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19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其中所述压紧弹簧风冷装置包括:风冷装置基座、风冷装置散风管、冷风释放孔、风冷装置立管、冷风分配器、风冷装置进风管;所述冷风分配器位于风冷装置基座内部中心处,风冷装置基座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风冷装置进风管从风冷装置基座外壁一侧插入,并与冷风分配器底部贯通连接;所述风冷装置立管位于冷风分配器上方,风冷装置立管与冷风分配器贯通连接,风冷装置立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冷装置立管上端设有冷风释放孔,冷风释放孔的数量为6个,相邻冷风释放孔之间等距离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该反应器采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具体有较强的稳定性。

A new reactor for phosphorus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污水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脱磷除氮成为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目前市政污水一般采用生物法脱磷除氮。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的一种常见技术,是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良。其工艺过程为:污水从沟渠的一端进入,经过上百次的循环,溢流流出。在氧化沟的不同区域,形成了缺氧区和富氧区,实现了脱磷效果。但传统氧化沟由于缺乏碳源,不能提供聚磷菌所需要的足量的碳,污水处理工艺缺乏除磷的能力。改良型氧化沟的处理工艺设置了单独的厌氧区和缺氧区,使聚磷菌拥有释磷所需的厌氧环境和碳源,系统的除磷能力得到提升,但改良氧化沟的各个区域之间完全独立,不利于污水在各个区域之间的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位于一侧的一级污水缓冲池1通过污水输送泵2与位于左上部的厌氧发酵箱13连通,厌氧发酵箱13封闭结构;厌氧发酵箱13下部设有二级缓冲池3,两者管道连通;厌氧发酵箱13上部一侧设有溢流水回收管12,两者管道连通,溢流水回收管12排出水回流到一级污水缓冲池1;在支架14上部设有电气控制柜11;支架14一侧设有生化反应柱5,所述生化反应柱5水平放置,数量为五个,生化反应柱5中空结构,其外壳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生化反应柱5通过生化反应柱加压泵4与二级缓冲池3连通;所述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通过生化反应柱出水管10与连通生化反应柱5,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下部设有污泥排放管7,两者管道连通;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上部设有清水排放管9,两者管道连通;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腰部设有取样管8,两者管道连通;所述生化反应柱移动装置15位于生化反应柱5底部,其数量为六个;所述污水输送泵2、生化反应柱加压泵4与电气控制柜11导线控制链接。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架14结构的说明。所述支架14;支架外壳14-5与支架14顶板固定连接,含有齿条滑轨14-4与支架14底座垂直且固定连接,支架外壳14-5为中空结构;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4设于支架外壳14-5内部,并与支架14底座固定连接;所述L型滑块14-7布置于含有齿条滑轨14-4一侧,L型滑块14-7内部设有内藏式齿轮14-3;所述内藏式齿轮14-3与含有齿条滑轨14-4啮合连接;所述L型滑块14-7通过内藏式齿轮14-3与含有齿条滑轨14-4的啮合实现与含有齿条滑轨14-4的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4-6位于L型滑块14-7顶端,固定块14-6端部伸出支架外壳14-5外部,其腰部与支架外壳14-5固定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箱14-2布置于L型滑块14-7一侧,变速齿轮箱14-2与内藏式齿轮14-3传动连接;所述支架驱动电机14-1位于变速齿轮箱14-2下端一侧,支架驱动电机14-1与变速齿轮箱14-2传动连接,支架驱动电机14-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1控制相连。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4结构的说明。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4;所述翼型滑道14-4-1位于L型滑块14-7下方,且翼型滑道14-4-1与L型滑块14-7滑动连接,翼型滑道14-4-1的数量为2个,相邻翼型滑道14-4-1之间设有上层滑轨底部钢轨14-4-2;所述上层滑轨底部钢轨14-4-2的两侧与翼型滑道14-4-1底部固定焊接,上层滑轨底部钢轨14-4-2上表面设有减震孔14-4-3和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其中减震孔14-4-3的数量不少于20个,相邻减震孔14-4-3呈等距离分布。