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619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厨房配套中的烹饪主要炊用设备燃气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所述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调节机构、燃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燃气空气混合装置;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旋钮、点火器按钮、齿轮一、固定板一、固定板二、转轴一、连杆一、转轴二、连杆二、转轴三、连杆三、转轴四、转轴五、连杆四、转轴六、齿轮二、空气调节转盘、燃气调节转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的动作带动连杆结构及相应的导流结构,使燃烧所需的空气与燃气按照比例混合,提高了燃烧效率,杜绝了提供过量空气带走热量的情况。

A mechanical gas combustion regul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厨房配套中的烹饪主要炊用设备燃气锅炉,尤其涉及了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炊用燃气锅灶已成为烹饪各种菜肴的厨房炊用主要工具。传统炊用燃气锅灶耗能大、能效低,连基本的45%热效率指标都达不到,尤其鼓风式灶,虽能满足烹饪所需燃烧火力而提高热负荷,但能效甚低,一般热效率仅在35~38%之间,则60%以上的燃烧热能通过烟道就白白排放浪费掉了。在燃气燃烧的过程中需不断补充充足的氧气,才能使燃气充分的燃烧,而现有的燃气燃烧调节方式一般为燃气流量与空气流量分开调节的方式,这种调节方式下,往往会为了使燃气充分燃烧,过多的调大空气的流量,从而使燃烧的热能被过多的空气带走。现需要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来同步调节燃气及空气的流量,同时在燃气燃烧前对燃气及空气进行混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降低燃烧热能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来同步调节燃气及空气的流量,同时在燃气燃烧前对燃气及空气进行混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降低燃烧热能的排放。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调节机构、燃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燃气空气混合装置;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旋钮、点火器按钮、齿轮一、固定板一、固定板二、转轴一、连杆一、转轴二、连杆二、转轴三、连杆三、转轴四、转轴五、连杆四、转轴六、齿轮二、空气调节转盘、燃气调节转盘;所述齿轮一为斜齿轮,其上端与固定板一活动连接,下端与旋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为盘式齿轮,其齿部与齿轮一相啮合,转轴六与固定板二、齿轮二均活动连接,齿轮二与转轴六同轴;所述转轴一、转轴四均穿过固定板二设置并与固定板二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一的一端与转轴一固定连接,连杆一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二与连杆二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二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三与连杆三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三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四上且通过转轴四与固定板二活动连接;所述连杆四的一端与转轴六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五与连杆三中间部活动连接;所述旋钮、点火器按钮、齿轮一、固定板一、连杆一、转轴二、连杆二、转轴三、连杆三、转轴五、连杆四、齿轮二、空气调节转盘、燃气调节转盘均设置在固定板二的后方,空气调节转盘、燃气调节转盘设置在固定板二的前方,转轴六的前端延伸至固定板二的前方;所述转轴一与燃气调节转盘活动连接并相互同轴设置;所述转轴四与空气调节转盘活动连接并相互同轴设置;所述连杆一与连杆二呈钝角设置,所述连杆二与连杆三呈钝角设置,所述连杆一与连杆三呈锐角设置,所述连杆二与连杆四呈平行设置;所述燃气调节装置包括:燃气导流罩、燃气进气管、燃气导气管;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空气导流罩、空气进气管、空气导气管;所述燃气空气混合装置包括:壳体、导流管;所述空气导流罩、燃气导流罩均为前端封闭且后端开放的圆筒形结构,且空气导流罩、燃气导流罩的后端面均与固定板二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调节转盘与燃气调节转盘均为圆柱体结构,且均在其前后方向设有顺时针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弧形通孔,且空气调节转盘与燃气调节转盘设置的通孔分别与空气导流罩、燃气导流罩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燃气进气管从燃气导流罩的侧壁面穿过并与燃气导流罩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空气进气管从空气导流罩的侧壁面穿过并与空气导流罩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导流管穿过壳体的上端面并与壳体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燃气导气管的后端穿过燃气导流罩的侧壁面穿过并与燃气导流罩的内部相通连,前端穿过壳体的侧壁面并与壳体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空气导气管穿过空气导流罩的侧壁面穿过并与空气导流罩的内部相通连,前端穿过壳体的侧壁面并与壳体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空气调节转盘与燃气调