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92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包括:脚蹬拉力绳、双手拉力绳、把手、脚蹬板、拉力管组件、拉环、收纳袋、把手管、把套、脚蹬管、踏板、弹性包覆带;所述脚蹬拉力绳由双手拉力绳、把手及脚蹬板构成;所述双手拉力绳由拉力管组件及拉环构成,且拉力管组件与拉环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由把手管及两件把套构成,且把手管与两件把套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实现脚蹬拉力绳与双手拉力绳之间的转换,功能多样,通过调整拉力管数量来调整力度,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便于携带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育锻炼以保持健康,提升身体素质,拉力绳作为一种成本低廉,能够有效提升肌肉力量和身体素质的健身工具,越来越受到广大健身者的青睐。目前使用的拉力绳结构固定,不能实现脚蹬拉力绳与双手拉力绳之间的转换,功能单一,拉力绳数量固定,无法调节,不便于携带,使用起来极其不便。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来解决目前存在的结构固定,不能实现脚蹬拉力绳与双手拉力绳之间的转换,功能单一,拉力绳数量固定,无法调节,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固定,不能实现脚蹬拉力绳与双手拉力绳之间的转换,功能单一,拉力绳数量固定,无法调节,不便于携带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包括:脚蹬拉力绳、双手拉力绳、把手、脚蹬板、拉力管组件、拉环、收纳袋、把手管、把套、脚蹬管、踏板、弹性包覆带、堵套、管头、耐磨套、拉力管、拉环把手、固定块;所述脚蹬拉力绳由双手拉力绳、把手及脚蹬板构成;所述双手拉力绳由拉力管组件及拉环构成,且拉力管组件与拉环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由把手管及两件把套构成,且把手管与两件把套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脚蹬板由脚蹬管、踏板、弹性包覆带及堵套构成,且堵套与脚蹬管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拉力管组件由管头、耐磨套及拉力管构成,且管头及耐磨套通过套合方式设置在拉力管的两端;所述拉环上设置有拉环把手及固定块;所述脚蹬拉力绳为可拆卸式结构,且拆卸后的脚蹬拉力绳放置在收纳袋中。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所述拉环把手上设置有圆形通孔,且把手管及脚蹬管与拉环把手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所述踏板的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且所述圆形通孔与脚蹬管的外径相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所述弹性包覆带的展开俯视外形特征呈矩形状,且弹性包覆带上设置有两个与脚蹬管的外径相配合的圆形通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三个卡槽,且所述卡槽的俯视外形特征呈“Ω”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所述把套、踏板及拉环把手上均设置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所述拉力管为高弹力天然乳胶管,且耐磨套的材质为耐磨硅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拉环把手上设置有圆形通孔,且把手管及脚蹬管与拉环把手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的设置,把手管及脚蹬管可以拆卸,实现脚蹬拉力绳与双手拉力绳之间的转换,功能多样。2、本技术通过踏板的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且所述圆形通孔与脚蹬管的外径相配合的设置,使踏板与脚蹬管为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收纳。3、本技术通过固定块上设置有三个卡槽,且所述卡槽的俯视外形特征呈“Ω”状的设置,固定拉力管组件的作用,使拉力管组件与固定块为可拆卸式连接,可以通过调整拉力管数量来调整力度,便于安装及拆卸。4、本技术通过脚蹬拉力绳为可拆卸式结构,且拆卸后的脚蹬拉力绳放置在收纳袋中的设置,方便携带。5、本技术通过对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实现脚蹬拉力绳与双手拉力绳之间的转换,功能多样,通过调整拉力管数量来调整力度,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便于携带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脚蹬拉力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手拉力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手拉力器上安装把手管及脚蹬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拉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把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踏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弹性包覆带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收纳袋结构示意图。图中:脚蹬拉力绳1、双手拉力绳2、把手3、脚蹬板4、拉力管组件5、拉环6、收纳袋7、把手管301、把套302、脚蹬管401、踏板402、弹性包覆带403、堵套404、管头501、耐磨套502、拉力管503、拉环把手601、固定块6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包括:脚蹬拉力绳1、双手拉力绳2、把手3、脚蹬板4、拉力管组件5、拉环6、收纳袋7、把手管301、把套302、脚蹬管401、踏板402、弹性包覆带403、堵套404、管头501、耐磨套502、拉力管503、拉环把手601、固定块602;脚蹬拉力绳1由双手拉力绳2、把手3及脚蹬板4构成;双手拉力绳2由拉力管组件5及拉环6构成,且拉力管组件5与拉环6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把手3由把手管301及两件把套302构成,且把手管301与两件把套302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脚蹬板4由脚蹬管401、踏板402、弹性包覆带403及堵套404构成,且堵套404与脚蹬管401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拉力管组件5由管头501、耐磨套502及拉力管503构成,且管头501及耐磨套502通过套合方式设置在拉力管503的两端;拉环6上设置有拉环把手601及固定块602;脚蹬拉力绳1为可拆卸式结构,且拆卸后的脚蹬拉力绳1放置在收纳袋7中。具体的,拉环把手601上设置有圆形通孔,且把手管301及脚蹬管401与拉环把手601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把手管301及脚蹬管401可以拆卸,实现脚蹬拉力绳1与双手拉力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包括:脚蹬拉力绳(1)、双手拉力绳(2)、把手(3)、脚蹬板(4)、拉力管组件(5)、拉环(6)、收纳袋(7)、把手管(301)、把套(302)、脚蹬管(401)、踏板(402)、弹性包覆带(403)、堵套(404)、管头(501)、耐磨套(502)、拉力管(503)、拉环把手(601)、固定块(602);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拉力绳(1)由双手拉力绳(2)、把手(3)及脚蹬板(4)构成;所述双手拉力绳(2)由拉力管组件(5)及拉环(6)构成,且拉力管组件(5)与拉环(6)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3)由把手管(301)及两件把套(302)构成,且把手管(301)与两件把套(302)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脚蹬板(4)由脚蹬管(401)、踏板(402)、弹性包覆带(403)及堵套(404)构成,且堵套(404)与脚蹬管(401)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拉力管组件(5)由管头(501)、耐磨套(502)及拉力管(503)构成,且管头(501)及耐磨套(502)通过套合方式设置在拉力管(503)的两端;所述拉环(6)上设置有拉环把手(601)及固定块(602);所述脚蹬拉力绳(1)为可拆卸式结构,且拆卸后的脚蹬拉力绳(1)放置在收纳袋(7)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身拉力绳,包括:脚蹬拉力绳(1)、双手拉力绳(2)、把手(3)、脚蹬板(4)、拉力管组件(5)、拉环(6)、收纳袋(7)、把手管(301)、把套(302)、脚蹬管(401)、踏板(402)、弹性包覆带(403)、堵套(404)、管头(501)、耐磨套(502)、拉力管(503)、拉环把手(601)、固定块(602);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拉力绳(1)由双手拉力绳(2)、把手(3)及脚蹬板(4)构成;所述双手拉力绳(2)由拉力管组件(5)及拉环(6)构成,且拉力管组件(5)与拉环(6)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3)由把手管(301)及两件把套(302)构成,且把手管(301)与两件把套(302)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脚蹬板(4)由脚蹬管(401)、踏板(402)、弹性包覆带(403)及堵套(404)构成,且堵套(404)与脚蹬管(401)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拉力管组件(5)由管头(501)、耐磨套(502)及拉力管(503)构成,且管头(501)及耐磨套(502)通过套合方式设置在拉力管(503)的两端;所述拉环(6)上设置有拉环把手(601)及固定块(602);所述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金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谭金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