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结构的说明。所述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所述旋转喷油器14-4-4-2位于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上方,且旋转喷油器14-4-4-2底部旋转体设在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内部;所述喷油分散器14-4-4-3位于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下方,喷油分散器14-4-4-3上的出油管穿过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底部,并与旋转喷油器14-4-4-2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转喷油器14-4-4-2结构的说明。所述旋转喷油器14-4-4-2;所述旋转喷油嘴14-4-4-2-1位于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内部,旋转喷油嘴14-4-4-2-1底部旋转体的外表面设有驱动皮带14-4-4-2-2,且旋转喷油嘴14-4-4-2-1底部旋转体与喷油分散器出油管14-4-4-3-5贯通连接;所述旋转喷油器自带电机14-4-4-2-3位于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外部一侧,旋转喷油器自带电机14-4-4-2-3通过驱动皮带14-4-4-2-2带动旋转喷油嘴14-4-4-2-1进行旋转,其中旋转喷油器自带电机14-4-4-2-3与驱动皮带14-4-4-2-2转动连接,且旋转喷油器自带电机14-4-4-2-3与电气控制柜11导线控制连接。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转喷油嘴14-4-4-2-1结构的说明。所述旋转喷油嘴14-4-4-2-1;所述旋转基座14-4-4-2-1-4设在旋转喷油嘴底部旋转体14-4-4-2-1-1上表面,旋转基座14-4-4-2-1-4与旋转喷油嘴底部旋转体14-4-4-2-1-1转动连接,其中旋转喷油嘴底部旋转体14-4-4-2-1-1为椭圆形中空结构;所述旋转基座14-4-4-2-1-4上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喷油管14-4-4-2-1-3,螺纹喷油管14-4-4-2-1-3通过旋转基座14-4-4-2-1-4与旋转喷油嘴底部旋转体14-4-4-2-1-1贯通连接;所述旋转基座14-4-4-2-1-4一侧设有旋转喷油嘴专用电机14-4-4-2-1-2,旋转基座14-4-4-2-1-4与旋转喷油嘴专用电机14-4-4-2-1-2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喷油嘴专用电机14-4-4-2-1-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1控制连接;所述旋转基座14-4-4-2-1-4内部设有油过滤系统14-4-4-2-1-5。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油过滤系统14-4-4-2-1-5结构的说明。所述油过滤系统14-4-4-2-1-5;所述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位于整个油过滤系统14-4-4-2-1-5右部,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的右侧依次设有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和过滤系统右侧法兰14-4-4-2-1-5-7,且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和过滤系统右侧法兰14-4-4-2-1-5-7贯通连接;所述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设在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左侧,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的一端与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固定连接,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的另一端与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固定连接,其中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位于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左侧;所述润滑油导管14-4-4-2-1-5-3设在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包括:一级污水缓冲池(1),污水输送泵(2),二级缓冲池(3),生化反应柱加压泵(4),生化反应柱(5),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污泥排放管(7),取样管(8),清水排放管(9),生化反应柱出水管(10),电气控制柜(11),溢流水回收管(12),厌氧发酵箱(13),支架(14),生化反应柱移动装置(15);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侧的一级污水缓冲池(1)通过污水输送泵(2)与位于左上部的厌氧发酵箱(13)连通,厌氧发酵箱(13)封闭结构;厌氧发酵箱(13)下部设有二级缓冲池(3),两者管道连通;厌氧发酵箱(13)上部一侧设有溢流水回收管(12),两者管道连通,溢流水回收管(12)排出水回