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880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RFID标签装置,RFID标签装置包括RFID物联芯片、耐高温保护层和耐磨扶正块,RFID物联芯片为采油设备提供唯一标识,并存储采油设备的管理信息;RFID读写装置与RFID物联芯片通信连接,用于对RFID物联芯片进行设备信息的读写及记录;数据处理装置与RFID读写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对RFID读写装置内的数据进行获取并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方法,相较于原有采用采用的人工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员成本投入,保证了数据采集正确,减少了工作失误,且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An intelligent IOT oil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油田采油为了保证油井能正常生产,油井作业时,需要区分采油设备的规格型号及使用寿命,减少油井的作业次数。现在油田技术无法对采油设备参数进行查询。导致采油设备使用混乱、需要人工测距等操作,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准确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采油设备参数的有效查询与快速记录,并及时预警,实现对采油设备的方便管理及维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包括RFID标签装置,RFID标签装置包括RFID物联芯片,RFID物联芯片设置于采油设备的外部,RFID物联芯片的外侧封装有耐高温保护层,耐高温保护层设置于耐磨扶正块内,RFID物联芯片为采油设备提供唯一标识,并存储采油设备的管理信息;RFID读写装置,RFID读写装置与RFID物联芯片通信连接,用于对RFID物联芯片进行设备信息的读写及记录;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与RFID读写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对RFID读写装置内的数据进行获取并处理。优选的,采油设备为光杆、光杆密封器、抽油杆和抽油泵。优选的,耐磨扶正块的外径小于抽油杆的大外圆的直径。优选的,还包括示功仪,示功仪与数据处理装置之间通信连接。优选的,RFID读写装置为手持式读写装置或固定式读写装置。优选的,数据处理装置为本地数据处理装置和远端数据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物联采油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次安装操作步骤和设备检修操作步骤;其中,首次安装操作步骤包括:步骤A1、设置RFID标签装置于采油设备的外部;步骤A2、依次安装采油设备,并在RFID读写装置的有效数据采集范围内设置RFID读写装置;步骤A3、RFID读写装置对RFID物联芯片进行初始信息读取并编码存储,生成进场信息;步骤A4、数据处理装置获取进场信息,并对进场信息进行存储及处理。设备检修操作步骤包括:步骤B1、数据处理装置生成运行信息;步骤B2、RFID读写装置下载运行信息;步骤B3、在RFID读写装置的有效数据采集范围内设置RFID读写装置;步骤B4、RFID读写装置依次写入运行信息至各RFID物联芯片内;步骤B5、检修结束,进行安装各采油设备时,RFID读写装置依次读取各RFID物联芯片内的运行信息,并进行数据比对;步骤B6、若采油设备发生更换,即运行信息发生变化,则RFID读写装置读取此采油设备的初始信息,并编码存储,代替更换前的采油设备;步骤B7、数据处理装置获取检修后的运行信息,并进行数据比对;步骤B8、若存在采油设备更换,则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数据更新,生成新的运行信息,若无,则不生成。优选的,RFID读写装置为手持式读写装置或固定式读写装置。优选的,数据处理装置为本地数据处理装置和远端数据处理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RFID标签装置,包括RFID物联芯片,RFID物联芯片与采油设备一一对应,提供唯一标识,能够保存关于此采油设备的管理数据信息,防止设备混乱现象出现;在本专利技术中还设置有RFID读写装置,通过采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对RFID物联芯片进行数据读取和写入,实现无接触数据更新,解决了人工测距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中还设置有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对RFID读写设备读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实现采油设备的预警提示。RFID标签装置包括耐高温保护层、耐磨扶正块和RFID物联芯片,由耐高温保护层和耐磨扶正块共同作用,能够对RFID物联芯片实现耐高温及耐磨保护,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示功仪,示功仪与数据处理装置之间通信连接,数据处理装置能够采集其提供的示功图,通过示功图的判断,实现故障预警和事故报警功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原有人工测量带来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高了准确度,同时,能够及时更新每个采油设备的运行信息,提高了检查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RFID标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RFID标签装置安装于抽油泵转接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RFID标签装置安装于抽油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