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1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存车装置包括前轮立柱和后轮立柱;其中,前轮立柱包括前固定柱和与之垂直连接的前固定板,前轮立柱垂直地面设置,前固定板上设有水平的前固定轨道和前固定槽,用于对自行车辆的前轮进行竖直限位;后轮立柱包括后固定柱,于后固定柱上设有竖直的后固定轨道和后固定槽,用于对自行车辆的后轮进行水平限位。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方便移动灵活存放的优点,而且将存车立柱设计成两个,分别是前轮立柱和后轮立柱,即通过对存车立柱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的车辆的前轮和后轮分别固定的目的,经固定后的车辆既可以实现水平方向也可以实现竖直方向的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存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单车存放
,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存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增加,大量的共享单车疏于管理,缺少存放位置,导致乱停乱放现象发生,不但影响市容市貌还影响用户的使用,现有的一些停车设施一般都占地面积较大,且存放车辆有限,投入成本高等弊端,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存车篮用以解决现在的存车架存取自行车占用面积过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车装置包括前轮立柱和后轮立柱;其中,所述前轮立柱包括前固定柱和与之垂直连接的前固定板,所述前轮立柱垂直地面设置,所述前固定板上设有水平的前固定轨道和前固定槽,用于对自行车辆的前轮进行竖直限位;所述后轮立柱包括后固定柱,于所述后固定柱上设有竖直的后固定轨道和后固定槽,用于对所述自行车辆的后轮进行水平限位。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中,所述前固定板的上、下两侧朝向中心方向分别设有蝶形板,两个所述蝶形板之间形成水平的所述前固定轨道,两个所述蝶形板与所述前固定板之间的空隙形成为所述前固定槽。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中,沿所述后固定柱的左、右两侧朝向其中心方向分别设置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竖直的所述后固定轨道,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后固定柱之间的空隙形成为所述后固定槽。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中,所述前固定板与所述前固定柱之间可转动连接,其可转动角度在0~90°之间。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中,所述前固定板的端部设有圆滑过渡面,于所述前固定板的背面设有向外突出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伸出所述圆滑过渡面用于提供导向。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中,所述前固定轨道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后固定轨道的宽度。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中,所述前轮立柱的中心线和所述后轮立柱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中,存车栏,多个所述存车装置在所述存车栏上间隔设置。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中,所述存车栏为三面围护、一面开口的矩形槽,在所述存车栏开口端的底面上设有坡度。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中,所述存车栏上设有吊耳,所述吊耳用于为所述存车栏的吊装提供吊装位置。分析可知,本技术公开一种便捷存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方便移动灵活存放的优点,而且将存车立柱设计成两个,分别是前轮立柱和后轮立柱,即通过对存车立柱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的车辆的前轮和后轮分别固定的目的,经固定后的车辆既可以实现水平方向也可以实现竖直方向的限。本申请通过对存车栏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其与立体停车库的配合使用,具有结构简单且应用广泛的优点。由于本产品的存车方式是前轮和后轮全部固定,优点是同等数量的自行车,此产品的存车占地面积最小,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存入的自行车不会倒,不会颤抖,不会杂到外围的人与物。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前轮立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前轮立柱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后轮立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存车栏的便捷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存车栏;2-前轮立柱;3-后轮立柱;11-底板;12-侧板;13-吊耳;21-前固定柱;22-前固定板;23-蝶形板;24-前固定轨道;25-导向轮;31-后固定柱;32-挡板;33-后固定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示例通过本技术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技术。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技术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技术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前轮立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前轮立柱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后轮立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存车栏的便捷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其安放位置,例如可以将其存放于较宽阔的路边、小区内或者是具有存车需求的交通枢纽位置等。如图1所示,该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包括前轮立柱2和后轮立柱3。其中,前轮立柱2用于对自行车辆的前轮进行竖直方向的固定和限位,后轮立柱3用于对自行车辆的后轮进行水平方向的固定和限位。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的前轮立柱2的正面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前轮立柱2包括和垂直于前固定柱21顶端设置的前固定板22。前轮立柱21垂直设于地面或者与存车栏1配合使用,前固定板22水平设置,优选为矩形的薄板,于前固定板22的上、下两侧朝向前固定板22的矩形中心方向分别设有蝶形板23,且两个蝶形板23之间不连接,并形成有水平的前固定轨道24,两个蝶形板23与前固定板22之间不贴合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为前固定槽,前固定轨道24用于容纳自行车辆的前轮轴右侧位置,前固定槽用于容纳与自行车辆的前轮轴右侧位置配合连接的挡片,通过设置前固定轨道24和前固定槽可实现对自行车辆的前轮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具体地,前固定轨道24的宽度略宽于自行车辆的前轮轴直径,方便自行车辆的前轮轴插入前固定轨道24内,而蝶形板23与前固定板22之间的前固定槽可为与自行车辆的前轮轴连接的挡片提供存放位置,蝶形板23可以阻挡插入前固定槽的挡片脱出。其中挡片为自行车轮轴上连接的部件,该部件可以用于插入到前固定轨道24或是后固定轨道33内,从而实现固定自行车辆。更优选地,为满足用户的停车习惯,即存车后,习惯将前车轮向左手边位置扭转一定角度,因此本申请还将前固定板22与前固定柱21之间设置成为可转动连接,其可转动角度在0~90°之间。当用户推自行车并将前车轮轴右侧连接的挡片插入前固定轨道24正确深度后,前固定板22即自动向左手边发生转动,优选前轮自动向左扭转45度,以提示用户前车轮完成固定。之后用户即可手提后车轮将后车轮轴的挡片插入后轮立柱3的后固定轨道33和后固定槽内,此时即完成整车的前后轮固定。即自行车前轮只能是平行插入前轮固定板22,并有90度反弹功能,这样自行车停的牢固,无论是撞击或是翻转,自行车都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车装置包括前轮立柱和后轮立柱;其中,所述前轮立柱包括前固定柱和与之垂直连接的前固定板,所述前轮立柱垂直地面设置,所述前固定板上设有水平的前固定轨道和前固定槽,用于对自行车辆的前轮进行竖直限位;所述后轮立柱包括后固定柱,于所述后固定柱上设有竖直的后固定轨道和后固定槽,用于对所述自行车辆的后轮进行水平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车装置包括前轮立柱和后轮立柱;其中,所述前轮立柱包括前固定柱和与之垂直连接的前固定板,所述前轮立柱垂直地面设置,所述前固定板上设有水平的前固定轨道和前固定槽,用于对自行车辆的前轮进行竖直限位;所述后轮立柱包括后固定柱,于所述后固定柱上设有竖直的后固定轨道和后固定槽,用于对所述自行车辆的后轮进行水平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板的上、下两侧朝向中心方向分别设有蝶形板,两个所述蝶形板之间形成水平的所述前固定轨道,两个所述蝶形板与所述前固定板之间的空隙形成为所述前固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后固定柱的左、右两侧朝向其中心方向分别设置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竖直的所述后固定轨道,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后固定柱之间的空隙形成为所述后固定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雄远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