流到一级污水缓冲池(1);在支架(14)上部设有电气控制柜(11);支架(14)一侧设有生化反应柱(5),所述生化反应柱(5)水平放置,数量为五个,生化反应柱(5)中空结构,其外壳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生化反应柱(5)通过生化反应柱加压泵(4)与二级缓冲池(3)连通;所述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通过生化反应柱出水管(10)与连通生化反应柱(5),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下部设有污泥排放管(7),两者管道连通;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上部设有清水排放管(9),两者管道连通;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腰部设有取样管(8),两者管道连通;所述生化反应柱移动装置(15)位于生化反应柱(5)底部,其数量为六个;所述污水输送泵(2)、生化反应柱加压泵(4)与电气控制柜(11)导线控制链接;所述支架(14)内部设有含有齿条滑轨(14‑4);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4)内部设有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所述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内部设有旋转喷油器(14‑4‑4‑2);所述旋转喷油器(14‑4‑4‑2)内部设有旋转喷油嘴(14‑4‑4‑2‑1);所述旋转喷油嘴(14‑4‑4‑2‑1)内部设有油过滤系统(14‑4‑4‑2‑1‑5);所述油过滤系统(14‑4‑4‑2‑1‑5)内部设有电磁阀门(14‑4‑4‑2‑1‑5‑1);所述电磁阀门(14‑4‑4‑2‑1‑5‑1)内部设有压紧弹簧(14‑4‑4‑2‑1‑5‑1‑3);所述压紧弹簧(14‑4‑4‑2‑1‑5‑1‑3)内部设有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所述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包括:风冷装置基座(14‑4‑4‑2‑1‑5‑1‑3‑3‑1),风冷装置散风管(14‑4‑4‑2‑1‑5‑1‑3‑3‑2),冷风释放孔(14‑4‑4‑2‑1‑5‑1‑3‑3‑3),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风冷装置进风管(14‑4‑4‑2‑1‑5‑1‑3‑3‑6); 所述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位于风冷装置基座(14‑4‑4‑2‑1‑5‑1‑3‑3‑1)内部中心处,风冷装置基座(14‑4‑4‑2‑1‑5‑1‑3‑3‑1)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风冷装置进风管(14‑4‑4‑2‑1‑5‑1‑3‑3‑6)从风冷装置基座(14‑4‑4‑2‑1‑5‑1‑3‑3‑1)外壁一侧插入,并与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底部贯通连接;所述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位于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上方,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与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贯通连接,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为中空结构;所述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上端设有冷风释放孔(14‑4‑4‑2‑1‑5‑1‑3‑3‑3),冷风释放孔(14‑4‑4‑2‑1‑5‑1‑3‑3‑3)的数量为6个,相邻冷风释放孔(14‑4‑4‑2‑1‑5‑1‑3‑3‑3)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风冷装置散风管(14‑4‑4‑2‑1‑5‑1‑3‑3‑2)设在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外部,风冷装置散风管(14‑4‑4‑2‑1‑5‑1‑3‑3‑2)顶部为敞口结构,风冷装置散风管(14‑4‑4‑2‑1‑5‑1‑3‑3‑2)的直径大于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冷风通道,冷风通道与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包括:一级污水缓冲池(1),污水输送泵(2),二级缓冲池(3),生化反应柱加压泵(4),生化反应柱(5),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污泥排放管(7),取样管(8),清水排放管(9),生化反应柱出水管(10),电气控制柜(11),溢流水回收管(12),厌氧发酵箱(13),支架(14),生化反应柱移动装置(15);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侧的一级污水缓冲池(1)通过污水输送泵(2)与位于左上部的厌氧发酵箱(13)连通,厌氧发酵箱(13)封闭结构;厌氧发酵箱(13)下部设有二级缓冲池(3),两者管道连通;厌氧发酵箱(13)上部一侧设有溢流水回收管(12),两者管道连通,溢流水回收管(12)排出水回流到一级污水缓冲池(1);在支架(14)上部设有电气控制柜(11);支架(14)一侧设有生化反应柱(5),所述生化反应柱(5)水平放置,数量为五个,生化反应柱(5)中空结构,其外壳