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世晃专利>正文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66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可供腹腔微创手术环境使用。其本体具弹性与挠性,且具有多个相连的爪部,本体在多个爪部的相连处设有施力臂,各爪部于远离施力臂的一端有穿剌部,多个爪部可由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让多个爪部张开而以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两侧,并得以放开施力臂而让多个爪部由张开变弹回而缩合,同时令各穿剌部剌入胃肠肉组织并拉近伤口两侧以缝合伤口,此设计得以让操作者在狭小的空间内,仅以单手操作即能快速的将伤口缝合,免去传统用针线缝合伤口的复杂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伤口缝合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环境下将伤口缝合的缝合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术中伤口在缝合时,所用的缝合器具为缝合针和缝合线还有持针器,操作时是将缝合线连接在缝合针上,再由技巧熟练的医护人员一手以持针器拿着缝合针与缝合线,并将缝合针依序剌穿伤口两边的皮肉组织,此时一般需要左右两手同时操作,一手穿针过肉,一手夹针而出,然后再由绑线动作把缝线扎紧,而由缝合线对伤口两边的皮肉组织进行扎紧连接的动作,以缝合伤口。然而,在微创手术环境下,以持针器与缝合针和缝合线进行伤口缝合的现有技术,具有以下问题:1、在进行传统伤口的缝合时,即便是技巧熟练的医护人员,还是必须一手握持针器夹着缝合针线穿过皮肉组织,而另一手拿着镊子夹出缝合针线,然后再进行缝线扎绑打结的操作,意即伤口的缝合过程必须是以两手同时操作。在微创手术环境下,此双手缝与绑的外科技巧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应用自如,且每一针一线的缝绑耗时颇长,往往是手术中占用最多时间的操作项。2、若在伤口缝合的过程中有单手操作的需求时,譬如另外一手需要撑开手术空间而无法帮助夹线时,会因为不能单手操作缝合动作而造成伤口缝合的困难,尤其是在微创手术环境下,伤口缝合往往有操作空间不足和时间压力,致使传统的缝合技艺常常发生困难。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微创环境下伤口缝合的问题,即为本技术的重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通过本体具弹性与可挠性,使其爪部在施力臂被扳动时张开,对准欲缝合的伤口的两侧,并在放开施力臂时让爪部缩合,同时以穿剌部剌入皮肉组织,拉近两侧伤口以缝合伤口。本技术的一项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包括一本体,本体具弹性与可挠性且具有多个相连的爪部,且本体在多个爪部的相连处的外侧具有多个施力臂,各爪部呈弯曲状且于远离多个施力臂的一端具有一呈尖锐状的穿剌部,多个爪部可由多个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让多个爪部张开而以多个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两侧,并放开多个施力臂而让多个爪部由张开变为缩合,使得各穿剌部剌入伤口两侧皮肉组织,拉近两侧伤口以缝合伤口。较佳地,各个爪部的宽度在靠近各个施力臂为最宽,且往远离各个施力臂的方向逐渐变细而于末端形成该呈尖锐状的穿剌部。较佳地,该多个施力臂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呈斜向设置。较佳地,该本体由塑料材质或钢铁材质或复合材质而一体成形,且该本体在成形时即已定形前述爪部及施力臂。较佳地,各个施力臂被扳动时所连动变形的爪部的数量为多个。借此,本体上的多个施力臂能以单手操作器具夹持而被扳动,即可将多个爪部张开而以穿剌部对准并剌入皮肉组织以缝合伤口,而可达到单手操作即可缝合伤口的便利性。并且,此动作仅利用夹具的弹性缩合伤口,免去复杂的缝线缝绑动作,具一定的容易学习性与快速完成性。本技术的一项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包括多个本体,各本体分别具弹性与可挠性且具有多个对相连的爪部,多个本体间分别以一连接部连接而相互间隔且呈平行并排,各本体在多个爪部的相连处的外侧具有多个施力臂,各爪部呈弯曲状且于远离多个施力臂的一端具有一呈尖锐状的穿剌部,多个爪部可由多个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让多个爪部张开而以多个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并放开多个施力臂而让多个爪部由张开变为缩合,使得各穿剌部剌入伤口两侧的皮肉组织,借多个爪部缩合时之力同时拉紧伤口两侧以缝合伤口。较佳地,各个爪部的宽度在靠近各个施力臂为最宽,且往远离各个施力臂的方向逐渐变细而于末端形成该呈尖锐状的穿剌部。较佳地,该多个施力臂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呈斜向设置。较佳地,各个本体由塑料材质或钢铁材质或复合材质而一体成形,且各个本体在成形时即已定形前述爪部及施力臂。较佳地,所述连接部呈杆状。借此,除可达到前一实施例所述微创手术环境下单手操作即可缝合伤口的便利性,以及不受训练困难与空间不足操作不易诸问题所限制,再由多个本体的设计,本体间分别以连接部连接而相互间隔且呈平行并排,而可让多个本体沿着欲缝合的伤口呈更长距离的一次性缝合,进而可达到伤口缝合更为快速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缝合夹具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图1的缝合夹具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缝合夹具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图1的缝合夹具将伤口缝合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缝合夹具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图5的缝合夹具的使用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缝合夹具的立体外观图。