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粘合力的医用缝合拉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89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粘合力的医用缝合拉扣,包括无纺布隔离层、固定底板及锁头,锁头通过固定底板与无纺布隔离层连接,无纺布隔离层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隔离层、中间隔离层及第二隔离层组成,中间隔离层横切面为等腰梯形形状,中间隔离层与第一隔离层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隔离层与第二隔离层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固定底板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组成,中间固定板横切面为等腰梯形形状,中间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大于中间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的连接面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更好的将锁头处的较大拉力分散到无纺布隔离层,因此锁头大小可大大缩小,更加便于伤口换药、减少疤痕的形成。

Medical Suture Buckle with Strong Adhe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粘合力的医用缝合拉扣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强粘合力的医用缝合拉扣。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医用缝合拉扣中的粘胶部件均为长方形形状,根据YY/T0418-2006医用胶带通用要求,这类粘胶部件的剥离强度必须达到1N/cm。但现有医用缝合拉扣中的长方形粘胶部件尺寸都非常大,尤其是在锁扣处,虽然有了足够的剥离强度,但大尺寸带来的过大剥离强度对于伤口的换药以及疤痕的形成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亟需一种既可保证足够的剥离强度,又不会影响伤口的医用缝合拉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强粘合力的医用缝合拉扣,可更好的将锁头处的较大拉力分散到无纺布隔离层,使医用缝合拉扣更加牢固的粘接于皮肤上,进而锁头大小可大大缩小,更加便于伤口换药、减少疤痕的形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粘合力的医用缝合拉扣,包括无纺布隔离层、固定底板及锁头,所述锁头通过固定底板与所述无纺布隔离层连接,所述无纺布隔离层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隔离层、中间隔离层及第二隔离层组成,所述第一隔离层和所述第二隔离层的横切面均为长方形形状,所述中间隔离层横切面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中间隔离层与所述第一隔离层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隔离层与所述第二隔离层连接的连接面面积;所述固定底板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横切面均为长方形形状,所述中间固定板横切面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中间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的连接面面积;所述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层上方,所述锁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锁头与所述固定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无纺布隔离层粘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板上均匀分布有圆孔,增加皮肤透气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将锁头处的较大拉力分散到更大面积的无纺布隔离层,使医用缝合拉扣更好的粘附于皮肤上;同时与粘接部件为长方形形状的医用缝合拉扣相比,本实施例粘附力更大,因此锁头大小可大大缩小,更加便于伤口换药、减少疤痕的形成。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医用缝合拉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各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1、无纺布隔离层;101、第一隔离层;102、中间隔离层;103、第二隔离层;2、固定底板;201、第一固定板;202、中间固定板;203、第二固定板;204、圆孔;3、锁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强粘合力的医用缝合拉扣,包括无纺布隔离层1、固定底板2及锁头3,所述锁头3通过固定底板2与所述无纺布隔离层1连接,所述无纺布隔离层1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隔离层101、中间隔离层102及第二隔离层103组成,所述第一隔离层101和第二隔离层103的横切面均为长方形形状,所述中间隔离层102横切面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中间隔离层102与所述第一隔离层101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隔离层102与所述第二隔离层103连接的连接面面积;所述固定底板2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201、中间固定板202及第二固定板203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20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3的横切面均为长方形形状,所述中间固定板202横切面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中间固定板20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01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固定板20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03连接的连接面面积;所述第二固定板203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层103上方,所述锁头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03上方。其中,所述锁头3与所述固定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2与所述无纺布隔离层1粘接。其中,所述固定底板2上均匀分布有圆孔204,增加皮肤透气性。上述医用缝合拉扣使用时,可将锁头处的较大拉力分散到更大面积的无纺布隔离层,使医用缝合拉扣更好的粘附于皮肤上;同时与粘接部件为长方形形状的医用缝合拉扣相比,本实施例粘附力更大,因此锁头大小可大大缩小,更加便于伤口换药、减少疤痕的形成。实施例2剥离强度实验实验材料:1、实验例1;2、比较例;其中,实验例为实施例1中所述医用缝合扣,所述中间固定板横切面上底为1.2cm、下底为1.6cm、长为3cm;其中,比较例中固定板为长方形形状,长为3cm,宽为1.5cm。实验设备:微电脑剥离强度试验机(180度电子剥离力机)。实验方法:根据YY/T0148-2006医用胶带通用要求附录B.3进行。样品处理:实验前将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状态调节24h。对于条状试样,试验前将胶带卷以约30cm/s的速度展开,裁取约400mm长的试片后立即试验。如果提供的材料宽度不足25mm,则用整个宽度。如果供试材料宽度大于25mm,则在25mm的试样宽度上进行。对于片状试样,试验前去除保护物,裁取相应尺寸的试样。实验步骤:将实验例和比较例分别贴于不锈钢板的清洁表面中央,使实验例和比较例的两边平行于不锈钢板的两边。用滚子向实验例和比较例粘贴部分施压,以60cm/min的速度沿试样长度方向滚压四次。使其在标准大气压下停放10min。用力值范围在满量程的15%至85%之间的适宜的测试仪器,测定从钢板剥离试样所需的的力,重复上述步骤5次。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例的拉力明显优于比较例。表1拉力N/CM测试结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粘合力的医用缝合拉扣,包括无纺布隔离层、固定底板及锁头,所述锁头通过固定底板与所述无纺布隔离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隔离层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隔离层、中间隔离层及第二隔离层组成,所述第一隔离层和所述第二隔离层的横切面均为长方形形状,所述中间隔离层横切面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中间隔离层与所述第一隔离层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隔离层与所述第二隔离层连接的连接面面积;所述固定底板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横切面均为长方形形状,所述中间固定板横切面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中间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的连接面面积;所述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隔离层上方,所述锁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粘合力的医用缝合拉扣,包括无纺布隔离层、固定底板及锁头,所述锁头通过固定底板与所述无纺布隔离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隔离层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隔离层、中间隔离层及第二隔离层组成,所述第一隔离层和所述第二隔离层的横切面均为长方形形状,所述中间隔离层横切面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中间隔离层与所述第一隔离层连接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所述中间隔离层与所述第二隔离层连接的连接面面积;所述固定底板由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王卫华张雪华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沃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