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生化反应柱(5)通过生化反应柱加压泵(4)与二级缓冲池(3)连通;所述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通过生化反应柱出水管(10)与连通生化反应柱(5),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下部设有污泥排放管(7),两者管道连通;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上部设有清水排放管(9),两者管道连通;去除重金属离子沉降箱(6)腰部设有取样管(8),两者管道连通;所述生化反应柱移动装置(15)位于生化反应柱(5)底部,其数量为六个;所述污水输送泵(2)、生化反应柱加压泵(4)与电气控制柜(11)导线控制链接;所述支架(14)内部设有含有齿条滑轨(14-4);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4)内部设有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所述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内部设有旋转喷油器(14-4-4-2);所述旋转喷油器(14-4-4-2)内部设有旋转喷油嘴(14-4-4-2-1);所述旋转喷油嘴(14-4-4-2-1)内部设有油过滤系统(14-4-4-2-1-5);所述油过滤系统(14-4-4-2-1-5)内部设有电磁阀门(14-4-4-2-1-5-1);所述电磁阀门(14-4-4-2-1-5-1)内部设有压紧弹簧(14-4-4-2-1-5-1-3);所述压紧弹簧(14-4-4-2-1-5-1-3)内部设有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所述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包括:风冷装置基座(14-4-4-2-1-5-1-3-3-1),风冷装置散风管(14-4-4-2-1-5-1-3-3-2),冷风释放孔(14-4-4-2-1-5-1-3-3-3),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风冷装置进风管(14-4-4-2-1-5-1-3-3-6);所述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位于风冷装置基座(14-4-4-2-1-5-1-3-3-1)内部中心处,风冷装置基座(14-4-4-2-1-5-1-3-3-1)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风冷装置进风管(14-4-4-2-1-5-1-3-3-6)从风冷装置基座(14-4-4-2-1-5-1-3-3-1)外壁一侧插入,并与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底部贯通连接;所述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位于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上方,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与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贯通连接,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为中空结构;所述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上端设有冷风释放孔(14-4-4-2-1-5-1-3-3-3),冷风释放孔(14-4-4-2-1-5-1-3-3-3)的数量为6个,相邻冷风释放孔(14-4-4-2-1-5-1-3-3-3)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风冷装置散风管(14-4-4-2-1-5-1-3-3-2)设在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外部,风冷装置散风管(14-4-4-2-1-5-1-3-3-2)顶部为敞口结构,风冷装置散风管(14-4-4-2-1-5-1-3-3-2)的直径大于风冷装置立管(14-4-4-2-1-5-1-3-3-4)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冷风通道,冷风通道与冷风分配器(14-4-4-2-1-5-1-3-3-5)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4)包括:支架驱动电机(14-1),变速齿轮箱(14-2),内藏式齿轮(14-3),含有齿条滑轨(14-4),支架外壳(14-5),固定块(14-6),L型滑块(14-7);所述支架外壳(14-5)位于支架(14)底座的上部,两者活动链接;支架外壳(14-5)与支架(14)顶板固定连接,含有齿条滑轨(14-4)与支架(14)底座垂直且固定连接,支架外壳(14-5)为中空结构;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4)设于支架外壳(14-5)内部,并与支架(14)底座固定连接;所述L型滑块(14-7)布置于含有齿条滑轨(14-4)一侧,L型滑块(14-7)内部设有内藏式齿轮(14-3);所述内藏式齿轮(14-3)与含有齿条滑轨(14-4)啮合连接;所述L型滑块(14-7)通过内藏式齿轮(14-3)与含有齿条滑轨(14-4)的啮合实现与含有齿条滑轨(14-4)的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4-6)位于L型滑块(14-7)顶端,固定块(14-6)端部伸出支架外壳(14-5)外部,其腰部与支架外壳(14-5)固定连接;所述变速齿轮箱(14-2)布置于L型滑块(14-7)一侧,