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73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包括折叠机构和快装机构,通过设置了折叠机构在移动杆内部,设置橡胶套,有利于提高对第一连杆等部件的防护效果,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有利于提高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带动效果,设置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有利于提高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移动时的固定限位效果,通过设置了快装机构在折叠杆内部,设置带动杆和第二移动杆,有利于提高对连接组件的控制效果,设置受压弹簧和卡槽,有利于提高对连接组件之间的快速连接效果。件之间的快速连接效果。件之间的快速连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阀门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阀门操作杆指的是对阀门的开合动作进行控制的机械组件。
[0003]现有装置在操作时,需要携带各种类型的操作杆,且由于阀门的深浅和规格类型均不相同,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阀门操作杆进行组装和拆卸,耗费了大量时间,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每次工作时需要带上较多不同规格的操作杆,使得运输成本较高,同时现有装置体积较为庞大且单一,在使用和运输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该装置包括主杆身、第一魔术贴、固定板、拉动手柄、移动杆、折叠机构、折叠杆、第二魔术贴、快装机构、操作头和连接组件,所述主杆身底部中侧与第一魔术贴粘黏连接,所述主杆身顶部与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内部滑槽与拉动手柄滑动连接,所述主杆身内槽与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下方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顶部中侧与第二魔术贴粘黏连接,所述折叠杆右端设有操作头,所述操作头左端面与连接组件螺栓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折叠杆右端内槽壁滑动连接,所述折叠机构设于移动杆外侧,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橡胶套、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转轴、第一连杆、连接轴、第二转轴、第二连杆、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所述移动杆外侧底部与橡胶套螺栓连接,所述橡胶套与折叠杆外侧左端与与橡胶套螺栓连接,所述移动杆上下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槽壁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底部或者顶部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侧面与第一连杆顶部杆头焊接,所述第一连杆中侧通孔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底部杆头与第二转轴外侧面焊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折叠杆上下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第二连杆中侧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顶部杆头与第三转轴外侧面焊接,所述第三转轴与移动杆上下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底部杆头与第四转轴外侧面焊接,所述第四转轴上下两侧均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内槽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设于折叠杆上下两侧的内壁,所述快装机构设于折叠杆右端。
[0006]优选的,所述快装机构包括第三滑槽、带动杆、第二移动杆、受压弹簧和卡槽,所述折叠杆右端设于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槽与带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带动杆右端中侧与第二移动杆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右端与连接组件左端通孔壁滑动连接,所述带动杆右端中侧与受压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受压弹簧与折叠杆内壁弹性连接,所述折叠杆右端通
槽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槽壁与连接组件的卡接珠相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橡胶套呈规格为8CM的方形筒状,且橡胶套的最大延伸角度区间为0~180度。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呈开口直径为10CM的凹字形,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呈自上而下交错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外侧面共设有两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连接轴与折叠杆端面呈平行关系。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内部的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与折叠杆内部的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以连接轴呈对称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带动杆与第二移动杆呈垂直关系,且第二移动杆长度与折叠杆右侧通槽长度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卡槽直径长度为连接组件卡接珠直径的三分之一长度,且卡槽圆心与折叠杆右侧通槽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材质为材料钢。
[0014]优选的,所述受压弹簧材质为高碳钢。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6]本技术所述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通过设置了折叠机构在移动杆内部,设置橡胶套,有利于提高对第一连杆等部件的防护效果,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有利于提高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带动效果,设置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有利于提高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移动时的固定限位效果。
[0017]本技术所述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通过设置了快装机构在折叠杆内部,设置带动杆和第二移动杆,有利于提高对连接组件的控制效果,设置受压弹簧和卡槽,有利于提高对连接组件之间的快速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折叠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折叠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快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主杆身

1、第一魔术贴

2、固定板

3、拉动手柄

4、移动杆

5、折叠机构

6、折叠杆

7、第二魔术贴

8、快装机构

9、操作头

10、连接组件

11、橡胶套

61、第一滑槽

62、第一滑块

63、第一转轴

64、第一连杆

65、连接轴

66、第二转轴

67、第二连杆

68、第三转轴

69、第四转轴

610、第二滑块

611、第二滑槽

612、第三滑槽

91、带动杆
ꢀ‑
92、第二移动杆

93、受压弹簧

94、卡槽

9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
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包括主杆身 1、第一魔术贴2、固定板3、拉动手柄4、移动杆5、折叠机构6、折叠杆7、第二魔术贴8、快装机构9、操作头10和连接组件11,所述主杆身1底部中侧与第一魔术贴2粘黏连接,所述主杆身1顶部与固定板3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3内部滑槽与拉动手柄4滑动连接,所述主杆身1内槽与移动杆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阀门操作杆,包括主杆身(1)和连接组件(11),所述主杆身(1)底部中侧与第一魔术贴(2)粘黏连接,所述主杆身(1)顶部与固定板(3)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3)内部滑槽与拉动手柄(4)滑动连接,所述主杆身(1)内槽与移动杆(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5)下方设有折叠杆(7),所述折叠杆(7)顶部中侧与第二魔术贴(8)粘黏连接,所述折叠杆(7)右端设有操作头(10),所述操作头(10)左端面与连接组件(11)螺栓连接,所述连接组件(11)与折叠杆(7)右端内槽壁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机构(6)和快装机构(9),所述折叠机构(6)设于移动杆(5)外侧,所述折叠机构(6)包括橡胶套(61)、第一滑槽(62)、第一滑块(63)、第一转轴(64)、第一连杆(65)、连接轴(66)、第二转轴(67)、第二连杆(68)、第三转轴(69)、第四转轴(610)、第二滑块(611)和第二滑槽(612),所述移动杆(5)外侧底部与橡胶套(61)螺栓连接,所述橡胶套(61)与折叠杆(7)外侧左端螺栓连接,所述移动杆(5)上下两侧内壁均设有第一滑槽(62),所述第一滑槽(62)内槽壁与第一滑块(6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3)底部或者顶部与第一转轴(6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4)外侧面与第一连杆(65)顶部杆头焊接,所述第一连杆(65)中侧通孔与连接轴(6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5)底部杆头与第二转轴(67)外侧面焊接,所述第二转轴(67)与折叠杆(7)上下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66)与第二连杆(68)中侧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8)顶部杆头与第三转轴(69)外侧面焊接,所述第三转轴(69)与移动杆(5)上下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8)底部杆头与第四转轴(610)外侧面焊接,所述第四转轴(610)上下两侧均与第二滑块(6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611)与第二滑槽(612)内槽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612)设于折叠杆(7)上下两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沃茨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