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鑫专利>正文

新型伤口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273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伤口缝合装置,包括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底端均设有粘胶,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的左端均连接有左连接带,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的右端均连接有右连接带,所述第一压板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固定扣,多个所述固定扣的中部均设有环槽,多个所述环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线绳,所述第二压板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固定柱,多个所述线绳远离固定扣的一端均伸入固定柱内与连接柱相连,多个所述连接柱远离线绳的一端均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能够避免出现伤疤,保护伤口不受撕裂,防止出现炎症,利于患者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伤口缝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缝合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伤口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市面上,普遍的医疗的缝合都是利用医疗级别的线对伤口进行缝合,当伤口愈合后,再进行线头拆除。还有一种比较昂贵的是采用可以化解的线绳,但是也需要进行缝合。这就存在了隐患:当医生的缝合技艺一般,这就会导致缝合后会产生难以消除的伤疤。在拆线也会造成二次疼痛,而且使用医疗级缝合线存在发生炎症等情况,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现有的缝合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给患者留下伤疤,运动时伤口易撕裂,同时易发炎症,这都会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型伤口缝合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伤口缝合装置,具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能够避免出现伤疤,保护伤口不受撕裂,防止出现炎症,利于患者恢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易给患者留下伤疤,运动时伤口易撕裂,同时易发炎症,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患者恢复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伤口缝合装置,包括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底端均设有粘胶,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的左端均连接有左连接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伤口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板(1)与第二压板(2),所述第一压板(1)与第二压板(2)的底端均设有粘胶(3),所述第一压板(1)、第二压板(2)的左端均连接有左连接带(15),所述第一压板(1)、第二压板(2)的右端均连接有右连接带(16),所述第一压板(1)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固定扣(4),多个所述固定扣(4)的中部均设有环槽(5),多个所述环槽(5)内均固定连接有线绳(6),所述第二压板(2)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固定柱(7),多个所述线绳(6)远离固定扣(4)的一端均伸入固定柱(7)内与连接柱(10)相连,多个所述连接柱(10)远离线绳(6)的一端均与连接块(9)固定连接,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伤口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板(1)与第二压板(2),所述第一压板(1)与第二压板(2)的底端均设有粘胶(3),所述第一压板(1)、第二压板(2)的左端均连接有左连接带(15),所述第一压板(1)、第二压板(2)的右端均连接有右连接带(16),所述第一压板(1)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固定扣(4),多个所述固定扣(4)的中部均设有环槽(5),多个所述环槽(5)内均固定连接有线绳(6),所述第二压板(2)的顶端固定有多个固定柱(7),多个所述线绳(6)远离固定扣(4)的一端均伸入固定柱(7)内与连接柱(10)相连,多个所述连接柱(10)远离线绳(6)的一端均与连接块(9)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固定柱(7)的右侧均设有固定在第二压板(2)顶端的限位块(8),多个所述限位块(8)的中部均设有竖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李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