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烘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64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烘房,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并排紧靠设置有三个相互共用之间侧壁的烘房,分别为:用于超长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一烘房、用于小尺寸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二烘房、用于小尺寸工件前处理后烘干干燥的第三烘房,第二烘房位于第一、第三烘房之间,三个烘房均配备有输送线,第一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布置,并且第一烘房中的输送线沿着直线布置,第二、第三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布置,并且第二、第三烘房中的输送线沿着蛇形曲线布置,在第二、第三烘房之间的共用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口,在连通口上设有能调节开度的第一插板。上述的组合式烘房占地面积小,设备成本低,能耗低。

A combined drying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烘房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烘房。
技术介绍
工件喷塑前需要进行前处理,从而来清除工件表面的污垢和在工件表面形成膜层;工件前处理后需要送入烘房中进行烘干干燥,然后工件才会被送入至粉房中静电喷涂塑料粉末,喷粉完成后,工件会被送入至烘房中对涂层进行烘干固化。由于工件烘干干燥和烘干固化的温度和所需时间均是不一样的,所以工件的烘干干燥和烘干固化需要在不同的烘房中进行;另外,由于工件尺寸的不同,所以烘房的大小和内部设置也需要根据工件尺寸来设计,超长工件和小尺寸工件通常都会有专门的烘房进行分开烘干。这样喷塑工厂里面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就需要设置多个烘房,从而烘房的占地面积就会大大增加,并且能耗和设备成本也会随着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能降低能耗和设备成本的组合式烘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烘房,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并排紧靠设置有三个相互共用之间侧壁的烘房,分别为:用于超长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一烘房、用于小尺寸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二烘房、用于小尺寸工件前处理后烘干干燥的第三烘房,第一、第二烘房的烘干温度高于第三烘房,第一烘房的长度大于第二烘房,第二烘房的长度大于第三烘房,第一烘房的宽度小于第三烘房,第三烘房的宽度小于第二烘房,第二烘房位于第一、第三烘房之间,三个烘房均配备有用于吊装输送工件的输送线,工件在输送线的输送下会从烘房入口进入烘房内腔,然后在烘房内腔中移动烘干,最后从烘房出口离开烘房内腔,第一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布置,并且第一烘房中的输送线沿着直线布置,使得工件能在第一烘房内腔中沿着直线移动,第二、第三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布置,并且第二、第三烘房中的输送线沿着蛇形曲线布置,使得工件能在第二、第三烘房内腔中沿着蛇形曲线移动,在第二、第三烘房之间的共用侧壁上开设有能使两个烘房内腔连通的连通口,在连通口上设置有能调节连通口开度的第一插板。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组合式烘房,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烘房均为桥式烘房,桥式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均开设于烘房端部的下方,并且输送线在入口和出口处均倾斜布置。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组合式烘房,其中:三个烘房均通过对应的烘干装置对工件进行烘干,烘干装置的结构为:在烘房内腔底部上设置有吸风口和沿着烘房中输送线布置的送风通道,在送风通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着送风通道布置的出风口,在各个出风口上均设置有能调节出风口开度的第二插板,在吸风口的下方设置有与吸风口相连通的燃烧室,在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与燃烧室相连通的抽风室,在抽风室和燃烧室之间的连通处设置有能过滤粉尘的过滤网,在抽风室中设置有一个入口位于抽风室中的送风风机,送风风机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送风通道相连通,送风风机运转后,烘房内腔中的热风会经过吸风口被吸入至燃烧室中进行加热,然后热风会被吸入至抽风室中的送风风机中,接着由送风风机送入至送风通道中,最后热风会从送风通道的各个出风口中吹入至烘房中。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组合式烘房,其中:三个烘房的顶部均设置有防爆口,防爆口上均设置有防爆阀,烘房内腔中气压过高时,防爆阀会打开泄压。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组合式烘房,其中:在三个烘房出口和入口处的烘房顶部外侧均设置有与烘房内腔相连通的废气排放管路,在废气排放管路上串联有排废风机和填装有活性碳的吸附室,排废风机运转后,烘房内腔顶部的废气会被吸入至吸附室中除尘,然后废气会经由排废风机向大气中排放。