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低温绝热层的填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618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温绝热层的填充方法,属于绝热处理技术领域,包括S1、绝热材料的制备;S2、绝热材料的搭建;S3、罐体绝热空间的真空处理;S4、绝热层的完成。通过将绝热空间抽成真空,并在绝热空气设置由若干层辐射材料组成的辐射屏,使得热量不容易通过气体来传导,以及减少真空绝热空间内部的辐射流,达到高效绝热的效果,采用间隔材料将辐射材料支撑使得两个相邻辐射层不会直接接触,热量只能通过间隔材料进行传递,而间隔材料选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可以隔绝热量的传导,从而达到绝热效果更佳的效果。

A filling method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emperature insulation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低温绝热层的填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热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低温绝热层的填充方法。
技术介绍
绝热,就是隔绝、阻止热量的传递、散失、对流,使得某个密闭区域内温度或者热量不受外界影响或者外界不能够影响而保持内部自身稳定或者独立发生变化的过程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重视,而一般能源材料不稳定,容易受温度影响,因此在运输能原材料的时候需要采用密封且绝热效果好的罐体来运输,并且绝热效果好的罐体也具备保温效果,在使用时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绝热技术可以说有着悠久历史,就现代意义上的绝热工程而言,应该说是从手工业的生产转入机器工业的生产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节能的需求促进了绝热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以来,绝热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基于绝热工程发展需要,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使得国内绝热技术由原来的低效能、高污染的手工粗放型繁重体力劳动向着机械化、装配化工艺发展,绝热也已从设计施工到材料生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绝热工程正在快步向定型化、规范化迈进。传统的绝热处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有的采用真空环境进行绝热,或者绝热材料进行绝热,但是传热分为对流传热、热传导、辐射传热三种方式,对流传热是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不同引起质量与密度差异,这些密度不同的部分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产生对流;热传导主要是分子移动及相互碰撞产生的热力传递;热辐射是由温度引起,以电磁波方式向外发射能量的传热方式,物体温度高低均存在热辐射,辐射到物体表面的热量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其余部分透过物体继续传播,传统的绝热技术无法有效地隔绝三种传热方式,导致绝热效果差,并且绝热的真空环境一般采用真空泵抽取空气的方式,但是有的气体吸附性好,不易从绝热空间内部脱附出去,导致真空不彻底,影响绝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绝热处理的效果差,且真空环境不易抽成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低温绝热层的填充方法,具有绝热更高效、真空环境易维持,真空环境容易抽取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低温绝热层的填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绝热材料的制备:将辐射材料表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处理,间隔材料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包括如下步骤:将间隔材料放入400-500℃的炉子中烘焙2-3分钟,直到间隔材料呈白色且不碎;S2、绝热材料的搭建:将步骤S1处理好的辐射材料叠加形成辐射屏,相邻两个辐射材料之间通过放置间隔材料支撑两个辐射材料不接触,将搭建好的绝热层进行包扎,并在辐射材料表面钻出孔径在12-20mm的小孔,处理完毕后放入干燥、洁净的环境保存;S3、罐体绝热空间的真空处理:将步骤S2搭建的绝热材料放入罐体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绝热空间内,先向绝热空间充入置换气体,将内部空气顶出,等到绝热空间内部充满置换气体后,再进行加热抽气的方式将绝热空间内部的置换气体抽出,使绝热空间处于真空状态,再向绝热空间内放入真空吸气剂;S4、绝热层的完成:将真空环境的绝热空间进行密封,完成绝热层的填充。优选的,所述步骤S1通过丙酮或无水酒精对辐射材料表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优选的,所述辐射材料为铝箔或喷铝涤纶薄膜。优选的,所述间隔材料为岩棉、硅藻土、泡沫玻璃或矿物棉板。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辐射材料叠加时与内胆和外壳均平行。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包扎位置在间隔材料与辐射材料的连接点处,且包扎现场应清洁和干燥。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置换气体为二氧化碳或氮气。