附图标记说明本体1爪部11穿剌部111施力臂12连接部13夹钳2本体3爪部31穿剌部311施力臂32。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说明本技术于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现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对象按适于列举说明的比例,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有一本体1,本体1具弹性与可挠性,且本体1具有两个爪部11和两个施力臂12,两个爪部11具有相连的结构,两个施力臂12是位在在两个爪部11的相连处的外侧。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为塑料材质或钢铁材质或两者复合的材质而一体成形,且本体1在成形时即已定形两个爪部11及两个施力臂12,意即本实施例的本体1在成形后即为可使用的成品。本体1的各爪部11皆呈弯曲状,各爪部11有一穿剌部111,各穿剌部111在爪部11上是位在远离两个施力臂12的一端,各穿剌部111呈尖锐状,借此让爪部11能以穿剌部111剌入伤口两侧皮肉组织。于本实施例中,两个爪部11概呈C形,且如图1、图2所示,各爪部11的宽度,是在靠近各施力臂12的位置为最宽,且往远离各施力臂12的方向逐渐变细,而让爪部11于末端形成有尖锐状的穿剌部111。此外,两个施力臂12在两个爪部11的相连处呈斜向设置,详言的,本实施例的两个施力臂12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而斜向设置,两个施力臂12所夹的角度决定两个爪部11可张开的程度。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的两个爪部11于缩合时(如图1所示)的最大间距介于5-10mm,且两个爪部11可于张开时(如图3所示)将该最大间距再扩张6-10mm,两个爪部11于靠近各施力臂12的最宽处的宽度为1-2mm,两个施力臂12斜向设置的长度为1-2mm,两个施力臂12所夹的角度为60-120度。本实施例的本体1属于微小型的缝合夹具,主要是用在微创手术的伤口缝合,可搭配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例如夹钳2。实际进行伤口缝合时,视伤口的大小而决定本体1使用的数量,并备妥夹钳2,医护人员以单手拿着夹钳2而扳动施力臂12,此时两个爪部11可由两个施力臂12被扳动而连动变形,让多个爪部11如图3所示而张开,并以穿剌部111对准欲缝合的伤口两侧皮肉组织,在对准后便放开两个施力臂12,而如图4所示让爪部11由张开变为缩合,令各穿剌部111剌入伤口两侧皮肉组织,且通过两个爪部11的缩合而缝合伤口。由上述的说明不难发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进行伤口的缝合时,医护人员(例如医师)能以单手操作即可扳动本体1上的施力臂12而张开爪部11,随后放开施力臂12而缩合爪部11时,穿剌部111可随爪部11的缩合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弹性与可挠性且具有多个相连的爪部,且该本体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的外侧具有多个施力臂,各个爪部呈弯曲状且于远离该多个施力臂的一端具有一呈尖锐状的穿剌部,该多个爪部能够通过该多个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使得该多个爪部张开而使得该多个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并且放开该多个施力臂而使得该多个爪部由张开变为缩合,使得各个穿剌部剌入伤口两侧皮肉组织以便缝合该伤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弹性与可挠性且具有多个相连的爪部,且该本体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的外侧具有多个施力臂,各个爪部呈弯曲状且于远离该多个施力臂的一端具有一呈尖锐状的穿剌部,该多个爪部能够通过该多个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使得该多个爪部张开而使得该多个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并且放开该多个施力臂而使得该多个爪部由张开变为缩合,使得各个穿剌部剌入伤口两侧皮肉组织以便缝合该伤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各个爪部的宽度在靠近各个施力臂时为最宽,且往远离各个施力臂的方向逐渐变细而于末端形成该呈尖锐状的穿剌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施力臂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呈斜向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由塑料材质或钢铁材质或复合材质而一体成形,且该本体在成形时即已定形前述爪部及施力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施力臂被扳动时所连动变形的爪部的数量为多个。6.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晃
申请(专利权)人:赵世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