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17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7:45
提供寿命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能够实现这样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新型材料。具体来说,提供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1)中,R

Compounds, material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s,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使用了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由阳极、阴极以及夹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层构成。若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压,则从阴极侧向发光区域注入电子,从阳极侧向发光区域注入空穴,所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区域中发生复合而生成激发态,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放出光。因此,开发高效地将电子或空穴向发光区域传输、使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的化合物在得到高效率有机EL元件方面是重要的。作为这样的化合物,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化合物,其中,9,9-二苯基芴基直接或经由连接基团而键合于中心氮原子,而且,选自由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和咔唑基组成的组中的2种基团直接或经由连接基团而键合于中心氮原子。该化合物被用于空穴传输层。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N-咔唑基直接或经由连接基团而键合于中心氮原子的胺化合物用于空穴传输层。作为该胺化合物的例示化合物,记载了二苯并呋喃基直接键合于中心氮原子的化合物。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胺化合物用于空穴传输层或空穴注入层,所述胺化合物中,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下述式(2)或(3)所示的基团、以及选自由下述式(2)或(3)所示的基团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中心氮原子。[化1](式中,X为氧原子或NAr1,A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4的芳基。)然而,专利文献1~3中没有记载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06711号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072690号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06182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以往,报道了对于制造有机EL元件有用的大量化合物,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机EL元件特性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寿命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有机EL元件、以及实现这种有机EL元件的新型化合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实现寿命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有机EL元件。即,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也称作化合物(1))。[化2](上述式中,R1~R7和R11~R1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3~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7~36的芳烷基、具有选自由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烷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的单取代或二取代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氧基、具有选自由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烷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的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卤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30的杂芳基、卤素原子、氰基、或者硝基,选自R1和R2、R4~R7中的相邻的两个基团、选自R11~R14中的相邻的两个基团、和选自R15~R18中的相邻的两个基团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该芳基仅由六元环形成。n为1或2。a为0、1、2或3。在a为0时,Ar直接与中心氮原子键合,在a为2或3时,2个或3个L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为1、2或3。b为2或3时,2个或3个L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为1、2或3。在c为1时,L3为下述式(L3-1)或(L3-2)所示的基团。在c为2或3时,2个或3个L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2个或3个L3之中的至少一个为下述式(L3-1)或(L3-2)所示的基团而其余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8的芳香族烃基。[化3](式(L3-1)和(L3-2)中,R21~R25各自独立地为与上述R1~R7同样的定义。另外,*a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心氮原子键合,*b直接或间接地与咔唑结构的氮原子键合。)另外,L1和L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8的芳香族烃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包含化合物(1)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在另外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是具有阴极、阳极、以及配置于该阴极和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层包含发光层,该有机层的至少一层包含化合物(1)。在此外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电子设备。专利技术的效果化合物(1)实现寿命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有机EL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元件的构成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XX~YY的ZZ基”这样的表述中的“碳数XX~YY”表示ZZ基为未取代时的碳数,不包含发生取代时的取代基的碳数。本说明书中,“取代或未取代的原子数XX~YY的ZZ基”这样的表述中的“原子数XX~YY”表示ZZ基为未取代时的原子数,不包含发生取代时的取代基的原子数。本说明书中,表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ZZ基”时的“未取代ZZ基”是指,ZZ基的氢原子没有被取代基取代。本说明书中,“氢原子”包含中子数不同的同位素,即氕(protium)、氘(deuterium)和氚(tritium)。本说明书中,“成环碳数”表示,原子键合成环状的结构的化合物(例如单环化合物、稠环化合物、桥接化合物、碳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构成该环自身的原子之中的碳原子的数量。在该环被取代基取代的情况下,取代基中含有的碳不包含在成环碳中。下文中所述的“成环碳数”只要没有特别注明就是相同含义。例如苯环的成环碳数为6,萘环的成环碳数为10,吡啶环的成环碳数为5,呋喃环的成环碳数为4。另外,在苯环、萘环上作为取代基取代有例如烷基的情况下,该烷基的碳数不包含在成环碳数的数量中。另外,在芴环上作为取代基键合有例如芴环的情况下(包括螺芴环),作为取代基的芴环的碳数不包括在成环碳数的数量中。本说明书中,“成环原子数”表示原子键合成环状的结构(例如单环、稠环、集合环)的化合物(例如单环化合物、稠环化合物、桥接化合物、碳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构成该环自身的原子的数量。不构成环的原子(例如将构成环的原子的连接键封端的氢原子)、该环被取代基取代时的取代基中所含原子不包括在成环原子数中。下文中所述的“成环原子数”只要没有特别注明就是相同含义。例如,吡啶环的成环原子数为6,喹唑啉环的成环原子数为10,呋喃环的成环原子数为5。分别键合于吡啶环、喹唑啉环的成环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构成取代基的原子不包括在成环原子数的数量中。另外,在芴环上键合有作为取代基的例如芴环的情况下(包括螺芴环),作为取代基的芴环的原子数不包括在成环原子数的数量中。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化合物(化合物(1))由下述式(1)表示。[化4]化合物(1)优选由下述式(2)表示。[化5]以下对上述式(1)和(2)中的各符号进行说明。R1~R7和R11~R1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优选为1~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8 JP 2017-0443701.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式(1)中,R1~R7和R11~R1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3~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7~36的芳烷基、具有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烷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中的取代基的单取代或二取代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氧基、具有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烷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中的取代基的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30的卤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30的杂芳基、卤素原子、氰基、或者硝基,选自R1和R2、R4~R7中的相邻两个基团相互不键合、或者键合而形成环结构,选自R11~R14中的相邻两个基团相互不键合、或者键合而形成环结构,以及选自R15~R18中的相邻两个基团相互不键合、或者键合而形成环结构,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该芳基仅由六元环形成,n为1或2,a为0、1、2或3,在a为0时,Ar直接与中心氮原子键合,在a为2或3时,2或3个L1相同或不同,b为1、2或3,在b为2或3时,2或3个L2相同或不同,c为1、2或3,在c为1时,L3为下述式(L3-1)或(L3-2)所示的基团,在c为2或3时,2或3个L3相同或不同,并且2或3个L3之中的至少一个为下述式(L3-1)或(L3-2)所示的基团,除此以外的L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8的芳香族烃基,式(L3-1)和(L3-2)中,R21~R25各自独立地为与所述R1~R7同样的定义,另外,*a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心氮原子键合,*b直接或间接地与咔唑结构的氮原子键合,另外,L1和L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8的芳香族烃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由下述式(2)表示,所述式(2)中,各符号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所述。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Ar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苯并蒽基、菲基、苯并菲基、非那烯基、苉基、戊芬基、芘基、基、苯并基、苝基、或者三亚苯基。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Ar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菲基、或者三亚苯基。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Ar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为选自下述式的基团,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Ar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为选自下述式的基团,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L1和所述L2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8的芳香族烃基各自独立地为亚苯基、亚联苯基、亚三联苯基、亚萘基、亚蒽基、亚苯并蒽基、亚菲基、亚苯并菲基、亚非那烯基、亚苉基、亚戊芬基、亚芘基、亚基、亚苯并基、或者亚三亚苯基。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L1和所述L2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8的芳香族烃基各自独立地为亚苯基、亚联苯基、亚三联苯基、亚萘基、或者亚菲基。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L1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8的芳香族烃基为亚苯基、亚联苯基、或者亚萘基,所述L2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8的芳香族烃基为亚苯基或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裕胜羽毛田匡工藤裕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