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口闭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3660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创口闭合装置,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间隔设有创口闭合单元;创口闭合单元包括设置在左底板上的左固定座和设置在右底板上的右固定座;左固定座内设有螺纹孔,右固定座内设有与螺纹孔同轴的过孔;过孔内套装设有与其旋转配合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调节杆;相邻的至少两个创口闭合单元组成一组创口闭合组,属于同一个创口闭合组的相邻两个左固定座之间以及属于同一个创口闭合组的相邻两个右固定座之间设有连接件相连;还包括固定架,所有的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均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架上。

Wound clos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创口闭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的为一种创口闭合装置。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10490583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创口闭合装置,具体的,该创口闭合装置包括:左、右底板,所述左、右底板的下表面包括粘贴层;所述左底板的上表面包括若干第一类固定座;所述右底板的上表面包括若干第二类固定座;若干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二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类固定座包括螺孔和导槽,所述螺孔内的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组成可相互配合的第一螺纹组;所述第二类固定座包括能够容纳所述调节杆杆身的导槽和过孔;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第二类固定座上导槽和过孔,并且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旋入所述第一类固定座上的螺孔,所述第一类固定座和/或所述第二类固定座被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固定座间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挠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与固定座连接处包括缺口。该创口闭合装置具有能够避免使用药线缝合创口和能够适用于非直线型的创口的技术效果,同时,其在调节杆和第二类固定座处设计互相配合的锁齿以实现调节杆无法在第二类固定座内反向旋转,从而达到防止调节杆松动的目的。由其附图7可知,其锁齿为设置在调节杆上的三角形棘齿和设置在第二类固定座上的齿槽,其利用的原理为创口具有向外张开的力,利用该力将锁齿嵌入到齿槽内。但是,由于创口皮肤具有一定的柔性,医务人员在处理创口过程中,位于第一类固定座和第二类固定座之间的皮肤可能存在沿着调节杆轴向方向的缩进,这个时候就会导致锁齿和齿槽脱离,进而导致调节杆锁定失效,调节杆存在松动的可能。另外,锁齿和齿槽均只设计为一个,调节杆转动一周,锁齿与齿槽仅有一个相互啮合的位置,而第一类固定座和调节杆上均设置疏牙螺纹,调节杆转动一周,第一类固定座和第二类固定座之间的间距变化等于疏牙螺纹的螺距,即调节杆转动一周,第一类固定座和第二类固定座之间的间距变化较大,无法满足创口闭合程度的微调要求。另外,该创口闭合装置的固定座采用蛇形布置,即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轴向支撑件呈交错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底下那层有弹性的胶带在剥离离型纸时不会拉伸变形,同时保留了一定的弹性拉伸空间,便于患者躯干皮肤的收放和四肢关节活动。但是由于其采用的蛇形布置的结构,相互之间会存在牵连影响,导致患者躯干皮肤的收放和四肢关节的无法完全自由活动,该牵连作用甚至会对伤口的闭合造成影响,降低伤口闭合和愈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口闭合装置,不仅能够防止调节杆松动,而且能够满足创口闭合程度微调的技术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创口闭合装置,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间隔设有创口闭合单元;所述创口闭合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左底板上的左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右底板上的右固定座;所述左固定座内设有螺纹孔,所述右固定座内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同轴的过孔;所述过孔的内壁光滑,且所述过孔内套装设有与其旋转配合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右固定座之间设有用于防止调节杆相对于所述右固定座产生轴向位移的限位结构;或,所述过孔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方向与所述螺纹孔相反的内螺纹,所述过孔与所述螺纹孔之间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并分别与所述过孔和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创口闭合单元组成一组创口闭合组,属于同一个所述创口闭合组的相邻两个所述左固定座之间以及属于同一个所述创口闭合组的相邻两个所述右固定座之间设有连接件相连;还包括固定架,所有的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进一步,所述右固定座与所述调节杆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调节杆反向转动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右固定座上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齿Ⅰ,所述调节杆的外周壁上环形均布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限位齿Ⅰ啮合的限位齿槽Ⅰ;或,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齿槽Ⅱ,所述调节杆的外周壁上环形均布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限位齿槽Ⅱ啮合的限位齿Ⅱ。