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019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52
一种新型吸塑模具,包括定模板、位于定模板上方的动模板、固定连接在定模板下表面的安装板、用于带动动模板上下运动的合模油缸、以及真空泵,动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位,定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位,该第二凹位与第一凹位在动模板与定模板合模时围成型腔;定模板和安装板之间围成一个集气槽,且定模板上均布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由型腔延伸至集气槽,安装板上设置有一导通孔,该导通孔的一端连通至集气槽、另一端与真空泵连通;每一个出气孔内均安装有一阀,该阀用于在型腔与集气槽压力差达到预设值时使出气孔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制品各个部位所受压力一致,提高制品的成品率。

A new type of blister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吸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吸塑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吸塑模具。
技术介绍
吸塑模具在加工制品时,将材料置于模具的型腔中,在合模后,利用真空泵对型腔抽真空,在压力的作用下,使材料贴覆在型腔的表面并最终成型。现有的吸塑模具通常是将出气孔设置在型腔的中部,其在制品成型过程中,由于气泵的瞬时抽吸,各个出气孔与气泵之间的流道长度不一,具体的,位于中部的出气孔与气泵之间流道较短,位于便于的出气孔与气泵之间的流道较长,这就使得中间部位所承受的瞬时压力较大,而边缘部分承受的瞬时压力较小,致使制品的薄厚不一,成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吸塑模具,其能够确保制品各个位置受压均衡,从而提高制品的成品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吸塑模具,包括定模板、位于定模板上方的动模板、固定连接在定模板下表面的安装板、用于带动动模板上下运动的合模油缸、以及真空泵,动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位,定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位,该第二凹位与第一凹位在动模板与定模板合模时围成型腔;定模板和安装板之间围成一个集气槽,且定模板上均布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由型腔延伸至集气槽,安装板上设置有一导通孔,该导通孔的一端连通至集气槽、另一端与真空泵连通;每一个出气孔内均安装有一阀,该阀用于在型腔与集气槽压力差达到预设值时使出气孔导通。阀包括固定在出气孔内壁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阀芯、固定在阀芯上的导向杆、螺接在壳体下端且套设在导向杆上的端盖、设置在端盖与阀芯之间的弹簧、以及开设在壳体一侧将壳体的内腔与集气槽连通的通道。该吸塑模具还包括一锁模油缸。动模板的外周缘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定模板的外周缘设置有第二凸起部,锁模油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一锁模件,该锁模件上设置有一开口朝向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锁模槽,锁模槽在高度方向宽度由其开口的一侧向着远离开口的一侧逐渐减小。该吸塑模具还包括一充气泵,动模板上设置有一将第一凹位与充气泵的连通的进气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定模板上设置一个集气槽,并利用多个出气孔将集气槽与型腔导通,且每一个出气孔内均安装一阀,当集气槽内压力减小至一定值时阀同时开启,从而确保各个出气孔内空气流速时均衡的,继而确保不同出气孔处的气体压力也是均衡的,使得制品各个部位所受压力一致,提高制品的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吸塑模具,其包括定模板20、动模板10、安装板40、合模油缸以及真空泵,其中,动模板10位于定模板20的上方,动模板10在合模油缸的带动下,相对于定模板20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与定模板20的开模和合模动作。在动模板1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1,在定模板20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21,该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在合模时共同组成模具的型腔。安装板40固定在定模板20的下表面,其二者的边缘固定连接,在其二者之间形成一个集气槽22,并且,定模板20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24,该多个出气孔24在定模板20上均匀分布,出气孔24的上端连通型腔、下端连通至集气槽22,安装板40上设置有一导通孔41,导通孔41的顶端延伸至集气槽22,下端部与真空泵连通。在每一个出气孔内均安装有一阀,该阀为常闭阀,当型腔与集气槽22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设值时,阀开启使出气孔导通,也就是说,在真空泵抽吸时,集气槽22内的压力逐渐减小,此时阀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集气槽22内的压力减小到一定值时,所有的出气孔内的阀同时打开,此时,不同的出气孔处的气体流速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阀打开时,出气孔处的瞬时压力是相同的,这样,不同位置的出气孔就不会产生瞬时压力差,确保制品不同位置所受压力相同,继而确保制品的厚度是一致的。上述的安装板40与定模板20的边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能够便于定模板20内部零部件的安装。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阀包括壳体41、阀芯42、导向杆43、端盖44、弹簧45以及通道46,其中,壳体4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出气孔24内,阀芯42位于壳体41内部,其能够顺延壳体41的长度方向滑动,并且阀芯42与壳体41的内壁密闭配合,壳体41内壁设置有限定阀芯42上移的限位结构,导向杆43固定在阀芯42上,其向下延伸并活动的穿接在端盖44上,端盖44螺接在壳体41的下端部,通道46开设在壳体41一侧用于将壳体41的内腔与集气槽22连通,弹簧45设置在阀芯42端盖44之间,用于将阀芯42向上顶推,在弹簧45的弹性应力的作用下,阀芯42位于通道46上方,使阀处于常闭状态,当集气槽内压力减小时,阀芯42下移,弹簧45被压缩,阀芯42移动至通道46下方,此时型腔内的少量气体经过阀进入集气槽,将制品吸附在第二凹槽2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吸塑模具还包括一锁模油缸30;在动模板10的外周缘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3,定模板20的外周缘设置有第二凸起部23,锁模油缸30的伸缩杆上固定有一锁模件31,该锁模件31上设置有一开口朝向第一凸起部13和第二凸起部23的锁模槽,锁模槽在高度方向宽度由其开口的一侧向着远离开口的一侧逐渐减小,利用锁模油缸带动锁膜件31与上述第一凸起部13和第二凸起部23配合,可在合模后对两个模板快速锁合,防止气压造成的模板晃动。此外,本本技术的吸塑模具还包括一充气泵,动模板10上设置有一将第一凹位11与充气泵的出气端连通的进气通道12,在加工时,先利用充气泵使型腔内的制品初步的下压,初步的附着在定模板上,在加热后利用真空泵抽吸,使制品在定模板上成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板、位于定模板上方的动模板、固定连接在定模板下表面的安装板、用于带动动模板上下运动的合模油缸、以及真空泵,动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位,定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位,该第二凹位与第一凹位在动模板与定模板合模时围成型腔;定模板和安装板之间围成一个集气槽,且定模板上均布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由型腔延伸至集气槽,安装板上设置有一导通孔,该导通孔的一端连通至集气槽、另一端与真空泵连通;每一个出气孔内均安装有一阀,该阀用于在型腔与集气槽压力差达到预设值时使出气孔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板、位于定模板上方的动模板、固定连接在定模板下表面的安装板、用于带动动模板上下运动的合模油缸、以及真空泵,动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位,定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位,该第二凹位与第一凹位在动模板与定模板合模时围成型腔;定模板和安装板之间围成一个集气槽,且定模板上均布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由型腔延伸至集气槽,安装板上设置有一导通孔,该导通孔的一端连通至集气槽、另一端与真空泵连通;每一个出气孔内均安装有一阀,该阀用于在型腔与集气槽压力差达到预设值时使出气孔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阀包括固定在出气孔内壁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阀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利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