节转盘其前后方向设有顺时针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弧形通孔分别与燃气导气管、空气导气管相通连;所述燃气调节转盘设置在燃气导流罩的内部,燃气调节转盘的外壁面与导流罩的内壁面活动连接,燃气调节转盘设置在燃气进气管的前方;所述空气调节转盘设置在空气导流罩的内部,空气调节转盘的外壁面与空气导流罩的内壁面活动连接,空气调节转盘设置在空气进气管的前方;所述导流管与壳体中空的内部相通连,导流管的内部设有机械球阀,机械球阀与转轴六相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转盘与燃气调节转盘在其前后方向分别设有顺时针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弧形通孔尺寸按照10:1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导流管的内部均设有凸起或凹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二设置在旋转旋钮的前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一的齿槽设为三角形、矩形、梯形、锯齿形,相应的齿轮二的齿纹为相匹配的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导气管、空气导气管均沿着壳体的侧壁面切线方向并与壳体的内部相通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旋转的动作带动连杆结构及相应的导流结构,使燃烧所需的空气与燃气按照比例混合,提高了燃烧效率,杜绝了提供过量空气带走热量的情况。2.仅需一个旋转的动作,即可对燃气、空气的流量进行同步调整,使用简单方便。3.使用齿轮与齿轮啮合的方式对燃气、空气的流量进行同步调整,满足了不同燃烧情况的需求,且流量调节定位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调节机构1、燃气调节装置2、空气调节装置3、燃气空气混合装置4;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旋转调节机构1包括:旋钮11、点火器按钮12、齿轮一13、固定板一14、固定板二15、转轴一16、连杆一17、转轴二18、连杆二19、转轴三110、连杆三111、转轴四112、转轴五113、连杆四114、转轴六115、齿轮二116、空气调节转盘117、燃气调节转盘118;所述齿轮一13为斜齿轮,其上端与固定板一14活动连接,下端与旋钮1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116为盘式齿轮,其齿部与齿轮一13相啮合,转轴六115与固定板二15、齿轮二116均活动连接,齿轮二116与转轴六115同轴;所述转轴一16、转轴四112均穿过固定板二15设置并与固定板二15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一17的一端与转轴一16固定连接,连杆一17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二18与连杆二19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二1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三110与连杆三111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三111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四112上且通过转轴四112与固定板二15活动连接;所述连杆四114的一端与转轴六115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五113与连杆三111中间部活动连接;所述旋钮11、点火器按钮12、齿轮一13、固定板一14、连杆一17、转轴二18、连杆二19、转轴三110、连杆三111、转轴五113、连杆四114、齿轮二116、空气调节转盘117、燃气调节转盘118均设置在固定板二15的后方,空气调节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调节机构(1)、燃气调节装置(2)、空气调节装置(3)、燃气空气混合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机构(1)包括:旋钮(11)、点火器按钮(12)、齿轮一(13)、固定板一(14)、固定板二(15)、转轴一(16)、连杆一(17)、转轴二(18)、连杆二(19)、转轴三(110)、连杆三(111)、转轴四(112)、转轴五(113)、连杆四(114)、转轴六(115)、齿轮二(116)、空气调节转盘(117)、燃气调节转盘(118);所述齿轮一(13)为斜齿轮,其上端与固定板一(14)活动连接,下端与旋钮(1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116)为盘式齿轮,其齿部与齿轮一(13)相啮合,转轴六(115)与固定板二(15)、齿轮二(116)均活动连接,齿轮二(116)与转轴六(115)同轴;所述转轴一(16)、转轴四(112)均穿过固定板二(15)设置并与固定板二(15)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一(17)的一端与转轴一(16)固定连接,连杆一(17)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二(18)与连杆二(19)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二(1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三(110)与连杆三(111)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三(111)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四(112)上且通过转轴四(112)与固定板二(15)活动连接;所述连杆四(114)的一端与转轴六(115)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五(113)与连杆三(111)中间部活动连接;所述旋钮(11)、点火器按钮(12)、齿轮一(13)、固定板一(14)、连杆一(17)、转轴二(18)、连杆二(19)、转轴三(110)、连杆三(111)、转轴五(113)、连杆四(114)、齿轮二(116)、空气调节转盘(117)、燃气调节转盘(118)均设置在固定板二(15)的后方,空气调节转盘(117)、燃气调节转盘(118)设置在固定