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节能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52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衡节能抽油机,属于油田采油抽油机,包括塔形机架、动力驱动装置、配重箱和抽油杆,配重箱通过钢丝绳连接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和配重箱设置在机架内部,动力驱动装置位于机架底部,动力驱动装置连接由链条、链轮组成的提升装置,链条与配重箱之间通过联接轴联接。在机架上端横梁中间一侧设置可调支架,悬吊轮和过渡轮设置在可调支架顶部。可调支架通过定位支撑轴与机架铰接,可调支架与机架之间设有支架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塔架斜支撑形状加可调支架结构,停机修井时塔架机体不用移动,方便维修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安全、结构实用、占地面积小、节能降耗、实用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机械采油用的抽油机,具体的说是一种平衡节能抽油机, 属于采油机械领域。 技术背景自五十年代至今,国内外油田采油用的主要设备是游梁式抽油机,如图6所示,该 抽油机是由电机44经三角皮带带动减速器,减速器动力输出轴两侧再联接摇臂45,摇 臂上装有配重块49,摇臂再通过连杆与游梁46活性联接,游梁由支轴以支点支撑,横 梁的前臂有弧形驴头47,驴头带动牵引钢丝绳48再与抽油杆联接,该抽油机就是将电 机动力经过减速器再通过摇臂带动游梁形成杠杆式运动,从而使驴头实现上、下运动, 带动钢丝绳与抽油杆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抽汲油作业工作,此设备结构复杂、维修率高、 消耗功率大,因此,许多专家和学者们都想改变这种笨拙的抽油设备,但是,至今在国 内油田现场应用的游梁式抽油机仍占80%以上。近三年来,国内抽油设备中又出现了与游梁式抽油机不同的智能摩擦式抽油机和电 控抽油机,如图7所示,智能摩擦式抽油机主体是塔式结构,动力源由电机44经联轴器 与减速器联接,减速器再经联轴器联接到摩擦轮50,钢丝绳绕挂在摩擦轮上,当电机转 动时,摩擦轮带动钢丝绳48联接的抽油杆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采油工作,钢丝绳的另 一端是配重箱51以平衡牵引力。此结构的动力机构在抽油机塔架的顶部,该结构的电机、 减速器都在塔架一侧的外面。此种抽油机改变了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结构,以摩擦轮带 动钢丝绳,在配重箱的配合下实现抽油杆的上、下往复运动,该抽油机从理论上讲比游梁式抽油机节省能源,但是,其动力机构在塔架上部,造成了重力不平衡、重力中心严 重偏离塔架支撑力点的中心,造成了工作运动不平稳、振动大、噪音大的严重缺陷,同 时对于维修和更换易损件极为不便, 一但有故障和问题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只有到顶 部进行高空作业,极不安全。如图8、图9所示,电控抽油机的结构与智能摩擦式抽油 机基本相同,虽然把动力部分设计在了塔架底部,克服了工作运动不平稳、振动大、噪 音大的缺陷,但其电机、减速器却安装在了塔架底座的体外,这不仅形成结构不协调, 占地面积大,不利于环保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极为不安全。同时,对于电控抽油机和智能摩擦式抽油机来说,均存在了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在 修井作业时,整个抽油机机体必须往后移动,才能满足修井车吊钩对井下物件的吊起和下放,修井完毕后再将整个抽油机塔架机体移回原处,这对于高9-10米、重8-10吨的 立式塔架来说,不仅在移动方面动用人力机力,更重要的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 也影响了修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电控抽油机和智能摩擦式抽油机均存在一旦停机修井,将牵引钢丝绳与 抽油杆光杆拆开后,配重箱必须用吊装设备对配重箱进行吊装配合,否则,不能拆机和 开机的缺陷。程控节能抽油机图10彻底改变了以上图8、图9电控抽油机和摩擦智能式抽油机的 弱点。但是,其仍然以电控系统为主要方式,对目前油田现场实际应用来说,由于各项 技术参数和控制方式采用了高端电子程控系统,需要操作工人要具有很高的电子技术水 平,此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油田采油作业现场环境,温差在零下四十度和零上四十度下 对电子程控系统无疑又是一大适应的难题,再加之大风、大雨、大雪气候时,电子程控 系统随时可发生故障,这就对实际正常生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图10相似的还有一种直线电机抽油机,也同样存在以上所述综合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实际使用中极不安全。