进一步,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齿Ⅰ,所述调节杆的外周壁上环形均布设有与所述限位齿Ⅰ啮合的限位齿槽Ⅰ,且所述限位齿槽Ⅰ包括位于所述调节杆正转方向所在侧的限位面和位于所述调节杆反转方向所在侧的过渡面,以同时过所述限位面与过渡面之间的相交线以及所述调节杆的轴线的径向面为基准面,所述限位面和过渡面均位于所述基准面的反转所在侧,且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过渡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所述限位齿Ⅰ上与所述限位面对应设有限位齿面、与所述过渡面对应设有限位齿过渡面。进一步,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右固定座所在的一端端部设有把手。进一步,所述左固定座上与所述调节杆对应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调节杆进而判断创口闭合距离的定位线。进一步,所述调节杆上套装设有位于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之间的加压吸水垫。进一步,所述加压吸水垫上设有用于方便其从所述调节杆上取下或将其套在所述调节杆上的缺口槽。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内侧边设有向外侧凹陷的V型凹槽,所述连接件的外侧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弧形凸起,所述V型凹槽的槽底以及所述V型凹槽的两侧槽口均设有圆弧过渡。进一步,所述过孔的内壁光滑,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上且外径大于所述过孔的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位于所述过孔背向所述左固定座的一侧。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固定座上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顶面设有上端开口并与所述调节杆配合的弧形槽Ⅰ,所述调节杆上设有外径大于所述弧形槽Ⅰ内径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弧形槽Ⅰ面向所述左固定座的一侧。进一步,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过孔和所述限位凸起之间,且所述限位座与所述限位凸起之间设有轴向间隙,所述轴向间隙沿着所述调节杆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限位齿槽Ⅰ的轴向厚度。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固定座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面设有上端开口并与所述调节杆配合的弧形凹槽Ⅱ,所述限位凸环位于所述过孔与所述限位块之间,且所述过孔与所述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限位凸环的轴向宽度匹配。进一步,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限位块背向所述左固定座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凸环与所述限位座之间。进一步,所述调节杆背向所述左固定座的一端设有芯杆,所述芯杆上与其单自由度滑动配合套装设有滑动套,所述限位座上设有所述限位齿Ⅰ,所述滑动套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齿Ⅰ啮合的所述限位齿槽Ⅰ;或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齿槽Ⅱ,所述滑动套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齿槽Ⅱ啮合的所述限位齿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创口闭合装置,通过将相邻的至少两组创口闭合单元组合成创口闭合组,并将相邻两个左固定座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右固定座之间采用连接件相连,将所有的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均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架上;如此,在从离型纸剥离过程中,由于固定架的弹性小,故而设置在左底板和右底板下方的胶带不会变形,在本技术的闭合装置施加在创口皮肤上后,将固定架从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上取下即可,克服了现有的蛇形布置结构相互之间存在牵拉受限影响的问题,在患者躯干以及四肢关节处,可以采用相连两个创口闭合组错开躯干及关节的活动位置,可以避免存在的牵连作用,故患者躯干皮肤的收放和四肢关节的活动完全自由。通过在右固定座和调节杆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创口闭合装置,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间隔设有创口闭合单元;所述创口闭合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左底板上的左固定座(1)和设置在所述右底板上的右固定座(2);所述左固定座(1)内设有螺纹孔(3),所述右固定座(2)内设有与所述螺纹孔(3)同轴的过孔(4);所述过孔(4)的内壁光滑,且所述过孔(4)内套装设有与其旋转配合并与所述螺纹孔(3)螺纹配合的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与所述右固定座(2)之间设有用于防止调节杆(5)相对于所述右固定座(2)产生轴向位移的限位结构;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创口闭合单元组成一组创口闭合组,属于同一个所述创口闭合组的相邻两个所述左固定座(1)之间以及属于同一个所述创口闭合组的相邻两个所述右固定座(2)之间设有连接件(16)相连;还包括固定架(17),所有的所述左固定座(1)和右固定座(2)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口闭合装置,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间隔设有创口闭合单元;所述创口闭合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左底板上的左固定座(1)和设置在所述右底板上的右固定座(2);所述左固定座(1)内设有螺纹孔(3),所述右固定座(2)内设有与所述螺纹孔(3)同轴的过孔(4);所述过孔(4)的内壁光滑,且所述过孔(4)