变速齿轮箱(14-2)与内藏式齿轮(14-3)传动连接;所述支架驱动电机(14-1)位于变速齿轮箱(14-2)下端一侧,支架驱动电机(14-1)与变速齿轮箱(14-2)传动连接,支架驱动电机(14-1)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1)控制相连;所述含有齿条滑轨(14-4)包括:翼型滑道(14-4-1),上层滑轨底部钢轨(14-4-2),减震孔(14-4-3),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所述翼型滑道(14-4-1)位于L型滑块(14-7)下方,且翼型滑道(14-4-1)与L型滑块(14-7)滑动连接,翼型滑道(14-4-1)的数量为2个,相邻翼型滑道(14-4-1)之间设有上层滑轨底部钢轨(14-4-2);所述上层滑轨底部钢轨(14-4-2)的两侧与翼型滑道(14-4-1)底部固定焊接,上层滑轨底部钢轨(14-4-2)上表面设有减震孔(14-4-3)和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其中减震孔(14-4-3)的数量不少于20个,相邻减震孔(14-4-3)呈等距离分布;所述上层滑轨喷油装置(14-4-4)包括: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旋转喷油器(14-4-4-2),喷油分散器(14-4-4-3);所述旋转喷油器(14-4-4-2)位于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上方,且旋转喷油器(14-4-4-2)底部旋转体设在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内部;所述喷油分散器(14-4-4-3)位于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下方,喷油分散器(14-4-4-3)上的出油管穿过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底部,并与旋转喷油器(14-4-4-2)贯通连接;所述旋转喷油器(14-4-4-2)包括:旋转喷油嘴(14-4-4-2-1),驱动皮带(14-4-4-2-2),旋转喷油器自带电机(14-4-4-2-3);所述旋转喷油嘴(14-4-4-2-1)位于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内部,旋转喷油嘴(14-4-4-2-1)底部旋转体的外表面设有驱动皮带(14-4-4-2-2),且旋转喷油嘴(14-4-4-2-1)底部旋转体与喷油分散器出油管(14-4-4-3-5)贯通连接;所述旋转喷油器自带电机(14-4-4-2-3)位于上层滑轨喷油装置中部承轴(14-4-4-1)外部一侧,旋转喷油器自带电机(14-4-4-2-3)通过驱动皮带(14-4-4-2-2)带动旋转喷油嘴(14-4-4-2-1)进行旋转,其中旋转喷油器自带电机(14-4-4-2-3)与驱动皮带(14-4-4-2-2)转动连接,且旋转喷油器自带电机(14-4-4-2-3)与电气控制柜(11)导线控制连接;所述旋转喷油嘴(14-4-4-2-1)包括:旋转喷油嘴底部旋转体(14-4-4-2-1-1),旋转喷油嘴专用电机(14-4-4-2-1-2),螺纹喷油管(14-4-4-2-1-3),旋转基座(14-4-4-2-1-4),油过滤系统(14-4-4-2-1-5);所述旋转基座(14-4-4-2-1-4)设在旋转喷油嘴底部旋转体(14-4-4-2-1-1)上表面,旋转基座(14-4-4-2-1-4)与旋转喷油嘴底部旋转体(14-4-4-2-1-1)转动连接,其中旋转喷油嘴底部旋转体(14-4-4-2-1-1)为椭圆形中空结构;所述旋转基座(14-4-4-2-1-4)上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喷油管(14-4-4-2-1-3),螺纹喷油管(14-4-4-2-1-3)通过旋转基座(14-4-4-2-1-4)与旋转喷油嘴底部旋转体(14-4-4-2-1-1)贯通连接;所述旋转基座(14-4-4-2-1-4)一侧设有旋转喷油嘴专用电机(14-4-4-2-1-2),旋转基座(14-4-4-2-1-4)与旋转喷油嘴专用电机(14-4-4-2-1-2)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喷油嘴专用电机(14-4-4-2-1-2)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11)控制连接;所述旋转基座(14-4-4-2-1-4)内部设有油过滤系统(14-4-4-2-1-5);所述油过滤系统(14-4-4-2-1-5)包括:电磁阀门(14-4-4-2-1-5-1),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润滑油导管(14-4-4-2-1-5-3),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润滑油浓度传感器(14-4-4-2-1-5-5),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过滤系统右侧法兰(14-4-4-2-1-5-7),过滤球(14-4-4-2-1-5-8),过滤网(14-4-4-2-1-5-9),催化剂添加装置(14-4-4-2-1-5-10),润滑油搅拌漏斗(14-4-4-2-1-5-11);所述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位于整个油过滤系统(14-4-4-2-1-5)右部,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的右侧依次设有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和过滤系统右侧法兰(14-4-4-2-1-5-7),且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和过滤系统右侧法兰(14-4-4