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40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其结构包括气缸、活塞杆、进气口、出气口、支架、阀盖、阀体、进料口、出料口、阀芯、阀杆、转柄、连接器和支撑装置,为解决无法快速紧密的连接气缸和外接软管进行导气的问题,通过在出气口右端设置了连接器,将壳体右端底部与出气口左端螺纹连接,再将外接软管与连接头进行插接,旋转旋钮锁紧,达到快速紧密的连接外接软管的效果,为解决无法对阀进行支撑,在重力影响下,导致连接的外接管道变形泄露的问题,通过在阀体底部设置了支撑装置,将承接壳与阀体底部插接,再旋转转套带动连接座向上移动,使弹簧压缩,产生向上的弹力支撑阀体,达到支撑阀体,保护外接管道防止泄露的效果。

A kind of cylinder and manual opera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
本技术涉及气缸
,具体涉及一种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
技术介绍
气缸是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是一种气动和手动相互结合的阀,但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上的气缸连接不方便,且阀连接后受重力影响连接的外接管道容易变形泄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快速紧密的连接气缸和外接软管进行导气,无法对阀进行支撑,在重力影响下,导致连接的外接管道变形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解决了无法快速紧密的连接气缸和外接软管进行导气,无法对阀进行支撑,在重力影响下,导致连接的外接管道变形泄露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紧密的连接外接软管和支撑阀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包括气缸、活塞杆、进气口、出气口、支架、阀盖、阀体、进料口、出料口、阀芯、阀杆、转柄、连接器和支撑装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包括气缸(1)、活塞杆(2)、进气口(3)、出气口(4)、支架(5)、阀盖(6)、阀体(7)、进料口(8)、出料口(9)、阀芯(10)、阀杆(11)和转柄(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12)和支撑装置(13),所述气缸(1)底部与活塞杆(2)顶部进行插接,所述气缸(1)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气口(3),所述气缸(1)顶部左端设置有出气口(4),所述气缸(1)底部与支架(5)顶部进行焊接,所述支架(5)底部与阀盖(6)顶部进行焊接,所述阀盖(6)底部与阀体(7)顶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阀体(7)左端设置有进料口(8),所述阀体(7)右端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与手动操作机构分体,包括气缸(1)、活塞杆(2)、进气口(3)、出气口(4)、支架(5)、阀盖(6)、阀体(7)、进料口(8)、出料口(9)、阀芯(10)、阀杆(11)和转柄(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12)和支撑装置(13),所述气缸(1)底部与活塞杆(2)顶部进行插接,所述气缸(1)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气口(3),所述气缸(1)顶部左端设置有出气口(4),所述气缸(1)底部与支架(5)顶部进行焊接,所述支架(5)底部与阀盖(6)顶部进行焊接,所述阀盖(6)底部与阀体(7)顶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阀体(7)左端设置有进料口(8),所述阀体(7)右端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阀体(7)内部设置有阀芯(10),所述阀芯(10)顶部与阀杆(11)底部与进行插接,所述阀杆(11)顶部与活塞杆(2)底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出气口(4)左端与连接器(12)右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阀体(7)底部与支撑装置(13)顶部进行插接,所述转柄(14)底部与活塞杆(2)顶部进行插接,所述连接器(12)由壳体(121)、密封圈(122)、外螺纹(123)、连接头(124)、旋钮(125)和防滑纹(126)组成,所述壳体(121)底部右端与密封圈(122)左端进行插接,所述壳体(121)底部右端外径设置有外螺纹(123),所述壳体(121)顶部与连接头(124)底部进行插接,所述连接头(124)外径与旋钮(125)内表面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旋钮(125)外表面设置有等距排列的防滑纹(126),所述壳体(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晓明伍向兵樊明权林石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沃茨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