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托支撑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77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托支撑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座椅,包括:内支撑部件,其用于与座椅的靠背固定连接;中间连接部件,其下端转动连接在内支撑部件上,使其能够朝着远离或靠近内支撑部件的方向转动;以及外衬部件,其位于中间连接部件的外侧,并转动安装在中间连接部件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颈托可随时打开使用,为用户提供颈部支撑,降低用户颈部的疲惫感,提升座椅的舒适性,支撑组件结构设计巧妙,符合人体颈部构造学,使用方便,高级感较强。同时,由于机构部件较少,颈托的工艺成本比较低,颈托也不易出现故障,并有利于装配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托支撑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颈托,具体涉及一种颈托支撑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座椅。
技术介绍
椅背在座椅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支撑人体的背部和头部,缓解由于长时间坐立带来的疲劳,从而降低用户久坐的疲惫感,提供一个较好的坐立环境。人体背靠在椅背上时,虽然头部和背部有椅背作为支撑,但是两者之间的颈部位置仍处于悬空状态,诸如汽车座椅,乘客的头部和背部分别由头枕和椅背提供独立的支撑,而颈部位置处于悬空状态,缺乏受力支撑,致使用户的颈部极易产生疲劳感,长时间乘坐还易引发颈椎问题。然而,颈托却一直是座椅
的一块空白,市场上大部分座椅都没有配置该功能,用户需要使用颈托时,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颈枕来作为颈部的临时支撑,而这样无疑破坏了座椅的外观造型和档次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托支撑组件,能够附着安装在座椅上,可随时打开使用,为用户提供颈部支撑,符合人性化设计,富有高级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颈托支撑组件,其关键在于,包括:内支撑部件,其用于与座椅的靠背固定连接;中间连接部件,其下端转动连接在内支撑部件上,使其能够朝着远离或靠近内支撑部件的方向转动;以及外衬部件,其位于中间连接部件的外侧,并转动安装在中间连接部件的上端。采用上述结构,内支撑部件固定安装在靠背上,将外衬部件向外拉出,即可构成颈托的支撑骨架,从而为用户提供颈部支撑,颈托不需要使用时,将外衬部件、中间连接部件推回即可。该套支撑组件结构设计巧妙,符合人体颈部构造学,使用方便,高级感较强。同时,由于机构部件较少,不仅颈托的工艺成本比较低,而且颈托也不容易出现故障。作为优选:所述内支撑部件与中间连接部件、中间连接部件与外衬部件之间均通过阻尼铰链转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颈托展开使用时,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阻力,保证颈托对人体颈部支撑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内支撑部件的下端设有朝中间连接部件方向延伸的下安装部,外衬部件的上端设有朝中间连接部件方向偏移的上安装部,中间连接部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上。采用上述结构,在颈托收回时,能够保证内支撑部件、中间连接部件和外衬部件三者平行叠在一起,保证座椅结构的紧凑性。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连接部件的下端设有让位槽,该让位槽与所述下安装部相适应。采用上述结构,在颈托收回时,能够保证中间连接部件的下端不与下安装部发生干涉。作为优选:所述让位槽的两侧侧壁上设有向内凸出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分布有至少两个限位槽,所述下安装部上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端部选择性地位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内。采用上述结构,颈托收回和展开使用时,定位杆位于对应的两个槽内,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使颈托收回和展开使用时都能够保持原有的形态,保证支撑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外衬部件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凸台的周向分布有卡块,卡块的延伸方向与外衬部件平行。采用上述结构,以方便扣装颈托支撑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其关键在于:包括靠背,所述靠背上安装有上述颈托支撑组件。采用上述结构,集成有颈托的座椅,能够随时为用户提供颈部支撑,符合人性化设计,富有高级感。作为优选:所述靠背上安装有头枕,头枕靠近靠背上沿的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内支撑部件固定安装在该安装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外衬部件上套装有颈托支撑壳,该颈托支撑壳以卡接方式可拆卸地固定到外衬部件上。