再就是链条式抽油机,见图(11)所示,它虽然是以链条传动为动力传动,彻底改 变了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形式。但是,该链条式抽油机配重箱结构不合理,并以平衡气 缸机构为辅助动力,既繁索又没有达到节能之效果,反而使现场工作中随时准备充气设 备充气,增加了工作环节和工作量。该抽油机最大的缺陷就是在修井作业时,必须要把整个机体往后移出1-2米,并且 动力机构全部在整体外。又由于配重系统不合理加之与平衡气缸相辅助,势必造成工作 不协调、维修不方便、动力结构繁重、不能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各种抽油机的缺 陷,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结构实用、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小的平衡节能抽油机。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衡节能抽油机,包括塔 形机架、动力驱动装置、配重箱和抽油杆,配重箱通过钢丝绳连接抽油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和配重箱设置在机架内部,动力驱动装置位于机架底部,动力驱动装 置连接由链条、链轮组成的提升装置,链条与配重箱之间通过联接轴联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减速机通过联轴器、轴承座和主动链轮用传 动轴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链轮立柱,链轮立柱顶部设置从动链轮,链条连接在主动链 轮与从动链轮之间。动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使得提升装置循环运动,因链条与配重箱通过联接轴联接, 所以链条上、下转动时,带动配重箱上、下运动。由于配重箱连接钢丝绳,于是配重箱 的上下运动带动抽油杆上下运动,完成抽油动作。 与配重箱连接的联接轴与滑块连接,滑块设置在配重箱上的滑块座内,链条通过联 接轴带动滑块在滑块座内滑动,链条到上止点和下止点时,随链条的运动轨迹左右可滑 动。所述配重箱通过吊耳总成连接牵引钢丝绳,机架顶部设置过渡轮和悬吊轮,钢丝绳 通过过渡轮和悬吊轮与抽油杆联接。本技术在机架上端横梁中间一侧设置可调支架,悬吊轮和过渡轮设置在可调支 架顶部。可调支架通过定位支撑轴与机架铰接,可调支架与机架之间设有支架升降装置。在修机、修井作业时,可启动升降装置,将可调支架、悬吊轮一并收入到机架内, 作业完毕后启动升降装置,将可调支架与悬吊轮一并回到原工作位置。这样可方便停机 修井时的维修作业。可调支架包括支架横梁、支架前斜梁和支架后斜梁,支架横梁、支架前斜梁和支架 后斜梁相互连接且呈倒三角形设置,支架前斜梁和支架后斜梁通过定位支撑轴与机架铰 接,前悬吊轮设置在可调支架横梁上,支架横梁与机架横梁之间设有支架升降装置。支架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万向螺纹调节器、螺杆和设置在可调支架横梁上 的螺母,万向螺纹调节器连接螺杆,螺杆的另一端与螺母、螺母副配合。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联轴器和配重箱上分别设置制动器(常规设置)。可在钢丝绳断 裂,链条断裂、抽油杆脱扣诸方面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充分的立即刹车,全方位的保证 工作安全。从动链轮在链轮立柱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1-5米。根据不同的链轮立柱 的长度,抽油机可分A、 B、 C三个型号,A型冲程为4-5米,B型冲程为2-3.5米,C型 冲程为1-2米,以上三个机型全部包揽其它抽油机十几个型号的工作范围。所述机架上设有配重箱运行导轨,配重箱的两侧安装有自动调节式导向滚轮结构,使配重箱两侧的四个导向轮在沿导轨上、下运动中,通过导轮总成的弹簧装置和轴承滚 动结构实现了一定量的平稳的自动导向调节。此为普通现有技术,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 掌握。所述机架为塔形机架,机架顶部可设置折叠防护罩,使整机内部避免水、雨、尘、 雪的侵蚀。机架四周可设置薄钢板形成机体外壳,既安全又环保,美观实用。塔形的机 架可分成上支架与下支架形成可拆卸式连接,便于运输、安装。本技术的优点1、 本技术采用了塔架斜支撑形状加可调支架结构,使塔架底座偏离井口适当位 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节能抽油机,包括塔形机架(22)、动力驱动装置、配重箱(7)和抽油杆(21),配重箱(7)通过钢丝绳(13)连接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和配重箱(7)设置在机架(22)内部,动力驱动装置位于机架底部,动力驱动装置连接由链条(10)、链轮组成的提升装置,链条(10)与配重箱(7)之间通过联接轴(24)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祥郎继慧李书水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大通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