内套装设有与其旋转配合并与所述螺纹孔(3)螺纹配合的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与所述右固定座(2)之间设有用于防止调节杆(5)相对于所述右固定座(2)产生轴向位移的限位结构;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创口闭合单元组成一组创口闭合组,属于同一个所述创口闭合组的相邻两个所述左固定座(1)之间以及属于同一个所述创口闭合组的相邻两个所述右固定座(2)之间设有连接件(16)相连;还包括固定架(17),所有的所述左固定座(1)和右固定座(2)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固定座(2)与所述调节杆(5)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调节杆(5)反向转动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右固定座(2)上的限位座(6),所述限位座(6)上设有限位齿Ⅰ(7),所述调节杆(5)的外周壁上环形均布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限位齿Ⅰ(7)啮合的限位齿槽Ⅰ(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固定座(2)与所述调节杆(5)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调节杆(5)反向转动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右固定座(2)上的限位座(6),所述限位座(6)上设有限位齿槽Ⅱ,所述调节杆(5)的外周壁上环形均布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限位齿槽Ⅱ啮合的限位齿Ⅱ。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槽Ⅰ(8)包括位于所述调节杆(5)正转方向所在侧的限位面(8a)和位于所述调节杆(5)反转方向所在侧的过渡面(8b),以同时过所述限位面(8a)与过渡面(8b)之间的相交线以及所述调节杆(5)的轴线的径向面为基准面,所述限位面(8a)和过渡面(8b)均位于所述基准面的反转所在侧,且所述限位面(8a)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过渡面(8b)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夹角;所述限位齿Ⅰ(7)上与所述限位面(8a)对应设有限位齿面、与所述过渡面(8b)对应设有限位齿过渡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位于所述右固定座(2)所在的一端端部设有把手(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座(1)上与所述调节杆(5)对应设有定位孔(1a),所述定位孔(1a)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调节杆(5)进而判断创口闭合距离的定位线(1b)。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上套装设有位于所述左固定座(1)和右固定座(2)之间的加压吸水垫(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吸水垫(15)上设有用于方便其从所述调节杆(5)上取下或将其套在所述调节杆(5)上的缺口槽(15a)。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6)的内侧边设有向外侧凹陷的V型凹槽(16a),所述连接件(16)的外侧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弧形凸起(16b),所述V型凹槽(16a)的槽底以及所述V型凹槽(16a)的两侧槽口均设有圆弧过渡。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9任一项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杆(5)上且外径大于所述过孔(4)的限位凸环(10),所述限位凸环(10)位于所述过孔(4)背向所述左固定座(1)的一侧。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固定座(2)上的限位凸起(11),所述限位凸起(11)的顶面设有上端开口并与所述调节杆(5)配合的弧形槽Ⅰ(12),所述调节杆(5)上设有外径大于所述弧形槽Ⅰ(12)内径的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位于所述弧形槽Ⅰ(12)面向所述左固定座(1)的一侧。12.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杆(5)上且外径大于所述过孔(4)的限位凸环(10),所述限位凸环(10)位于所述过孔(4)背向所述左固定座(1)的一侧。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固定座(2)上的限位凸起(11),所述限位凸起(11)的顶面设有上端开口并与所述调节杆(5)配合的弧形槽Ⅰ(12),所述调节杆(5)上设有外径大于所述弧形槽Ⅰ(12)内径的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位于所述弧形槽Ⅰ(12)面向所述左固定座(1)的一侧。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6)位于所述过孔(4)和所述限位凸起(11)之间,且所述限位座(6)与所述限位凸起(11)之间设有轴向间隙(14),所述轴向间隙(14)沿着所述调节杆(5)轴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限位齿槽Ⅰ(8)的轴向厚度。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固定座(2)上的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的顶面设有上端开口并与所述调节杆(5)配合的弧形凹槽Ⅱ(19),所述限位凸环(10)位于所述过孔(4)与所述限位块(18)之间,且所述过孔(4)与所述限位块(18)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限位凸环(10)的轴向宽度匹配。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创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固定座(2)上的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的顶面设有上端开口并与所述调节杆(5)配合的弧形凹槽Ⅱ(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闻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