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10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包括嵌地式直线导轨、滑板和把手;所述嵌地式直线导轨共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这两组所述嵌地式直线导轨固定嵌入设置在地面上,且地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排水口;所述移动杆的底部穿过锁紧扣并活动嵌入到杆管的顶部内侧;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把手。本装置可使自行车停放空间使用灵活,因为滑板可以在嵌地式直线导轨的顶部进行左右移动,通过推动滑板的位置,可使自行车停放集中,以此节约街道空间,同时通过推动滑板位置,可迅速且轻易地挪出自行车停放架前后的穿行空间,保证街道的通行度,同时增加城市排水设施,通过自行车停车架与城市排水设施的结合,缓解街道内涝问题。

A Movable Bicycle Park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停放架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的意识提升和共享单车的出现,自行车已经作为城市中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虽然自行车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但自行车的停放已经成为现有的影响城市道路通行与城市市容的主要因素。现状规划的自行车停放位供不应求和自行车的任意摆放,阻塞了城市的人行空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自行车架位置固定,不能移动,当自行车停放零散时,自行车则极大地侵占了城市空间,人为使其集中停放也同样耗时耗力。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以解决现有的自行车架位置固定,不能移动,当自行车停放零散时,自行车则极大地侵占了城市空间,人为使其集中停放也同样耗时耗力的问题。本技术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包括排水口、嵌地式直线导轨、滑块、滑板、固定架、杆管、移动杆、锁紧扣和把手;所述嵌地式直线导轨共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这两组所述嵌地式直线导轨固定嵌入设置在地面上,且地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排水口;所述滑板的底部均固定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块;所述滑板通过底部的滑块活动安装在嵌地式直线导轨的顶部;所述滑板的顶部均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架;所述滑板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杆管;所述杆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锁紧扣;所述移动杆的底部穿过锁紧扣并活动嵌入到杆管的顶部内侧;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把手。进一步的,所述杆管整体为空心式结构,移动杆可在杆管内侧上下移动并能从杆管的底部向下伸出。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的宽度比排水口的宽度少1cm。进一步的,所述滑板均为可左右移动式结构,滑板顶部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距离为1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可使自行车停放空间使用灵活,因为滑板可以在嵌地式直线导轨的顶部进行左右移动,通过推动滑板的位置,可使自行车停放集中,以此节约街道空间,同时通过推动滑板位置,可迅速且轻易地挪出自行车停放架前后的穿行空间,保证街道的通行度,同时增加城市排水设施,通过自行车停车架与城市排水设施的结合,缓解街道内涝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排水口-1;嵌地式直线导轨-2;滑块-3;滑板-4;固定架-5;杆管-6;移动杆-7;锁紧扣-8;把手-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包括排水口1、嵌地式直线导轨2、滑块3、滑板4、固定架5、杆管6、移动杆7、锁紧扣8和把手9;嵌地式直线导轨2共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这两组嵌地式直线导轨2固定嵌入设置在地面上,且地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排水口1;滑板4的底部均固定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块3;滑板4通过底部的滑块3活动安装在嵌地式直线导轨2的顶部;滑板4的顶部均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架5;滑板4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杆管6;杆管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锁紧扣8;移动杆7的底部穿过锁紧扣8并活动嵌入到杆管6的顶部内侧;移动杆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把手9。其中,所述杆管6整体为空心式结构,移动杆7可在杆管6内侧上下移动并能从杆管6的底部向下伸出,当需要推动滑板4左右移动时,先将移动杆7向上拉起并通过锁紧扣8将移动杆7固定,然后即可推动滑板4左右移动,滑板4移动好位置后先将锁紧扣8松开,然后将移动杆7向下推动使移动杆7的底部嵌入排水口1中,从而将滑板4限制不会进行左右移动,而且杆管6位于滑板4的右端,便于大多数使用人群左端推车的需求。其中,所述移动杆7的宽度比排水口1的宽度少1cm,滑板4移动好位置后先将锁紧扣8松开,然后将移动杆7向下推动使移动杆7的底部嵌入排水口1中,从而将滑板4限制不会进行左右移动,便于移动杆7插入排水口1以固定滑板4。其中,所述滑板4均为可左右移动式结构,滑板4顶部两个固定架5之间的距离为15cm,可轻松将自行车前轮夹在两个固定架5之间进行固定。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技术中,本装置可使自行车停放空间使用灵活,因为滑板4可以在嵌地式直线导轨2的顶部进行左右移动,当需要推动滑板4左右移动时,先将移动杆7向上拉起并通过锁紧扣8将移动杆7固定,然后即可推动滑板4左右移动,滑板4移动好位置后先将锁紧扣8松开,然后将移动杆7向下推动使移动杆7的底部嵌入排水口1中,从而将滑板4限制不会进行左右移动,通过推动滑板4的位置,可使自行车停放集中,以此节约街道空间,同时通过推动滑板4位置,可迅速且轻易地挪出自行车停放架前后的穿行空间,保证街道的通行度,同时增加城市排水设施,通过自行车停车架与城市排水设施的结合,缓解街道内涝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包括排水口(1)、嵌地式直线导轨(2)、滑块(3)、滑板(4)、固定架(5)、杆管(6)、移动杆(7)、锁紧扣(8)和把手(9);所述嵌地式直线导轨(2)共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这两组所述嵌地式直线导轨(2)固定嵌入设置在地面上,且地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排水口(1);所述滑板(4)的底部均固定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块(3);所述滑板(4)通过底部的滑块(3)活动安装在嵌地式直线导轨(2)的顶部;所述滑板(4)的顶部均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架(5);所述滑板(4)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杆管(6);所述杆管(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锁紧扣(8);所述移动杆(7)的底部穿过锁紧扣(8)并活动嵌入到杆管(6)的顶部内侧;所述移动杆(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把手(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式的自行车停放架包括排水口(1)、嵌地式直线导轨(2)、滑块(3)、滑板(4)、固定架(5)、杆管(6)、移动杆(7)、锁紧扣(8)和把手(9);所述嵌地式直线导轨(2)共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这两组所述嵌地式直线导轨(2)固定嵌入设置在地面上,且地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排水口(1);所述滑板(4)的底部均固定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块(3);所述滑板(4)通过底部的滑块(3)活动安装在嵌地式直线导轨(2)的顶部;所述滑板(4)的顶部均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架(5);所述滑板(4)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杆管(6);所述杆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儿李思文杨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