RFID标签装置安装于光杆密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的原理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本地数据处理装置的原理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方法中首次安装操作步骤的流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方法中设备检修操作步骤的流程图;图中:1-RFID标签装置,11-RFID物联芯片,12-耐高温保护层,13-耐磨扶正块,2-抽油泵转接箍,3-抽油杆,4-光杆密封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包括RFID标签装置1,RFID标签装置1包括RFID物联芯片11,RFID物联芯片11设置于采油设备的外部,RFID物联芯片11的外侧封装有耐高温保护层12,耐高温保护层12设置于耐磨扶正块13内,RFID物联芯片11为采油设备提供唯一标识,并存储采油设备的管理信息。在本专利技术中,采油设备具体为光杆、光杆密封器、抽油杆和抽油泵,而RFID物联芯片经耐高温保护层12及耐磨扶正块13包裹以后,设置在需要进行收据采集的采油设备的外部,当耐磨扶正块设置于抽油杆上时,耐磨扶正块的外径小于抽油杆的大外圆的直径,防止影响抽油杆正常工作,及保护耐磨扶正块内的RFID物联芯片。当然此处所述的采油设备不局限于上述四种,现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RFID标签装置,录入具体的设备信息,在此不再赘述。其中,设备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设备出厂时的自身参数(如:长度、重量、直径等)及现场写入的数据(如编号、载荷、运行次数、运行时间等)。对于本专利技术来说,本专利技术还包括RFID读写装置,RFID读写装置与RFID物联芯片11通信连接,用于对RFID物联芯片11进行设备信息的读写及记录。其中,RFID读写装置为手持式读写装置或固定式读写装置,对于设备单个进行操作时,可以采用手持式读写装置进行数据读取,方便使用;而对于采油设备进行组装下井时,可以采用固定式数据读写装置安装于井口附近,自动对抽油泵及抽油杆等采油设备进行数据信息读写。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RFID标签装置进行数据存储,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自动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具体的,RFID电子标签与RFID读写装置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与RFID读写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对RFID读写装置内的数据进行获取并处理。本专利技术中公开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为本地数据处理装置,也可以为远端数据处理装置。对于本专利技术来说,本地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标签装置,所述RFID标签装置包括RFID物联芯片,所述RFID物联芯片设置于采油设备的外部,所述RFID物联芯片的外侧封装有耐高温保护层,所述耐高温保护层设置于耐磨扶正块内,所述RFID物联芯片为所述采油设备提供唯一标识, 并存储所述采油设备的管理信息;RFID读写装置,所述RFID读写装置与所述RFID物联芯片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RFID物联芯片进行设备信息的读写及记录;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RFID读写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RFID读写装置内的数据进行获取并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标签装置,所述RFID标签装置包括RFID物联芯片,所述RFID物联芯片设置于采油设备的外部,所述RFID物联芯片的外侧封装有耐高温保护层,所述耐高温保护层设置于耐磨扶正块内,所述RFID物联芯片为所述采油设备提供唯一标识,并存储所述采油设备的管理信息;RFID读写装置,所述RFID读写装置与所述RFID物联芯片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RFID物联芯片进行设备信息的读写及记录;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RFID读写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RFID读写装置内的数据进行获取并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设备为光杆、光杆密封器、抽油杆和抽油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扶正块的外径小于所述抽油杆的大外圆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示功仪,所述示功仪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之间通信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写装置为手持式读写装置或固定式读写装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为本地数据处理装置和远端数据处理装置。7.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联采油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方法包括首次安装操作步骤和设备检修操作步骤;所述首次安装操作步骤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法祥陈建国李洪坤张桂林李汉锋付辉王国庆张志刚董超李金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