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减速器,特别是行星轮系减速器的技术。根据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中第3卷第24篇中介绍;在现有的大传动比行星轮系传动中2K-H和3K传动型式虽传动比大,但随传动比增大效率下降很多,结构复杂,适于短期工作,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传动比滚子波动减速器。其减速比大,传动效率高,体积小,容易实现大功率传动。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见附图1、由输入轴1、转臂2、激波轮3、行星轮架4、行星滚子5、8、固定内齿轮6、活动内齿轮7、输出轴9组成。运动由输入轴1输入,带动转臂2、激波轮3作偏心激波运动,使行星滚子5、8在行星轮架4内作园周方向波动,并与固定内齿轮6的共轭齿廓作啮合运动,并形成负号机构,同时带动行星轮架4转动,行星轮架4又驱动行星滚子8与活动内齿轮7作啮合运动,并形成正号机构,得到活动内齿轮的转动。它再与输出轴9联接输出,或与输出轴9零齿差啮合输出,从而实现大减速比的输出转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综合3K型,2K-H-N.N型行星轮减速器减速比大和K-H-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效率高的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轮系的减速器,由输入轴,行星滚子,转臂和内齿轮所组成,其特征是行星滚子与内齿轮的啮合为滚子与共轭齿廓的啮合。传动型式为正负号机构的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庚,邵敏,
申请(专利权)人:陈洪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