板二(15)的前方,转轴六(115)的前端延伸至固定板二(15)的前方;所述转轴一(16)与燃气调节转盘(118)活动连接并相互同轴设置;所述转轴四(112)与空气调节转盘(117)活动连接并相互同轴设置;所述连杆一(17)与连杆二(19)呈钝角设置,所述连杆二(19)与连杆三(111)呈钝角设置,所述连杆一(17)与连杆三(111)呈锐角设置,所述连杆二(19)与连杆四(114)呈平行设置;所述燃气调节装置(2)包括:燃气导流罩(21)、燃气进气管(22)、燃气导气管(23);所述空气调节装置(3)包括:空气导流罩(31)、空气进气管(32)、空气导气管(33);所述燃气空气混合装置(4)包括:壳体(41)、导流管(42);所述空气导流罩(31)、燃气导流罩(21)均为前端封闭且后端开放的圆筒形结构,且空气导流罩(31)、燃气导流罩(21)的后端面均与固定板二(15)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调节转盘(117)与燃气调节转盘(118)均为圆柱体结构,且均在其前后方向设有顺时针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弧形通孔,且空气调节转盘(117)与燃气调节转盘(118)设置的通孔分别与空气导流罩(31)、燃气导流罩(2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燃气进气管(22)从燃气导流罩(21)的侧壁面穿过并与燃气导流罩(2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空气进气管(32)从空气导流罩(31)的侧壁面穿过并与空气导流罩(3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壳体(4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导流管穿过壳体(41)的上端面并与壳体(4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燃气导气管(23)的后端穿过燃气导流罩(21)的侧壁面穿过并与燃气导流罩(21)的内部相通连,前端穿过壳体(41)的侧壁面并与壳体(4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空气导气管(33)穿过空气导流罩(31)的侧壁面穿过并与空气导流罩(31)的内部相通连,前端穿过壳体(41)的侧壁面并与壳体(41)的内部相通连;所述空气调节转盘(117)与燃气调节转盘(118)其前后方向设有顺时针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弧形通孔分别与燃气导气管(23)、空气导气管(33)相通连;所述燃气调节转盘(118)设置在燃气导流罩(21)的内部,燃气调节转盘(118)的外壁面与导流罩(21)的内壁面活动连接,燃气调节转盘(118)设置在燃气进气管(22)的前方;所述空气调节转盘(117)设置在空气导流罩(31)的内部,空气调节转盘(117)的外壁面与空气导流罩(31)的内壁面活动连接,空气调节转盘(117)设置在空气进气管(32)的前方;所述导流管(42)与壳体(41)中空的内部相通连,导流管(42)的内部设有机械球阀,机械球阀与转轴六(11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燃气燃烧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调节机构(1)、燃气调节装置(2)、空气调节装置(3)、燃气空气混合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机构(1)包括:旋钮(11)、点火器按钮(12)、齿轮一(13)、固定板一(14)、固定板二(15)、转轴一(16)、连杆一(17)、转轴二(18)、连杆二(19)、转轴三(110)、连杆三(111)、转轴四(112)、转轴五(113)、连杆四(114)、转轴六(115)、齿轮二(116)、空气调节转盘(117)、燃气调节转盘(118);所述齿轮一(13)为斜齿轮,其上端与固定板一(14)活动连接,下端与旋钮(1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116)为盘式齿轮,其齿部与齿轮一(13)相啮合,转轴六(115)与固定板二(15)、齿轮二(116)均活动连接,齿轮二(116)与转轴六(115)同轴;所述转轴一(16)、转轴四(112)均穿过固定板二(15)设置并与固定板二(15)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一(17)的一端与转轴一(16)固定连接,连杆一(17)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二(18)与连杆二(19)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二(1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三(110)与连杆三(111)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三(111)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四(112)上且通过转轴四(112)与固定板二(15)活动连接;所述连杆四(114)的一端与转轴六(115)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五(113)与连杆三(111)中间部活动连接;所述旋钮(11)、点火器按钮(12)、齿轮一(13)、固定板一(14)、连杆一(17)、转轴二(18)、连杆二(19)、转轴三(110)、连杆三(111)、转轴五(113)、连杆四(114)、齿轮二(116)、空气调节转盘(117)、燃气调节转盘(118)均设置在固定板二(15)的后方,空气调节转盘(117)、燃气调节转盘(118)设置在固定板二(15)的前方,转轴六(115)的前端延伸至固定板二(15)的前方;所述转轴一(16)与燃气调节转盘(118)活动连接并相互同轴设置;所述转轴四(112)与空气调节转盘(117)活动连接并相互同轴设置;所述连杆一(17)与连杆二(19)呈钝角设置,所述连杆二(19)与连杆三(111)呈钝角设置,所述连杆一(17)与连杆三(111)呈锐角设置,所述连杆二(19)与连杆四(114)呈平行设置;所述燃气调节装置(2)包括:燃气导流罩(21)、燃气进气管(22)、燃气导气管(23);所述空气调节装置(3)包括:空气导流罩(31)、空气进气管(32)、空气导气管(33);所述燃气空气混合装置(4)包括:壳体(41)、导流管(42);所述空气导流罩(31)、燃气导流罩(21)均为前端封闭且后端开放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