞架(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其章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生力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