采用隐藏式设计,颈托收回时,外衬部件、中间连接部件以及颈托支撑壳都收纳在安装槽内,保证座椅外观的紧凑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颈托支撑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座椅,颈托可随时打开使用,为用户提供颈部支撑,降低用户颈部的疲惫感,提升座椅的舒适性,支撑组件结构设计巧妙,符合人体颈部构造学,使用方便,高级感较强。同时,由于机构部件较少,颈托的工艺成本比较低,颈托也不易出现故障,并有利于装配和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颈托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收回状态);图2为颈托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图3为内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间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颈托支撑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颈托支撑组件安装有颈托支撑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座椅的结构示意图(颈托展开状态);图8为座椅的结构示意图(颈托收回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座椅应用在汽车上为例,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上、下方位以座椅的高度方向为参考基准。如图6、7和8所示,一种座椅,座椅的靠背4上安装有头枕6,头枕6靠近靠背4上沿的位置设有安装槽6a,安装槽6a内设置有颈托,颈托由颈托支撑组件A和颈托支撑壳7组成,在颈托使用时,颈托支撑壳7对用户的头部起直接支撑作用,在颈托未使用时,颈托支撑壳7能够通过颈托支撑组件A收回在安装槽6a内,从而保证座椅外观的紧凑性。如图1和2所示,上述颈托支撑组件A由依次转动连接的内支撑部件1、中间连接部件2和外衬部件3组成,其中,内支撑部件1上分布有安装孔1b,并通过该安装孔1b以及螺栓固定连接在靠背4上。在颈托展开使用时,为了提供一定的支撑阻力,内支撑部件1与中间连接部件2、中间连接部件2与外衬部件3之间均通过阻尼铰链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内支撑部件1、中间连接部件2和外衬部件3均为板状结构。再如图3和4所示,内支撑部件1的下端设有朝中间连接部件2方向延伸的下安装部1a,外衬部件3的上端设有朝中间连接部件2方向偏移的上安装部3a,中间连接部件2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上安装部3a和下安装部1a上,且中间连接部件2的下端设有让位槽2a,以让出下安装部1a的位置空间。通过这样的空间布局,在颈托收回后,内支撑部件1、中间连接部件2和外衬部件3三者能够平行叠堆在一起,保证结构的紧凑性。再如图5所示,让位槽2a的两侧侧壁上设有支撑部2b,支撑部2b上分布有两个限位槽2c,下安装部1a上安装有定位杆5,当定位杆5的端部位于右侧的限位槽2c内时,颈托支撑组件A处于打开状态,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保证颈托对人体颈部支撑的可靠性;当定位杆5的端部位于左侧的限位槽2c内时,颈托支撑组件A处于收回状态,此时也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使颈托保持在座椅的安装槽6a内。如图2、6所示,为便于安装颈托支撑壳7,外衬部件3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3b,凸台3b的周向分布有呈三角形布置的卡块3c,卡块3c的延伸方向均与外衬部件3所处的支撑平面平行,在装配时,颈托支撑壳7通卡块3c扣装在外衬部件3上即可完成安装。颈托支撑壳7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还能够使颈托支撑组件A直接与汽车座椅作为整体生产,对不同的车型而言,仅需更换不同外形的颈托支撑壳7即可,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并能够缩减开发、制造成本。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支撑部件(1),其用于与座椅的靠背(4)固定连接;中间连接部件(2),其下端转动连接在内支撑部件(1)上,使其能够朝着远离或靠近内支撑部件(1)的方向转动;以及外衬部件(3),其位于中间连接部件(2)的外侧,并转动安装在中间连接部件(2)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支撑部件(1),其用于与座椅的靠背(4)固定连接;中间连接部件(2),其下端转动连接在内支撑部件(1)上,使其能够朝着远离或靠近内支撑部件(1)的方向转动;以及外衬部件(3),其位于中间连接部件(2)的外侧,并转动安装在中间连接部件(2)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部件(1)与中间连接部件(2)、中间连接部件(2)与外衬部件(3)之间均通过阻尼铰链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部件(1)的下端设有朝中间连接部件(2)方向延伸的下安装部(1a),外衬部件(3)的上端设有朝中间连接部件(2)方向偏移的上安装部(3a),中间连接部件(2)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上安装部(3a)和下安装部(1a)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件(2)的下端设有让位槽(2a),该让位槽(2a)与所述下安装部(1a)相适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珠田亮申鹏蒋小龙龙军胡忠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