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55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包括底座和主板,所述底座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水槽,且该底座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竖直设置有所述主板,所述第一水槽上方的主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漏斗、球和喇叭管,所述第二水槽上方的主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片、飞机模型和玻璃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将多个实验所用器材组合安装于同一块主板上形成一个整体,整齐美观,便于携带搬运,且更加直观有效,演示起来更加方便,有利于减轻老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
本技术属于教学实验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
技术介绍
在初中阶段,流体压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不像固体和液体产生的压强那样直观,而且有简单的计算公式可以套用。因此,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在教学内容上设置了较多关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例如:用漏斗吹乒乓球实验、吹硬币实验、吹纸实验以及飞机升力演示实验等。在有限的课时内老师需要向学生演示这么多的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器材也较多,非常凌乱,且不易搬运,有些实验也不够直观,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现有实验器材多且凌乱、不易搬运且有些演示实验不够直观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将多组演示实验所用器材安装于同一个主板上形成一个整体,使演示更为方便,便于携带,且更为直观有效,有利于减轻老师负担以及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包括底座和主板,所述底座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水槽,且该底座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竖直设置有所述主板,所述第一水槽上方的主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漏斗、球和喇叭管,所述第二水槽上方的主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片、飞机模型和玻璃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漏斗、喇叭管和玻璃管均通过卡环与所述主板卡扣固定,所述球通过固定在所述主板上的球框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圆片和飞机模型均通过固定在所述主板上的盛放盒放置在所述主板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喇叭管水平设置,其粗细两端的下表面均竖直设置有吸管,且所述吸管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水槽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片和飞机模型上均贯穿有两根竖直的固定轴将圆片和飞机模型固定在各自对应的盛放盒底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玻璃管中间粗,两端细,且两个细端的其中一个和粗的部分的上表面均向上竖直设置有液柱管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玻璃管的两个细端均连接有软管,且其中一个软管置于所述第二水槽内,另一个软管与设置于第二水槽内的水泵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底座和主板,将多个实验所用器材组合安装于同一块主板上形成一个整体,整齐美观,便于携带搬运,且更加直观有效,演示起来更加方便,有利于减轻老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1、主板,2、漏斗,3、卡环,4、固定轴,5、圆片,6、盛放盒,7、飞机模型,8、软管,9、第二水槽,10、玻璃管,11、液柱管道,12、第一水槽,13、吸管,14、底座,15、喇叭管,16、球框,17、球,18、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包括底座14和主板1,底座14内间隔设置有第一水槽12和第二水槽9,用来盛放实验所需用水,在底座14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竖直设置有主板1,用来固定各个实验器材,第一水槽12上方的主板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漏斗2、球17和喇叭管15,第二水槽9上方的主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片5、飞机模型7和玻璃管10,将5个实验的实验器材安装在同一个主板1上形成一个整体,便于携带,演示方便,有利于减轻老师负担,增强教学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漏斗2、喇叭管15和玻璃管10均通过卡环3与主板1卡扣固定,以增强连接牢固性,球17通过固定在主板1上的球框16放置在主板1上,圆片5和飞机模型7均通过固定在主板1上的盛放盒6放置在主板1上,且圆片5和飞机模型7上均贯穿有两根竖直的固定轴4将圆片5和飞机模型7固定在各自对应的盛放盒6的底部,便于整体移动和取用。在本实施例中,漏斗2和球17为一个实验的实验器材,为了便于学生观察,球17采用体积较大的轻质皮球,漏斗可用大型油壶自制,成本低廉且制造方便,进行实验时将球17和漏斗2取下,漏斗2小口朝上,大口朝下,将球17从漏斗2大口内抵在漏斗2的内壁上,在无外力作用时球17由于自身重力会掉落,而从漏斗2小口向漏斗2内吹气时,球17抵在了漏斗2内壁上而不会掉落,这是由于球17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下方空气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上下方产生压强差,进而产生向上的压力差,导致球17不掉落。由此初步直观地向学生演示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本实验可采用鼓风机对漏斗2吹气,避免人工吹气的不卫生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圆片5为一个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时将圆片5从对应的固定轴4上取下置于水平面,用鼓风机向圆片5上方吹风,圆片5会跳起来,以此进一步向学生证明空气流速快,对应压强小的理论。本实验常用硬币作为圆片5来使用,但在教学时硬币较小不易观察,本实施例采用体积较大的铝片作为圆片5来使用,且在铝片上涂上颜色,以增强视觉效果和直观性,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在本实施例中,喇叭管15为一个实验的实验器材,喇叭管15水平设置,其粗细两端的下表面均竖直设置有吸管13,且吸管13向下延伸至第一水槽12中,用以直观反应出实验现象。而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和区分,本实验可将喇叭管15按两根吸管13所在位置分为两部分并涂以不同的颜色,演示时水槽置水,两根吸管13内均无液柱生成,用吹风机向喇叭管15中吹风时两根吸管13内有液柱生成且喇叭管15较细的一端对应的吸管13内的液柱要更高,以此通过直观对比来向学生展示出气体流速快的位置对应压强小的结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在本实施例中,飞机模型7为一个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时将飞机模型7从对应的固定轴4上取下并置于吹风机的风口处,可见飞机模型7在有风状态时飞了起来,以此来向学生展示飞机升力形成的原理。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在飞机模型7上加一些标识或颜色,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一些五角星置于飞机模型7上,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玻璃管10为一个实验的实验器材,玻璃管10中间粗,两端细,以便形成流速差,细端的其中一个和粗的部分的上表面均向上竖直设置有液柱管道11,用以直观反应实验现象,两个细端均连接有软管8,其中一个软管8置于第二水槽9内,另一个软管8与设置于第二水槽9内的水泵18相连,用以形成完整的水流回路进行实验。实验时,水泵18将第二水槽9内的水送至玻璃管10内并形成完整回路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在两个液柱管道11内形成液柱,由于玻璃管10粗细不均形成流速差,使得细端对应的液柱管道11内的液柱比玻璃管10粗的部分对应的液柱管道11内的液柱低,用液柱高度的直观对比,引导学生得出液体流速快的位置对应压强小的结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槽12和第二水槽9内的水均带有颜色,漏斗2、吸管13、盛放盒6、玻璃管10以及液柱管道11均为透明材质,使实验器材和实验现象更加直观地体现,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增强实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时,将本演示仪置于讲台上,本演示仪共包含5项实验,需要进行哪个实验时取用相关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完成后归于原位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主板,所述底座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水槽,且该底座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竖直设置有所述主板,所述第一水槽上方的主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漏斗、球和喇叭管,所述第二水槽上方的主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片、飞机模型和玻璃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主板,所述底座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水槽,且该底座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竖直设置有所述主板,所述第一水槽上方的主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漏斗、球和喇叭管,所述第二水槽上方的主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圆片、飞机模型和玻璃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喇叭管和玻璃管均通过卡环与所述主板卡扣固定,所述球通过固定在所述主板上的球框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圆片和飞机模型均通过固定在所述主板上的盛放盒放置在所述主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勇张德峰郑丹丹孙天祥王军灿殷志锋臧立新张建智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市第二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