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明昭专利>正文

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47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包括托辊外密封盖、外密封圈,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与外密封圈嵌入配合,在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上设有改向密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改变物体流动(运动)方向的方法,阻止了淋水、粉尘、煤泥等在万有引力原理的作用下,产生轴向流动(运动)而进入托辊密封结构中的趋势,有效保证并延长了托辊中轴承(也就是托辊)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托辊迷宫式密封装置,包括托辊、座体、外密封盖和外密封圈,托辊的迷宫式密封是靠外密封盖和外密封圈两个沿托辊轴向形成的圆凸起相互嵌入而形成的。由于万有引力的原理,托辊在高速旋转时,淋水、灰尘和煤泥等仍然会顺着相互嵌入的迷宫式结构逐渐进入密封圈当中,直至将托辊中的轴承污染,致使托辊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密封性能好的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包括托辊外密封盖、外密封圈,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与外密封圈嵌入配合,在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上设有改向密封装置。改向密封装置由套装在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上的改向密封圈和其周面上的凸环组成。改向密封装置由托辊外密封盖密封沿周面上的凸环组成。在托辊外密封盖上设有刮泥器。在凸环后侧面装有密封垫圈,在密封垫圈上设有压紧圈。凸环为平面或斜面或弧面。刮泥器为一个以上的凸柱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托辊在高速旋转时,能够将淋水、灰尘和煤泥等污染物在接近改向密封装置时,改变它们的流动(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进入到托辊的密封圈中而污染托辊中的轴承,保证了托辊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方法是在托辊迷宫式密封圈的最外端处,设置一个与托辊装配为一体的改向密封圈,在改向密封圈上设一纵向圆凸环,该纵向圆凸环和托辊是同步转动的。托辊在高速转动时,圆凸环离心力的作用可以将圆凸环的圆周和静止的外密封圈壁之间的微小间隙形成一道“真空墙”;淋水、灰尘和煤泥等顺着密封圈上面的间隙流动(运动)到改向密封圈的纵向圆凸环时,受到圆凸环的阻挡,不能再沿着轴向流动(运动),并在圆凸环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动(运动)方向就由轴向改为纵向。改变方向后的污染物,碰到了外面静止的密封圈壁后,过不去“真空墙”,就会自然的顺着密封圈下面的间隙流动(运动)出来。另外,该纵向圆凸环和外面静止的密封圈壁的间隙,在托辊轴向窜动时不会发生改变。因此,给托辊的装配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外,还可以在纵向圆凸环的外侧增加一个与外面静止的密封圈壁轻微摩擦的毛毡圈,并用压紧圈将毛毡圈压紧固定好,这样,虽然托辊的旋转阻力稍微有些增大,但它的密封效果就会更好,可以在浸水或其它特殊环境中使用。改向密封圈外周面上的纵向圆凸环可以是平面或斜面或弧面等任意形状,功能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改变物体流动(运动)方向的方法,阻止了淋水、粉尘、煤泥等在万有引力原理的作用下,产生轴向流动(运动)而进入托辊密封结构中的趋势,有效保证并延长了托辊中轴承(也就是托辊)的正常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的俯视图,图2为托辊的外密封盖,图2-2为图2的俯视图;图3为托辊的外密封圈,图3-3为图3的俯视图;图4为密封垫圈图4-4为图4的俯视图;图5为压紧圈,图5-5为图5的俯视图;图6为托辊的第一种结构装配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托辊的第二种结构装配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结构如图1-图6所示包括座体10、与座体10配套使用的轴承盖7、轴承9、密封环8、挡圈6、托辊轴11、托辊管件12、托辊外密封盖2、外密封圈3,托辊外密封盖2的密封沿与外密封圈3嵌入配合,在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上设有由套装在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上的改向密封圈1和其周面上的凸环14组成的改向密封装置,凸环14可设计成平面或斜面或弧面。在托辊外密封盖上设有一个以上刮泥器13。在凸环14后侧面装有密封垫圈15,在密封垫圈15上设有压紧圈16。装配时将图2托辊外密封盖2过盈装在托辊上后,将图1改向密封圈1紧套在图2托辊外密封盖2上,再将图3托辊外密封圈3沿托辊轴11装好即可。如果需要增加图4密封垫圈15(毛毡圈),则在未装配外密封圈3之前,将图4密封垫圈15(毛毡圈)套在图1改向密封圈1上,然后,将图5压紧圈16也紧套在图1改向密封圈1上即可。托辊在运作工作时,图1改向密封圈1是和托辊同步转动的,托辊的外密封圈是静止的。当水、泥及各种污染物流动(运动)到改向密封圈1时,改向密封圈1上的圆凸环14首先阻挡它们不能再沿着托辊的轴向流动(运动),并在圆凸环14离心力的作用下,迫使它们改变原轴向的流动(运动)方向,很快被甩向圆凸环14的四周,这些污染物在碰到静止的外密封圈内壁时就会停下来,它们也过不去圆凸环14高速转动时形成的“真空墙”,就会自然的又顺着密封圈下面的间隙流出到密封结构的外面。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如图7、图8所示包括包括座体10、与座体10配套使用的轴承盖7、轴承9、密封环8、挡圈6、托辊轴11、托辊管件12、托辊外密封盖2、外密封圈3,托辊外密封盖2的密封沿与外密封圈3嵌入配合,在托辊外密封盖2的密封沿上设有由托辊外密封盖密封沿周面上的凸环14组成的改向密封装置。在凸环后侧面装有密封垫圈15,在密封垫圈15上设有压紧圈16。在托辊外密封盖2上设有由一个以上的凸柱体13构成的刮泥器。权利要求1.一种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包括托辊外密封盖、外密封圈,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与外密封圈嵌入配合,其特征是在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上设有改向密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改向密封装置由套装在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上的改向密封圈和其周面上的凸环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改向密封装置由托辊外密封盖密封沿周面上的凸环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在托辊外密封盖上设有刮泥器。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在凸环后侧面装有密封垫圈,在密封垫圈上设有压紧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凸环为平面或斜面或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刮泥器为一个以上的凸柱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包括托辊外密封盖、外密封圈,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与外密封圈嵌入配合,在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上设有改向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改变物体流动(运动)方向的方法,阻止了淋水、粉尘、煤泥等在万有引力原理的作用下,产生轴向流动(运动)而进入托辊密封结构中的趋势,有效保证并延长了托辊中轴承(也就是托辊)的正常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J15/16GK1696548SQ20041001025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孙明昭 申请人:孙明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宫式托辊密封装置,包括托辊外密封盖、外密封圈,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与外密封圈嵌入配合,其特征是:在托辊外密封盖的密封沿上设有改向密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昭
申请(专利权)人:孙明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