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真空吸气剂放置在每层辐射材料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绝热空间抽成真空,并在绝热空气设置由若干层辐射材料组成的辐射屏,使得热量不容易通过气体来传导,以及减少真空绝热空间内部的辐射流,达到高效绝热的效果,采用间隔材料将辐射材料支撑使得两个相邻辐射层不会直接接触,热量只能通过间隔材料进行传递,而间隔材料选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可以隔绝热量的传导,从而达到绝热效果更佳的效果。2、绝热空间在抽成真空时,通过向内充入置换气体,将绝热空间内部原本不易脱附的气体置换出去,在抽气时,再对绝热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置换气体的脱附活性,使得真空的绝热空间更加容易形成。3、通过在辐射屏上钻出若干小孔,有助于使得分层的绝热空间更加容易被抽成真空,而且抽完真空后向绝热空间内部的加入真空吸气剂,保证残余气体可以被吸气剂吸收,维持绝热空间的真空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绝热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绝热层的结构图,绝热空间为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空间,绝热材料为辐射屏和间隔材料组成。一种高效低温绝热层的填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绝热材料的制备:将辐射材料表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处理,间隔材料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包括如下步骤:将间隔材料放入400-500℃的炉子中烘焙2-3分钟,直到间隔材料呈白色且不碎;S2、绝热材料的搭建:将步骤S1处理好的辐射材料叠加形成辐射屏,相邻两个辐射材料之间通过放置间隔材料支撑两个辐射材料不接触,将搭建好的绝热层进行包扎,并在辐射材料表面钻出孔径在12-20mm的小孔,处理完毕后放入干燥、洁净的环境保存;S3、罐体绝热空间的真空处理:将步骤S2搭建的绝热材料放入罐体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绝热空间内,先向绝热空间充入置换气体,将内部空气顶出,等到绝热空间内部充满置换气体后,再进行加热抽气的方式将绝热空间内部的置换气体抽出,使绝热空间处于真空状态,再向绝热空间内放入真空吸气剂;S4、绝热层的完成:将真空环境的绝热空间进行密封,完成绝热层的填充。实施例1所述步骤S1通过丙酮对辐射材料表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所述辐射材料为铝箔,所述间隔材料为岩棉,所述步骤S2的辐射材料叠加时与内胆和外壳均平行,所述步骤S2的包扎位置在间隔材料与辐射材料的连接点处,且包扎现场应清洁和干燥,所述步骤S2的置换气体为二氧化碳,所述步骤S2的真空吸气剂放置在每层辐射材料之间。实施例2所述步骤S1通过无水酒精对辐射材料表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所述辐射材料为喷铝涤纶薄膜,所述间隔材料为硅藻土,所述步骤S2的辐射材料叠加时与内胆和外壳均平行,所述步骤S2的包扎位置在间隔材料与辐射材料的连接点处,且包扎现场应清洁和干燥,所述步骤S2的置换气体为氮气,所述步骤S2的真空吸气剂放置在每层辐射材料之间。选取实施例1、实施例2和普通绝热层进行对比,如图表1所示,三个绝热层在同一时间内的保温效果,实施例1、实施例2的温差浮动较小,而普通绝热层的温差较大,因此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填充绝热层具有高效绝热的效果。样品普通绝热层实施例1绝热层实施例2绝热层时间(单位:H)151515温度差(单位:℃)12.83.43.5表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低温绝热层的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绝热材料的制备:将辐射材料表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处理,间隔材料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包括如下步骤:将间隔材料放入400‑500℃的炉子中烘焙2‑3分钟,直到间隔材料呈白色且不碎;S2、绝热材料的搭建:将步骤S1处理好的辐射材料叠加形成辐射屏,相邻两个辐射材料之间通过放置间隔材料支撑两个辐射材料不接触,将搭建好的绝热层进行包扎,并在辐射材料表面钻出孔径在12‑20mm的小孔,处理完毕后放入干燥、洁净的环境保存;S3、罐体绝热空间的真空处理:将步骤S2搭建的绝热材料放入罐体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绝热空间内,先向绝热空间充入置换气体,将内部空气顶出,等到绝热空间内部充满置换气体后,再进行加热抽气的方式将绝热空间内部的置换气体抽出,使绝热空间处于真空状态,再向绝热空间内放入真空吸气剂;S4、绝热层的完成:将真空环境的绝热空间进行密封,完成绝热层的填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低温绝热层的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绝热材料的制备:将辐射材料表面的灰尘和油脂进行清洁处理,间隔材料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包括如下步骤:将间隔材料放入400-500℃的炉子中烘焙2-3分钟,直到间隔材料呈白色且不碎;S2、绝热材料的搭建:将步骤S1处理好的辐射材料叠加形成辐射屏,相邻两个辐射材料之间通过放置间隔材料支撑两个辐射材料不接触,将搭建好的绝热层进行包扎,并在辐射材料表面钻出孔径在12-20mm的小孔,处理完毕后放入干燥、洁净的环境保存;S3、罐体绝热空间的真空处理:将步骤S2搭建的绝热材料放入罐体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绝热空间内,先向绝热空间充入置换气体,将内部空气顶出,等到绝热空间内部充满置换气体后,再进行加热抽气的方式将绝热空间内部的置换气体抽出,使绝热空间处于真空状态,再向绝热空间内放入真空吸气剂;S4、绝热层的完成:将真空环境的绝热空间进行密封,完成绝热层的填充。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扬天金塑新能源装备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