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基板及散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403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热基板及散热器结构,传热基板包括:传热基板主体,传热基板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沟槽,沟槽沿第一方向延伸;传热管路,位于传热基板主体内并延伸至传热基板主体的上表面。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热基板表面插设具有相互隔离的散热管路及换热管路的传热翅片时,基板内的传热管路可以经由连接管与传热翅片内的换热管路相连通,这样在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传热基板上的热量不但可以通过与传热翅片直接接触的部分传递,也可以通过传热基板内的传热管路传递至传热翅片内的换热管路后与传热翅片内的散热管路直接进行热交换,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热阻,提高散热效率。

Heat transfer base plate and radia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热基板及散热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传热基板及散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无论采用常规散热器结构还是散热器结构对功率器件进行散热时,散热器结构一般包括基板及插设于基板上的若干个翅片,此时,所述传热基板主体一般为表面形成有沟槽的实体板材,所述翅片插设于所述沟槽内。在上述结构中,采用插设方式将所述翅片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相连接时,由于所述翅片仅通过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插接处的接触部位进行换热,又所述翅片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插设处有间隙,所述翅片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之间的热阻非常大,即使在所述沟槽内填充导热胶或焊料,所述翅片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之间的热阻仍然非常大,这必然会大大降低散热器结构的散热效率。因此,提供一种散热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实数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基板及散热器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散热器结构的基板为表面形成有沟槽的实体板材,翅片插设于沟槽内时存在翅片与基板之间的热阻非常大,散热器结构的散热效率非常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热基板,所述传热基板包括:传热基板主体,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沟槽,所述沟槽沿第一方向延伸;传热管路,位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内并延伸至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上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热管路包括:若干个第一传热管路,平行间隔排布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内;若干个所述第一传热管路至少分别一一对应于各所述沟槽的同一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若干个第二传热管路,平行间隔排布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内;若干个所述第二传热管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下方,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一一上下对应设置;若干个第三传热管路,平行间隔排布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之间,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均相连通;所述第三传热管路沿第二方向延伸;若干个第一延伸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延伸传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表面;若干个第二延伸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延伸传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远离所述第一延伸传热管路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均分别位于所述沟槽相对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传热管路的长度小于若干个所述沟槽的排布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沿所述第二方向上包括至少两行所述第三传热管路,相邻两行所述第三传热管路之间具有间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传热管路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之间的间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沿所述第三传热管路排布的方向,不同相邻所述第三传热管路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及第二间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热基板还包括第一传热工质,所述第一传热工质至少位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器结构,所述散热器结构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传热基板;若干块传热翅片,分别插设于所述沟槽内;所述传热翅片内形成有散热管路及换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内填充有第二传热工质;连接管路,位于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传热基板之间,并将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传热管路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一端与所述传热管路延伸至所述传热基板主体表面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管路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管,一端与所述传热管路延伸至所述传热基板主体表面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另一端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热翅片通过导热胶、挤压或焊料固定于沟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热翅片为复合板式结构,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复合在一起,且所述散热管路位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所述换热管路位于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热翅片为复合板式结构,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第三板材及第四板材,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所述第三板材及所述第四板材复合在一起,且所述散热管路位于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所述换热管路位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及所述第三板材与所述第四板材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结构还包括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位于所述传热翅片的至少一表面,所述散热鳍片沿平行于所述传热翅片表面的方向呈波浪状或方波状延伸。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传热基板及散热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传热基板不但表面设有用于插设翅片的沟槽,内部延伸至基板表面的传热管路,当所述传热基板表面插设具有相互隔离的散热管路及换热管路的传热翅片时,基板内的传热管路可以经由连接管与传热翅片内的换热管路相连通,这样在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所述传热基板上的热量不但可以通过与传热翅片直接接触的部分传递,也可以通过所述传热基板内的传热管路传递至所述传热翅片内的所述换热管路后与所述传热翅片内的散热管路直接进行热交换,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热阻,提高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器结构在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所述传热基板上的热量不但可以通过与传热翅片直接接触的部分传递,也可以通过所述传热基板内的传热管路传递至所述传热翅片内的所述换热管路后与所述传热翅片内的散热管路直接进行热交换,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热阻,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传热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沿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沿图1中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沿图2中CC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及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散热器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8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散热器结构中的传热翅片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传热基板主体10沟槽11第一传热管路12第二传热管路13第三传热管路14第一延伸传热管路15第二延伸传热管路2传热翅片21散热管路22换热管路23第一板材231第一凸起部24第二板材25第三板材251第二凸起部26第四板材27第二传热工质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d1第一间距d2第二间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8。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基板包括:传热基板主体,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沟槽,所述沟槽沿第一方向延伸;传热管路,位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内并延伸至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基板包括:传热基板主体,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沟槽,所述沟槽沿第一方向延伸;传热管路,位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内并延伸至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传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路包括:若干个第一传热管路,平行间隔排布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内;若干个所述第一传热管路至少分别一一对应于各所述沟槽的同一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若干个第二传热管路,平行间隔排布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内;若干个所述第二传热管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下方,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一一上下对应设置;若干个第三传热管路,平行间隔排布于所述传热基板主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之间,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均相连通;所述第三传热管路沿第二方向延伸;若干个第一延伸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延伸传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表面;若干个第二延伸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延伸传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远离所述第一延伸传热管路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传热基板主体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均分别位于所述沟槽相对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热管路的长度小于若干个所述沟槽的排布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沿所述第二方向上包括至少两行所述第三传热管路,相邻两行所述第三传热管路之间具有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热管路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之间的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基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传热管路排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忠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