-2-1-5-7)贯通连接;所述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设在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左侧,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的一端与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固定连接,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的另一端与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固定连接,其中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位于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左侧;所述润滑油导管(14-4-4-2-1-5-3)设在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内部,润滑油导管(14-4-4-2-1-5-3)为水平布置的圆柱形中空结构,润滑油导管(14-4-4-2-1-5-3)的一端与过滤系统承轴(14-4-4-2-1-5-6)贯通连接,润滑油导管(14-4-4-2-1-5-3)的另一端通过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与电磁阀门(14-4-4-2-1-5-1)贯通连接,其中电磁阀门(14-4-4-2-1-5-1)位于过滤系统左侧法兰(14-4-4-2-1-5-2)的左侧,且电磁阀门(14-4-4-2-1-5-1)与电气控制柜(11)导线控制连接;所述过滤球(14-4-4-2-1-5-8)、过滤网(14-4-4-2-1-5-9)、催化剂添加装置(14-4-4-2-1-5-10)和润滑油搅拌漏斗(14-4-4-2-1-5-11)依次设在润滑油导管(14-4-4-2-1-5-3)内部,其中过滤球(14-4-4-2-1-5-8)的数量为3组,相邻过滤球(14-4-4-2-1-5-8)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润滑油浓度传感器(14-4-4-2-1-5-5)设在过滤系统连接壳体(14-4-4-2-1-5-4)上部,润滑油浓度传感器(14-4-4-2-1-5-5)与电气控制柜(11)导线控制连接;所述电磁阀门(14-4-4-2-1-5-1)包括:电磁阀门壳体(14-4-4-2-1-5-1-1),阀门内孔道(14-4-4-2-1-5-1-2),压紧弹簧(14-4-4-2-1-5-1-3),张闭圆板(14-4-4-2-1-5-1-4),圆板支架(14-4-4-2-1-5-1-5),转动板(14-4-4-2-1-5-1-6),电磁阀门自带电机(14-4-4-2-1-5-1-7),电磁阀门A齿轮(14-4-4-2-1-5-1-8),电磁阀门B齿轮(14-4-4-2-1-5-1-9),阀门内搅拌装置(14-4-4-2-1-5-1-10);所述电磁阀门壳体(14-4-4-2-1-5-1-1)为水平布置的圆柱形中空结构,电磁阀门壳体(14-4-4-2-1-5-1-1)内部设有阀门内孔道(14-4-4-2-1-5-1-2)和阀门内搅拌装置(14-4-4-2-1-5-1-10);所述张闭圆板(14-4-4-2-1-5-1-4)位于阀门内孔道(14-4-4-2-1-5-1-2)内部,张闭圆板(14-4-4-2-1-5-1-4)的数量为2个,相邻张闭圆板(14-4-4-2-1-5-1-4)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14-4-4-2-1-5-1-3);所述压紧弹簧(14-4-4-2-1-5-1-3)的数量为6个,相邻压紧弹簧(14-4-4-2-1-5-1-3)之间等距离分布,压紧弹簧(14-4-4-2-1-5-1-3)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圆板支架(14-4-4-2-1-5-1-5)位于电磁阀门壳体(14-4-4-2-1-5-1-1)外部一侧,圆板支架(14-4-4-2-1-5-1-5)的一端通过支杆与张闭圆板(14-4-4-2-1-5-1-4)固定连接,圆板支架(14-4-4-2-1-5-1-5)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转动板(14-4-4-2-1-5-1-6)转动连接,其中转动板(14-4-4-2-1-5-1-6)设在圆板支架(14-4-4-2-1-5-1-5)右侧;所述电磁阀门B齿轮(14-4-4-2-1-5-1-9)连接在转动板(14-4-4-2-1-5-1-6)下方,电磁阀门B齿轮(14-4-4-2-1-5-1-9)底部设有电磁阀门A齿轮(14-4-4-2-1-5-1-8),电磁阀门A齿轮(14-4-4-2-1-5-1-8)与电磁阀门B齿轮(14-4-4-2-1-5-1-9)转动连接;所述电磁阀门自带电机(14-4-4-2-1-5-1-7)位于电磁阀门A齿轮(14-4-4-2-1-5-1-8)一侧,两者传动连接,电磁阀门自带电机(14-4-4-2-1-5-1-7)与电气控制柜(11)导线控制连接;所述压紧弹簧(14-4-4-2-1-5-1-3)包括:压紧弹簧顶杆(14-4-4-2-1-5-1-3-1),弹簧体(14-4-4-2-1-5-1-3-2),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压紧弹簧底托(14-4-4-2-1-5-1-3-4);所述压紧弹簧底托(14-4-4-2-1-5-1-3-4)位于整个压紧弹簧(14-4-4-2-1-5-1-3)底部,压紧弹簧底托(14-4-4-2-1-5-1-3-4)两侧与连接法兰;所述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设在压紧弹簧底托(14-4-4-2-1-5-1-3-4)上方,且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底部与压紧弹簧底托