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组合式烘房,其中:在每个废气排放管路入口内侧的烘房内腔顶部均设置有一块通过阻挡热量而防止热量被吸入废气排放管路中的挡热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烘房能通过三个烘房并排紧靠并相互共用之间侧壁来减少占地面积和设备成本,并且由于在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之间的侧壁上开设了连通口,使得第二烘房中的多余高温热风能对第三烘房进行补充,使得第三烘房的能耗能大大降低,从而能使组合式烘房的整体能耗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烘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B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烘房,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并排紧靠设置有三个相互共用之间侧壁的烘房,分别为:用于超长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一烘房2、用于小尺寸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二烘房3、用于小尺寸工件前处理后烘干干燥的第三烘房4,三个烘房共用侧壁设置后能大大降低设备成本和占地面积,第一、第二烘房2、3的烘干温度高于第三烘房4,第一烘房2的长度大于第二烘房3,第二烘房3的长度大于第三烘房4,第一烘房2的宽度小于第三烘房4,第三烘房4的宽度小于第二烘房3,第二烘房3位于第一、第三烘房2、4之间,三个烘房均配备有用于吊装输送工件9的输送线5,工件9在输送线5的输送下会从烘房入口进入烘房内腔,然后在烘房内腔中移动烘干,最后从烘房出口离开烘房内腔,第一烘房2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布置,并且第一烘房2中的输送线5沿着直线布置,使得工件9能在第一烘房2内腔中沿着直线移动,第一烘房2这样设置是因为超长工件较长,超长工件如果像小工件一样在烘房中沿着蛇形曲线行走来延长烘干时间的话,烘房就需要做的很大,为了适应长工件,所以烘房只能做的长点,以便能延长工件烘干的时间;第二、第三烘房3、4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布置,并且第二、第三烘房3、4中的输送线5沿着蛇形曲线布置,使得工件9能在第二、第三烘房3、4内腔中沿着蛇形曲线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二烘房3中的输送线5蛇形转弯了两次,第三烘房4中的输送线蛇形转弯了一次;在第二、第三烘房3、4之间的共用侧壁上开设有能使两个烘房内腔连通的连通口,在连通口上设置有能调节连通口开度的第一插板,设置连通口能使第二烘房3中多余的高温热风进入到第三烘房4中,这样能大大降低第三烘房4的能耗。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第二、第三烘房2、3、4均为桥式烘房,桥式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均开设于烘房端部的下方,并且输送线5在入口和出口处均倾斜布置,使得工件能上坡着穿过入口进入烘房或者工件能下坡着穿过出口离开烘房。如图1、图2所示,三个烘房均通过对应的烘干装置对工件进行烘干,烘干装置的结构为:在烘房内腔底部上设置有吸风口6和沿着烘房中输送线5布置的送风通道61,在送风通道6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着送风通道61布置的出风口62,在各个出风口62上均设置有能调节出风口62开度的第二插板,在吸风口6的下方设置有与吸风口6相连通的燃烧室63,在燃烧室63的一侧设置有与燃烧室63相连通的抽风室64,在抽风室64和燃烧室63之间的连通处设置有能过滤粉尘的过滤网65,在抽风室64中设置有一个入口位于抽风室64中的送风风机66,送风风机6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送风通道61相连通,送风风机66运转后,烘房内腔中的热风会经过吸风口6被吸入至燃烧室63中进行加热,然后热风会被吸入至抽风室64中的送风风机66中,接着由送风风机66送入至送风通道61中,最后热风会从送风通道61的各个出风口62中吹入至烘房中。如图2、图3所示,三个烘房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烘房,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并排紧靠设置有三个相互共用之间侧壁的烘房,分别为:用于超长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一烘房、用于小尺寸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二烘房、用于小尺寸工件前处理后烘干干燥的第三烘房,第一、第二烘房的烘干温度高于第三烘房,第一烘房的长度大于第二烘房,第二烘房的长度大于第三烘房,第一烘房的宽度小于第三烘房,第三烘房的宽度小于第二烘房,第二烘房位于第一、第三烘房之间,三个烘房均配备有用于吊装输送工件的输送线,工件在输送线的输送下会从烘房入口进入烘房内腔,然后在烘房内腔中移动烘干,最后从烘房出口离开烘房内腔,第一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布置,并且第一烘房中的输送线沿着直线布置,使得工件能在第一烘房内腔中沿着直线移动,第二、第三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布置,并且第二、第三烘房中的输送线沿着蛇形曲线布置,使得工件能在第二、第三烘房内腔中沿着蛇形曲线移动,在第二、第三烘房之间的共用侧壁上开设有能使两个烘房内腔连通的连通口,在连通口上设置有能调节连通口开度的第一插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烘房,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并排紧靠设置有三个相互共用之间侧壁的烘房,分别为:用于超长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一烘房、用于小尺寸工件喷粉后烘干固化的第二烘房、用于小尺寸工件前处理后烘干干燥的第三烘房,第一、第二烘房的烘干温度高于第三烘房,第一烘房的长度大于第二烘房,第二烘房的长度大于第三烘房,第一烘房的宽度小于第三烘房,第三烘房的宽度小于第二烘房,第二烘房位于第一、第三烘房之间,三个烘房均配备有用于吊装输送工件的输送线,工件在输送线的输送下会从烘房入口进入烘房内腔,然后在烘房内腔中移动烘干,最后从烘房出口离开烘房内腔,第一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布置,并且第一烘房中的输送线沿着直线布置,使得工件能在第一烘房内腔中沿着直线移动,第二、第三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布置,并且第二、第三烘房中的输送线沿着蛇形曲线布置,使得工件能在第二、第三烘房内腔中沿着蛇形曲线移动,在第二、第三烘房之间的共用侧壁上开设有能使两个烘房内腔连通的连通口,在连通口上设置有能调节连通口开度的第一插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烘房,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第三烘房均为桥式烘房,桥式烘房的入口和出口均开设于烘房端部的下方,并且输送线在入口和出口处均倾斜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烘房,其特征在于:三个烘房均通过对应的烘干装置对工件进行烘干,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文蛟余大海余大国俞佳杰倪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铭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