(14-4-4-2-1-5-1-3-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体(14-4-4-2-1-5-1-3-2)设在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外部,弹簧体(14-4-4-2-1-5-1-3-2)的直径大于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的直径,弹簧体(14-4-4-2-1-5-1-3-2)底端与压紧弹簧风冷装置(14-4-4-2-1-5-1-3-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紧弹簧顶杆(14-4-4-2-1-5-1-3-1)固定连接在弹簧体(14-4-4-2-1-5-1-3-2)顶端,压紧弹簧顶杆(14-4-4-2-1-5-1-3-1)两侧与固定盘连接;所述阀门内搅拌装置(14-4-4-2-1-5-1-10)包括:搅拌装置驱动电机(14-4-4-2-1-5-1-10-1),搅拌装置凸轮(14-4-4-2-1-5-1-10-2),凸轮连杆(14-4-4-2-1-5-1-10-3),搅拌装置转动轴(14-4-4-2-1-5-1-10-4),搅拌装置摇臂(14-4-4-2-1-5-1-10-5),板间固定杆(14-4-4-2-1-5-1-10-6),水平波浪板(14-4-4-2-1-5-1-10-7);所述板间固定杆(14-4-4-2-1-5-1-10-6)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板间固定杆(14-4-4-2-1-5-1-10-6)之间设有水平波浪板(14-4-4-2-1-5-1-10-7),且板间固定杆(14-4-4-2-1-5-1-10-6)与固水平波浪板(14-4-4-2-1-5-1-10-7)固定连接,其中水平波浪板(14-4-4-2-1-5-1-10-7)的数量为4个,相邻水平波浪板(14-4-4-2-1-5-1-10-7)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搅拌装置转动轴(14-4-4-2-1-5-1-10-4)连接在相邻板间固定杆(14-4-4-2-1-5-1-10-6)两端之间,搅拌装置转动轴(14-4-4-2-1-5-1-10-4)一侧设有搅拌装置摇臂(14-4-4-2-1-5-1-10-5),搅拌装置摇臂(14-4-4-2-1-5-1-10-5)下端与搅拌装置转动轴(14-4-4-2-1-5-1-10-4)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凸轮连杆(14-4-4-2-1-5-1-10-3)位于搅拌装置摇臂(14-4-4-2-1-5-1-10-5)上方,凸轮连杆(14-4-4-2-1-5-1-10-3)一侧设有搅拌装置凸轮(14-4-4-2-1-5-1-10-2),凸轮连杆(14-4-4-2-1-5-1-10-3)细端与搅拌装置凸轮(14-4-4-2-1-5-1-10-2)不同轴转动连接,凸轮连杆(14-4-4-2-1-5-1-10-3)粗端与搅拌装置摇臂(14-4-4-2-1-5-1-10-5)上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装置驱动电机(14-4-4-2-1-5-1-10-1)位于搅拌装置凸轮(14-4-4-2-1-5-1-10-2)一侧,搅拌装置驱动电机(14-4-4-2-1-5-1-10-1)与搅拌装置凸轮(14-4-4-2-1-5-1-10-2)传动连接,且搅拌装置驱动电机(14-4-4-2-1-5-1-10-1)与电气控制柜(11)导线控制连接;所述喷油分散器(14-4-4-3)包括:喷油分散器储油室(14-4-4-3-1),喷油分散器进油管(14-4-4-3-2),喷油齿轮(14-4-4-3-3),进油管密封块(14-4-4-3-4),喷油分散器出油管(14-4-4-3-5),进油齿轮(14-4-4-3-6),出油管密封块(14-4-4-3-7);所述喷油齿轮(14-4-4-3-3)位于喷油分散器储油室(14-4-4-3-1)内部,喷油齿轮(14-4-4-3-3)左侧设有进油齿轮(14-4-4-3-6),两者啮合传动链接,喷油齿轮(14-4-4-3-3)与进油齿轮(14-4-4-3-6)均为侧面带孔的中空结构,且喷油齿轮(14-4-4-3-3)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喷油分散器进油管(14-4-4-3-2)穿插在喷油分散器储油室(14-4-4-3-1)右侧,喷油分散器进油管(14-4-4-3-2)与喷油齿轮(14-4-4-3-3)通过支架贯通连接,喷油分散器进油管(14-4-4-3-2)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密封块(14-4-4-3-4),其中进油管密封块(14-4-4-3-4)位于喷油分散器储油室(14-4-4-3-1)外部上侧;所述喷油分散器出油管(14-4-4-3-5)穿插在喷油分散器储油室(14-4-4-3-1)左侧,喷油分散器出油管(14-4-4-3-5)与进油齿轮(14-4-4-3-6)通过支架贯通连接,喷油分散器出油管(14-4-4-3-5)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油管密封块(14-4-4-3-7),其中出油管密封块(14-4-4-3-7)位于喷油分散器储油室(14-4-4-3-1)外部下侧;所述喷油分散器出油管(14-4-4-3-5)顶端与旋转喷油器(14-4-4-2)贯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除磷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柱移动装置(15)包括:生化反应柱移动装置顶板(15-1),润滑油加注装置(15-2),生化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瑛范宁范毓纯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